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节段梁合拢段临时锚固无支架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247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制节段梁合拢段临时锚固无支架施工工法,具体步骤如下:S1、合拢锚固梁加工并验收,其中合拢锚固梁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固定在两个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两个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通过合拢锚连接,合拢锚上方设有锚固架,合拢锚固梁组件还包括精轧螺纹钢,精轧螺纹钢在锚固架上方及节段梁内腔的腔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座;S2、两节段梁位置初步锁定;S3、消除合拢段两侧节段梁的高度差;S4、合拢段施工浇筑混凝土;S5、进行预应力筋穿束、张拉、压浆;S6、合拢锚拆除;S7、循环S2‑S6的步骤对下一合拢段进行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使用支架对节段梁支撑时受施工环境影响大以及节段梁高度差调节不便的问题。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emporary anchorage without support for closure section of precast segmental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节段梁合拢段临时锚固无支架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节段梁合拢段临时锚固无支架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在立交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桥梁上部的构造主梁采用预制节段梁拼装形式的占比较大,跨中合拢作为桥梁体系转换的重点,其施工控制尤为重要,合拢段施工过程中需对两侧梁段进行临时支撑或连接,跨中合拢时对两侧梁段的高差控制要求严格,避免合拢段浇筑过程中梁段挠度过大,引起合拢段混凝土与两侧梁段间出现裂缝,导致该处桥梁漏水,腐蚀钢绞线,严重甚至导致桥梁连续梁体系失效,主梁垮塌。现有技术中使用临时支架作为合拢段两侧预制梁段的临时支撑,支架的使用受地形限制较大,且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不良地质需进行加固处理,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支架地基处理费用较高、支架较高在使用中也容易失稳,且使用支架的施工方式耗时较长;同时,使用支架对合拢段预制梁段进行支撑仅可对预制梁段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合拢段施工中两梁段两端翼缘存在的高度差可能不同,使用支架依然无法保证合拢段施工中两预制梁段的平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预制节段梁合拢段临时锚固无支架施工工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支架对节段梁支撑时受施工现场环境影响大以及对合拢段两侧节段梁高度差调节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预制节段梁合拢段临时锚固无支架施工工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S1、对合拢锚固梁加工并验收,合拢锚固梁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固定在合拢段两侧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两个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通过合拢锚连接,合拢锚上方对应固定台座设有锚固架,合拢锚固梁组件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贯穿锚固架、合拢锚和固定台座并伸入节段梁内部空腔的精轧螺纹钢,精轧螺纹钢在锚固架上方及节段梁内腔的腔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座;S2、合拢段两节段梁初步锁定,首先使用螺栓将固定台座和吊具分别固定在合拢段两侧固定节段梁和待固定节段梁上,然后使用吊运工具钩挂在吊具上将待固定节段梁吊运至与固定节段梁持平高度,并调节待固定节段梁的位置至两个节段梁之间达到预设距离后,使用合拢锚对两个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进行锚固,合拢锚上方对应固定台座固定有锚固架,将精轧螺纹钢自上而下贯穿锚固架、合拢锚、固定台座及节段梁,在锚固架上方及节段梁腔体内使用连接座与精轧螺纹钢进行螺纹连接,将待固定节段梁相对吊运工具解除,实现对两个节段梁间的初步锁定;S3、两节段梁高度差消除,合拢段两侧节段梁在初步锁定之后会存在轻微的高度差,在待固定节段梁上调节精轧螺纹钢与锚固架上侧连接座的相对位置,实现对合拢锚固梁相对节段梁连接松紧度的调节至合拢段两侧节段梁间的高度差消除;S4、在两个节段梁的合拢段安装底膜,绑扎钢筋,安装合拢段预应力管道,并在合拢段浇筑混凝土;S5、待合拢段砼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穿束、张拉、压浆,预应力筋由多根钢绞线编束形成,预应力筋穿孔时仅前后拖动不得扭转,张拉时节段梁两侧的预应力筋由上至下对称同步张拉,张拉完成后将水泥浆用压浆机入孔内,使水泥填满预应力筋与孔道之间;S6、合拢锚拆除,检测压浆强度,在压浆强度达到80%以上时拆除合拢锚固梁;S7、循环S2-S6的步骤对下一合拢段进行施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不受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传统的使用临时支架对节段梁进行支撑的方式对地基承载能力要求较高,不良地质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使用支架地基处理费用较高,本方案使用合拢锚固梁对节段梁进行固定,不受施工环境的影响。(2)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了处理地基及搭设支架的时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3)方便对合拢段两次节段梁的高度差进行调节,提高施工质量,传统的支架支撑方式通过调整支架的支撑高度对合拢段的两侧的高度差进行调节,调节精度相对较低,当合拢段存在的高度差较小时调节不便,同时较小的高度差同样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节段梁跨度一般较大,节段梁的翼缘产生的高度差也会有差别,支架很难消除两个节段梁翼缘产生的不同高度差。(4)节省费用,相较于现有技术免去了地基处理费用,同时加快了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施工预算。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在S3的实施过程中,合拢段两侧节段梁的高度差消除后进一步使用多组临时锚固组件对两个节段梁进行锚固,临时锚固组件包括两个分别用于预固定在两个节段梁上的锚固底座和用于连接两个锚固底座的锚固筋,锚固筋上设有外螺纹。