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899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25‑45份、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5‑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4‑20份、相容剂1‑8份、淀粉30‑65份、增塑剂3‑19.5份、分散剂1‑8份、促进剂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吹膜材料具有生物基含量高,熔融指数低,加工性能好,机械性能强的优点,有利于行业推广利用。

A film blowing material modified by bio based polyethylene / starch blen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影响,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淀粉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广泛用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天然淀粉颗粒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双螺旋结构组成的,其具有结晶区和非结晶区,天然淀粉由于颗粒中结晶区的存在不具有热塑加工性能,一般将对其进行改性,破坏其中的结晶区,使其满足加工性能的需求,这种淀粉具有热塑性,称之为热塑性淀粉。热塑性淀粉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缺点在于其淀粉分子上的多羟基结构使其易从环境中吸收水分,造成机械性能及产品储存性能的下降。为了改善此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对天然淀粉进行化学改性后再制备热塑性淀粉,二是将热塑性淀粉与其他高聚物共混。将淀粉与其他高聚物共混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方法较为简单。淀粉与聚乙烯(PE)混合的方法制备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具有产量大、成本低且能耗低的优点。聚乙烯为疏水性高分子,极性很小,其与淀粉的结构及剂型相差较大,因此,聚乙烯与淀粉共混时存在相容性差、机械性能差的问题,需将淀粉的亲水性加以改进,或将合成聚合物的亲油性加以改进,另外,还可在淀粉与聚合物之间引入增容的第三组分。专利号201810969738.7提供了一种聚乙烯淀粉塑料的制备方法,在淀粉、聚乙烯、滑石粉、碳酸钙等混合后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具有加工性能好特点,但生物基含量低;专利号CN2018103-55130.5提供了一种改性淀粉基聚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将淀粉糊化,再通过淀粉酶改性,与聚乙烯共混后通过双螺杆挤出。上述专利技术方法中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备的淀粉/聚乙烯塑料材料生物基含量较低,且当淀粉/聚乙烯塑料材料中淀粉的含量稍增大时,体系的机械性能会明显下降,不利于当前行业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生物基含量,良好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好的生物基聚乙烯/热塑性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LDPE)25-45份、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HDPE)5-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EEA)4-20份、相容剂1-8份、淀粉30-65份、增塑剂3-19.5份、分散剂1-8份、促进剂1-8份。生物基聚乙烯(LDPE、HDPE)是采用甘蔗为原料,先制备成乙醇,在制备成绿色聚乙烯,为巴西Braskem公司生产。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35-40份、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10-1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8-12份、相容剂2-5份、淀粉40-50份、增塑剂8-12.5份、分散剂1-3份、促进剂3-6份。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38份、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12份、乙烯丙烯酸乙酯10份、相容剂3份、淀粉45份、增塑剂10.35份、分散剂2份、促进剂5份。进一步地,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LLDPE-g-GM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中的至少一种。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LLDPE-g-GM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的接枝率为1.0-1.2%。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为白油、去离子水、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中的任意两种,质量比为1:1。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硬脂酸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氧化聚乙烯蜡、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和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1-3):1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和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1:1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为N-叔丁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四硫化双戊撑秋兰姆、2-硫醇基苯并噻唑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将淀粉加入反应釜中,设定温度为140-160℃,开启搅拌轴,转速700-800rpm/min,时间25-45min,使淀粉水分控制在0.5%以内,再通过反应釜上端固体加料口加入增塑剂、促进剂继续混合20-40min,制得热塑性淀粉;S2.再在反应釜中加入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乙酯后混合3-8min,放出备用,制得生物基聚乙烯混合物;S3.设定双螺杆挤出机模头温度,将热塑性淀粉从加料口的一端加入,另一端加入生物基聚乙烯混合物,两种物料混合物在料斗中汇合后,启动电机,待物料到达模头处,开启抽真空装置,真空度控制在0.1MPa以内,使水分控制在0.5%以内,通过切粒制备生物基聚乙烯/热塑性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160℃—165℃—170℃—180℃—190℃—190℃—190℃—185℃—185℃,模头温度为180℃。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聚乙烯为传统聚乙烯,即是从石油中得到的乙烯为原料,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的,在本申请中,本专利技术人采用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和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替代传统的聚乙烯,生物基聚乙烯具有可再生、环保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提高淀粉与聚乙烯的相容性,本申请加入了乙烯丙烯酸乙酯(EEA)和相容剂,乙烯丙烯酸乙酯对极性材料和非极性材料都有很好的粘结性,其能很好的包覆在聚乙烯和淀粉的表面,提高聚乙烯和淀粉的相容性。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均为接枝改性的聚乙烯聚合物,通过接枝改性引入羧基,羧基会与淀粉的羟基形成氢键,另外该接枝改性的聚乙烯聚合物与聚乙烯、EEA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相容剂的加入使生物基聚乙烯材料和淀粉、EEA等材料之间发生微反应,确保材料之间分散相和连续向成为一体。申请人发现,当EEA和相容剂共同使用时,聚乙烯材料和淀粉共混物的生物基含量可高达85%(实施例1),且熔融指数明显降低。但是在测试该高生物基含量的聚乙烯材料和淀粉共混物时,发现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低,制得的吹膜材料质量较差,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筛选,发现当氧化聚乙烯蜡和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按1:1混合制备分散剂时该共混物的机械性能大大增强,这可能是因为氧化聚乙烯蜡和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中均含有羟基,能和淀粉形成氢键,使淀粉塑化后在塑料中分散均匀,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提供的生物基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25-45份、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5-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4-20份、相容剂1-8份、淀粉30-65份、增塑剂3-19.5份、分散剂1-8份、促进剂1-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25-45份、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5-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4-20份、相容剂1-8份、淀粉30-65份、增塑剂3-19.5份、分散剂1-8份、促进剂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35-40份、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10-1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8-12份、相容剂2-5份、淀粉40-50份、增塑剂8-12.5份、分散剂1-3份、促进剂3-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38份、生物基高密度聚乙烯12份、乙烯丙烯酸乙酯10份、相容剂3份、淀粉45份、增塑剂是淀粉重量的23%、分散剂2份、促进剂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白油、去离子水、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中的任意两种,质量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聚乙烯/淀粉共混改性吹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硬脂酸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氧化聚乙烯蜡、三羟基聚氧化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积迁陈晓江郭健杨宏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