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100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它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包括上模芯、上模套、上垫板、上模座和上压板。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套、下模座、下模体、下垫板、底垫板和下模芯。所述下模体和内置的下模芯组成敞口模腔,敞口边沿为棘齿模。内置的下模芯朝上端面设深度为h的凹坑。所述上模芯朝下伸出端是一节台肩轴,其小直径段底端面在合模时与下模芯的凹坑底端面相距H,此间距H等于锻坯预留锻造余块厚度。由于结构中的h=H/3~H/2,再加上锻造余块与锻坯底端面轴向错位h距离,直接减小锻造余块与锻坯的连接厚度,此结构在冷冲压时要求冲压力小。由于配套的模芯工况得到显著改善,因此不易损坏,这样既减少维修成本,又能提高锻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驻车齿轮坯精锻模
本技术属于锻模
的一项技术方案,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精锻模,特别是一种加工驻车齿轮坯的精锻模。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箱内置的驻车齿轮属于一种异形构件,为了增加产品抗扭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行业普遍采用热精锻制坯工艺,然后再经必要的精加工成形。现有技术生产的锻坯是外圆周的棘齿和两端面居中的凹坑一次精锻成形,位于上端面的凹坑和下端面的凹坑等径且同轴,两凹坑结合部由预留的锻造余块组成。按锻造工艺规范,此处预留的锻造余块厚度7~8mm。为了便于机加工内花键,必须事前冲裁掉锻造余块。由于此坯件属于半成品,不适合热冲孔去除,使用冷冲孔去除锻造余块则有需要较大锻压力,此工况下配置的模芯使用寿命较短。生产中频繁更换模芯除降低生产效率外,还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将预留的锻造余块位置下沉至底端面的驻车齿轮坯精锻模,此种锻造余块与底端面错位结构简单,在不改变锻造余块厚度的基础上,可显著降低冷冲时所需锻压力,由此提高模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它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为可上下运动的凸模,它包括上模芯、上模套、上垫板、上模座和上压板。所述下模为静态凹模,它包括下模套、下模座、下模体、下垫板、底垫板和下模芯。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下模体和内置的下模芯组成敞口模腔,敞口边沿为棘齿模,下模芯朝上端面预置深度为h的凹坑。所述上模芯朝下伸出端是一节台肩轴,其小直径段底端面在合模时与下模芯的凹坑底端面相距H,此间距H等于锻坯预留锻造余块厚度。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下模芯朝上端面预置的凹坑内径等于上模芯朝下伸出端直径,其深度h值按锻坯预留锻造余块厚度的H/3~H/2选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下模芯改成凹模结构,锻成的驻车齿轮坯仅内置一凹坑,此结构不改变锻模主体结构,制造容易、配套方便;2、预留的锻造余块与工件底端面错位连接,直接减少冲裁厚度,显著降低冷冲压力,从而大大提高模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精锻模锻出的齿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精锻模锻出的齿坯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的驻车齿轮精锻模,它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为可上下运动的凸模,它包括上模芯1.1、上模套1.2、上垫板1.3、上模座1.4和上压板1.5。所述下模为静态凹模,它包括下模套2.1、下模座2.2、下模体2.3、下垫板2.4、底垫板2.5和下模芯2.6。所述下模体2.3是下模的主体构件,它与内置的下模芯2.6组成敞口模腔,该模腔边沿是预置的棘齿模。所述下模芯2.6在结构中决定锻坯的锻造余块形状、位置及尺寸,为了实现锻坯内置锻造余块与底端面如图2所示的错位连接目的,将下模芯2.6朝上的端面设计成凹模结构,即下模芯2.6朝上端面设有让锻造余块底端面成形的凹坑,该凹坑内径等于上模芯1.1朝下伸出端直径,其深度h按锻坯预留锻造余块厚度的H/2选取。所述上模芯1.1下端部决定锻内置锻造余块上端面形状及形成凹坑深度的构件,上模芯1.1朝下伸出端为一节圆柱轴,其底端面在合模时与下模芯2.6的底端面相距H,此间距H等于锻坯预留锻造余块厚度,本实施例中锻造余块设计厚度H=7mm,由于锻造余块与底端面轴向错位h=3.5mm,所以锻造余块与底端面的连接厚度仅剩3.5mm,锻造余块与锻坯的连接厚度减薄有利于冷冲压加工。上述精锻模锻出的驻车齿轮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精锻的锻坯如图3所示,两者相比具有重大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本技术将内置的锻造余块下沉至锻底端面,而且锻造余块与锻坯底端面轴向错位h距离。此结构的精锻模既不影响锻坯成形,又能简化模具结构,最重要的是错位结构使得锻造余块与锻坯的实际连接厚度减薄,冷冲时要求冲压力成倍减小。由于要求冷冲压力小,配套的模芯工况得到显著改善,因此不易损坏,这样既减少维修成本,又能提高锻压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它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为可上下运动的凸模,它包括上模芯(1.1)、上模套(1.2)、上垫板(1.3)、上模座(1.4)和上压板(1.5);所述下模为静态凹模,它包括下模套(2.1)、下模座(2.2)、下模体(2.3)、下垫板(2.4)、底垫板(2.5)和下模芯(2.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2.3)和内置的下模芯(2.6)组成敞口模腔,敞口边沿为棘齿模,下模芯(2.6)朝上端面预置深度为h的凹坑;所述上模芯(1.1)朝下伸出端是一节台肩轴,其小直径段底端面在合模时与下模芯(2.6)的凹坑底端面相距H,此间距H等于锻坯预留锻造余块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它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为可上下运动的凸模,它包括上模芯(1.1)、上模套(1.2)、上垫板(1.3)、上模座(1.4)和上压板(1.5);所述下模为静态凹模,它包括下模套(2.1)、下模座(2.2)、下模体(2.3)、下垫板(2.4)、底垫板(2.5)和下模芯(2.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2.3)和内置的下模芯(2.6)组成敞口模腔,敞口边沿为棘齿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飞陶立平岳耀东王亚超刘志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