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临时锚固组件分别在两个节段梁上端面及两个节段梁腔体内对两个节段梁进行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提高了合拢段施工中两侧节段梁的连接强度,通过临时锚固组件在节段梁上端及腔体内同时对合拢段两侧的节段梁进行辅助支撑,保证了施工过程中两个节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2)提高了施工质量,在两个节段梁的高度差消除后进一步提高两个节段梁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施工的质量,有效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位于节段梁上端面的锚固底座为预先固定在合拢段两侧节段梁上的多组吊具,两个节段梁上的各组吊具分别对应设置,吊具上设有用于锚固筋穿过的通孔,穿过吊具的锚固筋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位于节段梁腔体内的锚固底座上开设有螺纹孔并与节段梁呈一体式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提高了对吊具的利用,同时吊具在节段梁的吊运工作完成后,可以作为临时锚固组件的锚固底座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作业量。(2)减少对节段梁的破坏,不需要再在节段梁上固定锚固底座,减少了对节段梁的破坏,进一步保证了节段梁的强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S5中涉及的钢绞线包括位于主筋和周向螺旋绕于主筋外侧的副筋,主筋的两端部分伸出各副筋的包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方便了施工过程中穿束工作的进行,方便将钢绞线穿入牵引器内,更方便工人的操作,同时一定程度的提高施工的效率。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合拢锚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工字钢梁,两个工字钢梁的腹板相对设置,两个工字钢梁之间设置多个用于与固定台座和锚固架固定的加强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合拢锚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装配,通过设置的加强板保证了合拢锚固梁与两个节段梁的锚固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两个预制梁通过合拢锚固梁和临时锚固组件连接后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合拢锚与节段梁锚固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合拢锚的正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制节段梁合拢段临时锚固无支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步骤如下:/nS1、对合拢锚固梁加工并验收,合拢锚固梁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固定在合拢段两侧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两个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通过合拢锚连接,合拢锚上方对应固定台座设有锚固架,合拢锚固梁组件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贯穿锚固架、合拢锚和固定台座并伸入节段梁内部空腔的精轧螺纹钢,精轧螺纹钢在锚固架上方及节段梁内腔的腔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座;/nS2、合拢段两节段梁初步锁定,首先使用螺栓将固定台座和吊具分别固定在合拢段两侧固定节段梁和待固定节段梁上,然后使用吊运工具钩挂在吊具上将待固定节段梁吊运至与固定节段梁持平高度,并调节待固定节段梁的位置至两个节段梁之间达到预设距离后,使用合拢锚对两个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进行锚固,合拢锚上方对应固定台座固定有锚固架,将精轧螺纹钢自上而下贯穿锚固架、合拢锚、固定台座及节段梁,在锚固架上方及节段梁腔体内使用连接座与精轧螺纹钢进行螺纹连接,将待固定节段梁相对吊运工具解除,实现对两个节段梁间的初步锁定;/nS3、两节段梁高度差消除,在待固定节段梁上调节精轧螺纹钢与锚固架上侧连接座的相对位置,实现对合拢锚固梁相对节段梁连接松紧度的调节至合拢段两侧节段梁间的高度差消除;/nS4、在两个节段梁的合拢段安装底膜,绑扎钢筋,安装合拢段预应力管道,并在合拢段浇筑混凝土;/nS5、待合拢段砼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穿束、张拉、压浆,预应力筋由多根钢绞线编束形成,预应力筋穿孔时仅前后拖动不得扭转,张拉时节段梁两侧的预应力筋由上至下对称同步张拉,张拉完成后将水泥浆用压浆机入孔内,使水泥填满预应力筋与孔道之间;/nS6、合拢锚拆除,检测压浆强度,在压浆强度达到80%以上时拆除合拢锚固梁;/nS7、循环S2-S6的步骤对下一合拢段进行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节段梁合拢段临时锚固无支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S1、对合拢锚固梁加工并验收,合拢锚固梁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固定在合拢段两侧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两个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通过合拢锚连接,合拢锚上方对应固定台座设有锚固架,合拢锚固梁组件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贯穿锚固架、合拢锚和固定台座并伸入节段梁内部空腔的精轧螺纹钢,精轧螺纹钢在锚固架上方及节段梁内腔的腔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座;
S2、合拢段两节段梁初步锁定,首先使用螺栓将固定台座和吊具分别固定在合拢段两侧固定节段梁和待固定节段梁上,然后使用吊运工具钩挂在吊具上将待固定节段梁吊运至与固定节段梁持平高度,并调节待固定节段梁的位置至两个节段梁之间达到预设距离后,使用合拢锚对两个节段梁上的固定台座进行锚固,合拢锚上方对应固定台座固定有锚固架,将精轧螺纹钢自上而下贯穿锚固架、合拢锚、固定台座及节段梁,在锚固架上方及节段梁腔体内使用连接座与精轧螺纹钢进行螺纹连接,将待固定节段梁相对吊运工具解除,实现对两个节段梁间的初步锁定;
S3、两节段梁高度差消除,在待固定节段梁上调节精轧螺纹钢与锚固架上侧连接座的相对位置,实现对合拢锚固梁相对节段梁连接松紧度的调节至合拢段两侧节段梁间的高度差消除;
S4、在两个节段梁的合拢段安装底膜,绑扎钢筋,安装合拢段预应力管道,并在合拢段浇筑混凝土;
S5、待合拢段砼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穿束、张拉、压浆,预应力筋由多根钢绞线编束形成,预应力筋穿孔时仅前后拖动不得扭转,张拉时节段梁两侧的预应力筋由上至下对称同步张拉,张拉完成后将水泥浆用压浆机入孔内,使水泥填满预应力筋与孔道之间;
S6、合拢锚拆除,检测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明牛敬森刘超张成贵张欣贾刚龙李永帅于金涛郭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