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800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塑料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及工艺,该系统包括第一螺旋给料机、喷动流化床、第一分离器、冷凝器、焙烧流化床、第二分离器和精馏塔。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夹套;喷动流化床的第一入口与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出口连通;第一分离器的入口与喷动流化床的出口连通;冷凝器的重质油出口与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连通;第二分离器的入口与焙烧流化床的出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及工艺,能使积碳催化剂再次具备催化能力,实现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将传统的外加热方式改为内加热,减少结焦现象的发生;不需要采用催化改质塔,减少了运行成本和系统的复杂性。

A continuous and high efficient pyrolysis system and technology of waste plastics for oi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塑料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塑料等废弃物。废塑料在自然环境下不易降解,并且通常都含有毒物质,焚烧和填埋处理都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目前,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处理并热解制油是最好的方式。我国主要采用槽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用于废塑料热解制油。目前对废塑料进行处理的传统装置和设备存在许多问题:使用过的催化剂与杂质一起排出,无法重复利用;外加热的方式极易造成反应器内的废塑料受热不均,进而产生大量焦炭残渣,残渣粘附于器壁和釜底,导致结焦现象的发生;催化裂解反应产生的重质油品质无法仅通过精馏处理得以提升,因此需采用催化改质塔,提高了运行成本,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及工艺,使催化剂能够循环利用;采用内加热方式使反应器内的废塑料受热均匀,减少结焦现象的发生;不使用催化改质塔就能提升重质油的品质,减少运行成本和系统的复杂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包括:第一螺旋给料机、喷动流化床、第一分离器、冷凝器、焙烧流化床、第二分离器和精馏塔;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夹套;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焙烧流化床下部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重质油出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油气混合物出口与所述精馏塔的入口连通,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位于第一入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焙烧流化床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烟囱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连通;所述精馏塔的液体出口与储油罐连通,所述精馏塔的气体出口与焙烧流化床中部的第二入口和所述喷动流化床底部的第三入口均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增压泵和喷嘴,所述增压泵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出口与所述喷嘴的入口连通,所述喷嘴的出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一入口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螺旋给料机,所述第二螺旋给料机的上端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分离器的固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螺旋给料机的下端的出口与所述焙烧流化床下部的第一入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旋给料机的轴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75°。进一步地,还包括鼓风机,所述第二螺旋给料机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夹套,所述冷凝器的外壁上具有第三夹套,所述鼓风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夹套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夹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夹套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三夹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夹套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夹套的出口与所述焙烧流化床底部的第三入口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烟囱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换热管的入口与所述第三夹套的出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换热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夹套的入口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烟气处理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烟囱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的工艺,可应用于上述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废塑料进入第一螺旋给料机,并在第一螺旋给料机内被加热成塑料熔融物;所述塑料熔融物经过增压后进入喷动流化床,并在所述喷动流化床内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催化裂解反应产生积碳催化剂和油气混合物;所述积碳催化剂和所述油气混合物进入第一分离器内进行分离,分离出所述积碳催化剂和所述油气混合物;分离后的积碳催化剂进入焙烧流化床内进行焙烧处理,得到再生的催化剂,且焙烧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热烟气;所述再生的催化剂和所述热烟气进入第二分离器内进行分离,分离出所述再生的催化剂和所述热烟气;所述再生的催化剂进入喷动流化床;所述热烟气通过烟囱排出;所述油气混合物进入冷凝器内进行冷凝,得到重质油和其它组分;所述重质油回流至喷动流化床;所述其它组分进入精馏塔内进行精馏处理,精馏处理产生轻质油和裂解气;所述轻质油进入储油罐储存;所述裂解气进入喷动流化床和焙烧流化床;空气经过增压后吸收积碳催化剂、油气混合物和热烟气的热量,得到受热空气;所述受热空气对废塑料进行加热后进入焙烧流化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及工艺,通过焙烧流化床对积碳催化剂表面的碳进行燃烧,使得积碳催化剂再次具备催化能力,实现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将焙烧处理后的催化剂送入喷动流化床作为热源和催化源,将传统的外加热方式改为内加热,减少了结焦现象的发生;油气混合物中的重质油回流至喷动流化床进一步催化裂解,不需要采用催化改质塔,减少了运行成本和系统的复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1-第一螺旋给料机、11-第一夹套、2-喷动流化床、3-第一分离器、4-冷凝器、41-重质油出口、42-油气混合物出口、43-第三夹套、5-焙烧流化床、6-第二分离器、7-精馏塔、8-烟囱、9-储油罐、10-增压泵、12-喷嘴、13-第二螺旋给料机、131-第二夹套、14-鼓风机、15-空气预热器、151-换热管、16-烟气处理装置、17-引风机、18-回料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水平”、“顶”、“底”、“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包括第一螺旋给料机1、喷动流化床2、第一分离器3、冷凝器4、焙烧流化床5、第二分离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旋给料机、喷动流化床、第一分离器、冷凝器、焙烧流化床、第二分离器和精馏塔;/n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夹套;/n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出口连通;/n所述第一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焙烧流化床下部的第一入口连通;/n所述冷凝器的重质油出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油气混合物出口与所述精馏塔的入口连通,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位于第一入口的上方;/n所述第二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焙烧流化床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烟囱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连通;/n所述精馏塔的液体出口与储油罐连通,所述精馏塔的气体出口与焙烧流化床中部的第二入口和所述喷动流化床底部的第三入口均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旋给料机、喷动流化床、第一分离器、冷凝器、焙烧流化床、第二分离器和精馏塔;
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夹套;
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焙烧流化床下部的第一入口连通;
所述冷凝器的重质油出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油气混合物出口与所述精馏塔的入口连通,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位于第一入口的上方;
所述第二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焙烧流化床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烟囱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二入口连通;
所述精馏塔的液体出口与储油罐连通,所述精馏塔的气体出口与焙烧流化床中部的第二入口和所述喷动流化床底部的第三入口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和喷嘴,所述增压泵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出口与所述喷嘴的入口连通,所述喷嘴的出口与所述喷动流化床的第一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螺旋给料机,所述第二螺旋给料机的上端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分离器的固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螺旋给料机的下端的出口与所述焙烧流化床下部的第一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给料机的轴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7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塑料连续高效热解制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所述第二螺旋给料机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夹套,所述冷凝器的外壁上具有第三夹套,所述鼓风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夹套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夹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邓渝川林顺洪郭大江柏继松季炫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