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花专利>正文

家用阵列式燃烧器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62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灶具的燃烧器为阵列式燃烧器,它由截面为多边形的中空体阵列元件(1),上盖(2),承插管(4),壳体(3),进气支管等构成,每个阵列元件中心为助燃空气供气道,各阵列元件间的缝隙构成网状火口面,阵列元件可采用陶瓷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含引射喷嘴,因而燃气供气压力可以较低,具有燃烧效果好,结构简单,热功率大小可随阵列元件的组合而改变等特征。(*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家用燃气炉具,特别是一种阵列式家用燃烧器灶具。现有技术中的家用灶具燃烧器,特别是煤气燃烧器,普遍采用喷嘴引射器系统,一次配足预混空气,因而要求喷嘴前应有较高的煤气压力,这就要求管网的配气压力较高。英国人很早就开始研究扩散式阵列式燃烧器,但由于没有找到控制间隙的办法,因而使其没有得到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阵列式燃烧器灶具。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本技术由燃烧器部分、点火部分、喷嘴、阀、面板、支脚、燃烧器支架及防溢盘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器为阵列式燃烧器,它包括截面为多边形中空体阵列元件,上盖,承插管、壳体及进气支管,其中承插管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底部的通孔上,另一端插接阵列元件,使每个阵列元件与燃烧器底部构成连通的空气通道;各阵列元件之间与上盖之间存在着缝隙,与燃烧器内腔及进气支管连通,从而构成网状火口面。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给出实施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燃烧器部分的结构半剖图;附图3为燃烧器的俯视图。参见图1,本技术炉具由阵列燃烧器A、点火部分B、喷嘴C、阀D、面板E、支脚F、燃烧器支架G及防溢盘等部分组成。参见图2、图3燃烧器由截面为三角形的陶瓷阵列元件1,上盖2,底部带孔的燃烧器壳体3,固定在壳体底部孔上的,插接阵列元件的承插管4,进气支管S,部分预混喷嘴6及导火口8各部分组成。其燃烧过程是这样的燃气由阀件经带预混管的喷嘴吸入部分空气,由进气支管进入燃烧器的壳体内腔,经阵列元件间的缝隙逸出在网状火口面燃烧,燃烧时,由于由上向下产生温度差,使壳体下部的空气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经阵列元件的中孔,自动地抽至燃烧器的上端,源源不断地供给燃烧。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改进情况是在阵列元件的侧壁上开孔7,沟通阵列间隙与助燃空气流道,使部分空气进入燃气流通道进行再次预混,进一步完善燃烧效果。此外,燃烧器的火口面可为凹弧面。本技术没有引射系统,不需要喷嘴产生射流的能量吸入一次空气,因而燃气供气压力可以较低,这对管网配气压力较低的城市人造煤气,在使用时尤为有利。阵列元件采用孔隙性的硅酸盐非金属材料;可以吸附各种类型的催化剂,这为低热值煤气在家用灶具中的应用,开创了新的途径。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燃烧噪音小,效果好,结构简单,调节比高,对燃气特性的变化不敏感,以及可按热功率大小,通过阵列元件的组合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阵列式燃烧器灶具,由燃烧器部分A,点火部分B,喷嘴C,阀D,面板E,支脚F,燃烧器支架G及防溢盘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器为阵列式燃烧器,它包括截面为多边形的中空体阵列元件(1),上盖(2),承插管(4),底部带孔的壳体(3)及进气支管(5);其中,承插管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底部的孔上,另一端插接阵列元件,使每个阵列元件与燃烧器底部构成助燃空气通道;各阵列元件之间及其与上盖之间存在缝隙,与燃烧室内腔及进气支管连通,构成网状火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阵列式燃烧器灶具,其特征在于阵列元件(1)为截面为三角形的中空陶瓷体,其侧壁上开有孔(7)。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阵列式燃烧器灶具,其特征在于燃烧器的火口面为凹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灶具的燃烧器为阵列式燃烧器,它由截面为多边形的中空体阵列元件(1),上盖(2),承插管(4),壳体(3),进气支管等构成,每个阵列元件中心为助燃空气供气道,各阵列元件间的缝隙构成网状火口面,阵列元件可采用陶瓷材料。本技术不含引射喷嘴,因而燃气供气压力可以较低,具有燃烧效果好,结构简单,热功率大小可随阵列元件的组合而改变等特征。文档编号F24C3/02GK2221163SQ9422709公开日1996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花枻 申请人:花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阵列式燃烧器灶具,由燃烧器部分A,点火部分B,喷嘴C,阀D,面板E,支脚F,燃烧器支架G及防溢盘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器为阵列式燃烧器,它包括截面为多边形的中空体阵列元件(1),上盖(2),承插管(4),底部带孔的壳体(3)及进气支管(5);其中,承插管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底部的孔上,另一端插接阵列元件,使每个阵列元件与燃烧器底部构成助燃空气通道;各阵列元件之间及其与上盖之间存在缝隙,与燃烧室内腔及进气支管连通,构成网状火口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