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003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带钢开卷机上,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侧边挡板、第一挡圈和第一弹性圈;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第二弹性圈、第二挡圈和第二侧边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钢卷在开卷过程中发生塔形并撞击开卷机边部,防止钢卷边部受挤压变形,且防止钢卷末端因惯性弹起而挂伤开卷机,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废品率,降低了开卷机的维修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轧钢
,具体涉及一种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开卷机、卷取机是设置在板带处理线入口和出口的常用设备,开卷机的主要功能是承接钢卷并进行开卷操作;卷取机是将开卷后处理过的钢卷再重新卷成钢卷。开卷机、卷取机中关键的部件就是卷筒装置,常用的卷筒结构比较复杂,且需要承受整个钢卷的重量和生产线工作时较大的张力,钢卷重量可达40t以上,张力可达150KN以上,工况比较恶劣。在入口上料开卷生产过程中,由于带钢表面残存大量的氧化镁粉尘,使钢卷层与层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钢卷在向心力作用下从芯部开始向端部挡板方向逐渐滑动而出现塔形,由于端部挡板与卷轴之间间隙过大(如果间隙小,则挡板无法关闭),则钢卷的塔形头部会把端部挡板顶开,同时,钢卷边部受到挤压后严重窝边,产生大量塔形卷,导致无法生产并造成大量废品,极大的影响了机组的成材率;且当钢卷拉伸到最后一段时,在惯性和张力辊的作用下,容易弹起挂伤开卷机侧边,长此以往,造成开卷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止钢卷发生塔形现象、防止带钢末段损伤开卷机侧边的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带钢开卷机上,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侧边挡板、第一挡圈和第一弹性圈;所述第一弹性圈套设于开卷机卷轴与电机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圈的两侧分别与钢卷和开卷机的内侧板接触,所述第一挡圈套设于第一弹性圈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套设于第一挡圈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的外直径大于钢卷的最大外直径;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第二弹性圈、第二挡圈和第二侧边挡板;所述第二弹性圈套设于开卷机卷轴远离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圈的两侧分别与钢卷和开卷机的外侧板接触,所述第二档圈套设于第二弹性圈上,所述第二侧边挡板套设于第二挡圈上。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的材质均为耐磨橡胶。其中,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直径小于第一挡圈的内直径,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外直径小于第二挡圈的内直径。其中,所述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的材质为硬木。其中,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钢卷在开卷过程中发生塔形并撞击开卷机边部,防止钢卷边部受挤压变形,且防止钢卷末端因惯性弹起而挂伤开卷机,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废品率,降低了开卷机的维修率,提高了企业效益。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钢卷;11、卷轴;12、内侧板;13、外侧板;2、第一防护机构;21、第一侧边挡板;22、第一挡圈;23、第一弹性圈;3、第二防护机构;31、第二弹性圈;32、第二挡圈;33、第二侧边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于开卷机内侧壁与钢卷之间设置第一防护机构,并于开卷机外侧板与钢卷直接设置第二防护机构。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带钢开卷机上,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防护机构2和第二防护机构3;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包括第一侧边挡板21、第一挡圈22和第一弹性圈23;所述第一弹性圈23套设于开卷机卷轴11与电机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圈23的两侧分别与钢卷1和开卷机的内侧板12接触,所述第一挡圈22套设于第一弹性圈23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21套设于第一挡圈22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21的外直径大于钢卷1的最大外直径;所述第二防护机构3包括第二弹性圈31、第二挡圈32和第二侧边挡板33;所述第二弹性圈31套设于开卷机卷轴11远离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圈31的两侧分别与钢卷1和开卷机的外侧板13接触,所述第二档圈套设于第二弹性圈31上,所述第二侧边挡板33套设于第二挡圈32上。上述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先将第一弹性圈23、第一挡圈22和第一侧边挡板21依次套设于卷轴11靠近电机的一端,并接触开卷机的内侧板12,然后机组入口完成上卷操作后,将第二弹性圈31、第二挡圈32和第二侧边挡板33依次安装在开卷机卷轴11的头部,然后将开卷机卷轴11涨径,则第一挡圈22、第二挡圈32分别在第一弹性圈23和第二弹性圈31的作用下被固定在卷轴11上,确认第一挡圈22和第二挡圈32无松动后,将开卷机外侧板13关上,然后进行钢卷1的开卷操作。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钢卷在开卷过程中发生塔形并撞击开卷机边部,防止钢卷边部受挤压变形,且防止钢卷末端因惯性弹起而挂伤开卷机,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废品率,降低了开卷机的维修率,提高了企业效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圈23和第二弹性圈31的材质均为耐磨橡胶。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耐磨橡胶作为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的材料,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可在卷轴涨径时被撑开从而压紧外部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直径小于第一挡圈22的内直径,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外直径小于第二挡圈32的内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圈22和第二挡圈32的材质为硬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带钢开卷机上,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防护机构2和第二防护机构3;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包括第一侧边挡板21、第一挡圈22和第一弹性圈23;所述第一弹性圈23套设于开卷机卷轴11与电机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圈23的两侧分别与钢卷1和开卷机的内侧板12接触,所述第一挡圈22套设于第一弹性圈23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21套设于第一挡圈22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21的外直径大于钢卷1的最大外直径;所述第二防护机构3包括第二弹性圈31、第二挡圈32和第二侧边挡板33;所述第二弹性圈31套设于开卷机卷轴11远离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圈31的两侧分别与钢卷1和开卷机的外侧板13接触,所述第二档圈套设于第二弹性圈31上,所述第二侧边挡板33套设于第二挡圈32上;所述第一弹性圈23和第二弹性圈31的材质均为耐磨橡胶;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直径小于第一挡圈22的内直径,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外直径小于第二挡圈32的内直径;所述第一挡圈22和第二挡圈32的材质为硬木;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材质为不锈钢。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带钢开卷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n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侧边挡板、第一挡圈和第一弹性圈;/n所述第一弹性圈套设于开卷机卷轴与电机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圈的两侧分别与钢卷和开卷机的内侧板接触,所述第一挡圈套设于第一弹性圈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套设于第一挡圈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的外直径大于钢卷的最大外直径;/n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第二弹性圈、第二挡圈和第二侧边挡板;/n所述第二弹性圈套设于开卷机卷轴远离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圈的两侧分别与钢卷和开卷机的外侧板接触,所述第二档圈套设于第二弹性圈上,所述第二侧边挡板套设于第二挡圈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钢开卷机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带钢开卷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
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第一侧边挡板、第一挡圈和第一弹性圈;
所述第一弹性圈套设于开卷机卷轴与电机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圈的两侧分别与钢卷和开卷机的内侧板接触,所述第一挡圈套设于第一弹性圈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套设于第一挡圈上,所述第一侧边挡板的外直径大于钢卷的最大外直径;
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第二弹性圈、第二挡圈和第二侧边挡板;
所述第二弹性圈套设于开卷机卷轴远离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圈的两侧分别与钢卷和开卷机的外侧板接触,所述第二档圈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征鹏李永杨智宾黄汝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鼎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