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振涛专利>正文

下吸式气化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99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下吸式气化燃烧炉,由夹层水套构成。燃烧室兼做热交换器。在燃烧室的一端上部装有兼做燃烧气化室的料斗,另一端上部装有吸收烟道余热的余热回收器。燃料的气化和燃烧同时进行,具有结构简单,热交换效率高等优点,可完全不用常规能源,而燃用玉米轴、秸、秆、锯末、刨花、棉柴等多种农林植物叶茎,特别适合用于农林温室、温床的采暖,及其它方面,如室内采暖、干燥、孵化等。(*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吸式气化燃烧炉,特别是采用农林植物茎叶等废弃物为燃料的下吸式气化燃烧炉。目前尚未见有关下吸式气化燃烧炉的报导,已有的相近装置有“上吸式气化炉”和“下吸式气化炉,如广州能源所研制的上吸式气化炉。上吸式、下吸式气化炉是由可燃气体发生器和气体收集器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产生可燃气体,而可燃气体的燃烧是在另外的燃烧炉内进行。这一种套采暖用燃烧装置必须由气化炉、燃烧炉二套炉具组成,因此就使这种燃烧装置存在成本较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热交换效率低等缺点。本技术真对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将气化过程和燃烧过程结合在一起,去掉了气体收集器,减少了中间环节,使燃料的气化和燃气的燃烧同时进行,并可同时控制,因而使燃烧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并使热交换效率提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交换效率较高,并可充分利用农林植物叶茎等残余废弃物为燃料的采暖供热燃烧炉。本技术由兼做气化室的料斗〔9〕、夹层水套围成的燃烧室〔5〕吸热肋片〔3〕和余热回收器〔4〕及排烟管〔1〕组成。采用了下吸式结构,即将炉栅〔12〕装于料斗〔9〕的下端,位于燃烧室〔5〕一端开口处的上部,燃气是由料斗〔9〕向下进入燃烧室〔5〕的。在料斗〔9〕的下部一周开有进风孔〔10〕,进风孔〔10〕外部装有调风环〔11〕。兼作燃烧气化室的料斗〔9〕采用双园锥结构,即上部采用倒圆锥体,下部采用正圆锥体,上、下圆锥体的锥度均取1/15~1/20之间,上部圆锥体的锥度应大于或等于下部圆锥体的锥度,这种结构能保证一次可填加较多的轻质燃料,同时在燃烧过程中又能保证燃料不易架空。如采用较重的燃料或常规燃料时,料斗〔9〕也可以做成单一正圆锥体或圆柱体。燃烧室〔5〕为一由夹层水套〔7〕围成的长方形、半圆柱形或其它形状的受限空间物,燃烧室〔5〕一端的上部和料斗〔9〕相连通,另一端和余热回收器〔4〕相连通,余热回收器〔4〕顶部开口处排烟管〔1〕套接。在燃烧室〔5〕内上壁和余热回收器〔4〕水套〔15〕内壁,沿气流运动方向装有吸热肋片〔3〕。燃烧室〔5〕夹层水套〔7〕和余热回收器〔4〕夹层水套〔15〕相通,在余热回收器〔4〕夹层水套〔15〕上部开有出水口〔2〕,燃烧室〔5〕夹层水套〔7〕下部开有回水口〔14〕,底部装有炉脚〔6〕。附图1是本技术的简图。现结合附图1就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加以详细介绍,通过料斗盖〔8〕将料斗〔9〕内填充满燃料后,在置于进风口〔11〕偏下处的炉栅〔12〕上,将引火物点燃后,预热料斗〔9〕中的燃料,并使之从下部开始逐步燃烧。燃料一边燃烧一边靠自重下落,在将灰烬压入燃烧室〔5〕的同时,补充经干馏后的待燃烧料,使燃烧连续进行。燃料经预热,干馏自动落在炉栅〔12〕上进入还原氧化状态时,部分直接气化燃烧,未燃的游离碳在进入燃烧室〔5〕的过程中,又与进风口〔10〕连续补入的空气进一步混合充分燃烧。燃料燃烧时需要的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10〕进入燃烧室〔5〕,其引风力靠燃烧室〔5〕内的高温与炉外温差和一定高度的排烟管〔1〕提供。燃烧室〔5〕内的积灰可通过出灰口〔13〕铲出。燃烧过程中,使夹层水套〔7〕内水升温,并通过出水口〔2〕和进水口〔14〕与外部采暖系统组成闭合迴路,利用水温差、位差进行热传递,达到采暖目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完全不用常规能源,可燃用玉米轴、锯末、刨花、棉柴、玉米秸秆等多种农林植物叶茎,并且有结构紧凑,中间环节少,热效率高,不需送风、排水、入料等动力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1介绍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这是一用于农村温室采暖的燃烧炉,料斗〔9〕采用附图1中双圆锥结构,总高度为700mm,炉栅〔12〕的直径为300mm,进风孔〔10〕直径为12mm,料斗〔9〕一周共开28个进风孔〔10〕,并装有相同孔数孔径的调风环〔11〕,进风孔〔10〕中心距炉栅〔12〕上面距离为25mm,排烟管〔1〕直径为100mm,高度为3500mm,夹层水套〔7〕的厚度为10mm,出水口〔2〕和进水口〔14〕分别连接采暖装置的进、出水口,形成一套采暖系统。本技术可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需要,与多种采暖装置连接供暖,可用于干燥,室内采暖,温床升温、孵化等多种场合,且燃料费用很低,特别适合在农村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燃烧室、料斗、排烟管、炉栅、进风孔、出灰口构成的下吸式气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a、兼做热交换器的燃烧室为夹层水套构成的长方体、半圆柱体;b、兼做气化室的料斗位于燃烧室一端的上部;c、由夹层水套和吸热肋片构成的余热回收器位于 燃烧室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燃烧室、料斗、排烟管、炉栅、进风孔、出灰口构成的下吸式气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a、兼做热交换器的燃烧室为夹层水套构成的长方体、半圆柱体;b、兼做气化室的料斗位于燃烧室一端的上部;c、由夹层水套和吸热肋片构成的余热回收器位于燃烧室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料斗上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振涛崔建伟娄炳刚
申请(专利权)人:罗振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