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恭强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97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和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位于充电桩底端,所述充电桩与散热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两端与充电桩内部相互焊接;所述充电桩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支架底端与旋转轴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轴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充电桩一侧底端;所述散热腔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散热腔远离进气口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部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出气口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腔内部为中空设置,散热扇将散热腔内部的热空气抽出,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将会通过进气口导入散热腔内部,对充电桩进行散热,使得充电桩处于正常温度环境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散热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移动充电桩为充电桩的一种,在使用时,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散热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充电桩,使用者将手扶持把手可以将充电桩进行移动,便于使用者进行用力,在使用时,散热扇能够对散热腔内部的热空气进行抽出,便于对散热腔内部进行降温,使充电桩保持在正常温度下工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和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位于充电桩底端,所述充电桩与散热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两端与充电桩内部相互焊接;所述充电桩底端四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充电桩一侧设置有第一盛放槽,所述第一盛放槽内部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支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1)和散热腔(19),所述散热腔(19)位于充电桩(1)底端,所述充电桩(1)与散热腔(19)之间设置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两端与充电桩(1)内部相互焊接;/n所述充电桩(1)底端四周安装有移动轮(9),所述充电桩(1)一侧设置有第一盛放槽(6),所述第一盛放槽(6)内部放置有充电枪(5),所述充电桩(1)一侧设置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上侧设置有把手(4),所述支架(14)底端与旋转轴(15)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轴(15)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充电桩(1)一侧底端;/n所述散热腔(19)一侧设置有进气口(18),所述散热腔(19)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1)和散热腔(19),所述散热腔(19)位于充电桩(1)底端,所述充电桩(1)与散热腔(19)之间设置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两端与充电桩(1)内部相互焊接;
所述充电桩(1)底端四周安装有移动轮(9),所述充电桩(1)一侧设置有第一盛放槽(6),所述第一盛放槽(6)内部放置有充电枪(5),所述充电桩(1)一侧设置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上侧设置有把手(4),所述支架(14)底端与旋转轴(15)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轴(15)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充电桩(1)一侧底端;
所述散热腔(19)一侧设置有进气口(18),所述散热腔(19)远离进气口(18)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0),所述出气口(10)内部设置有散热扇(11),所述散热扇(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出气口(10)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8)为锥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煦
申请(专利权)人:詹恭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