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87792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应用,盐碱地微生物菌肥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微生物发酵液85‑90%,玉米秸秆6‑7%,尿素4‑5%以及磷酸钙1‑2%;所述微生物发酵液由耐盐促生菌葡萄球菌属wp‑3菌发酵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菌肥改良土壤效果显著,促进作物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上述微生物菌肥在小麦生长的应用,其对小麦生长有促进作用,幼苗鲜重、根鲜重、株高、根长均较对照显著增加;且对土壤pH显著降低、降低3.6%,显著增加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240.05%、545.47%、75.80%,44.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盐碱地土壤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土壤盐渍化是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世界盐碱地大国之一,盐渍土总面积约为0.99*108hm2。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差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盐碱地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的改良措施如下:物理方法包括台地降水、开沟洗盐、地下隔离、地上覆盖等技术;化学修复主要通过含钙物质、酸性物质、黄铁矿和脱硫石膏等物质来改良盐碱土。但物理-化学技术成本较高,且元素仍保留在土壤中,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再度活化危害作物,不利于作物生长。生物修复盐碱土,可对盐碱土性状进行改善,降低土壤的盐度,提高土壤肥力,可达到压盐目的。综上所述,盐碱地施用微生物菌肥后,其微生物在土壤中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疏松、绵软,保水保肥性能增强,水、气、热更加协调,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环境。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加强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最大限度促使有机物分解转化,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和刺激性物质,反过来又刺激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物生长,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化学肥料无法对盐碱土性状进行改善,也无法降低土壤的盐度,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再度活化危害作物,不利于作物生长。物理方法改善盐碱地土壤性状成本较高,达不到预期效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盐碱地土壤pH值、含盐量较高,土壤养分贫乏,物理和化学方法改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盐碱地施用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促进作物生长、增产增收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该微生物菌肥可以对重度盐碱地改良,菌肥中钙离子和土壤中游离的碳酸氢钠、碳酸钠作用,生成碳酸氢钙、磷酸钙和硫酸钠,从而达到脱盐目的。重要所述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微生物发酵液85-90%,玉米秸秆6-7%,尿素4-5%以及磷酸钙1-2%。根据微生物生存环境,以及作物生长需要选择最佳比例。该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次生代谢产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并可以将溶液中磷酸钙有效转化成土壤可溶磷,增加作物对磷元素吸收,增加盐碱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降低盐含量,从而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盐碱地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环境。进一步,所述微生物发酵液由耐盐促生菌葡萄球菌属wp-3菌发酵而成。所述耐盐促生菌wp-3从盐碱地分离纯化得到,能够溶有机磷和无机磷、增加土壤可溶磷含量、合成生长素IAA、促进作物生长、促进作物种子萌发。于2018年5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8273。该菌株也可由促进生长的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所替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准备好微生物发酵液,玉米秸秆,尿素,磷酸钙;将玉米秸秆用微型粉样机粉碎,备用;步骤二,将wp-3菌株于LB固体培养基活化;步骤三,将活化菌株接种至用氨水调至pH7.5-7.83L的发酵液进行发酵72h,菌株的总活菌数量不低于2×108CFU/mL;步骤四,向步骤三得到的发酵液中加入150g尿素,30g磷酸钙。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溶液倒入于200g玉米秸秆粉末,并置于发酵袋,发酵5-7天后,自然风干至含水量30%下,即得所述微生物菌肥。进一步,所述微生物菌肥为粉剂;且菌株的总活菌数量不低于2×108CFU/mL。该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次生代谢产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并可以将溶液中磷酸钙有效转化成土壤可溶磷,增加作物对磷元素吸收,增加盐碱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降低盐含量,从而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盐碱地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环境。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包括小麦盆栽:将土壤与微生物菌肥按3:1混合,为菌肥处理,未加菌肥土壤设置为对照;将未加菌肥土壤和加菌肥土壤加2%氯化钠;将小麦种子播种于含有等量2kg土壤花盆,每盆20粒,对照与处理设置3个重复。及时等量浇水,7d后间苗,每盆保留长势均匀6棵植株,30d后测定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进一步,所述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还包括小麦生长指标测定,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所述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包括:土壤pH用酸度计测定;土壤CE用电导率仪测定。进一步,所述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还包括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利用火焰光度计测定。进一步,所述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还包括标准曲线绘制:精确称取110℃烘2h氯化钾0.01907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酸铵定容,(该溶液含钾100μg/mL;再用甲醇依次稀释1倍,连续进行4次,配成5份浓度依次相差1倍的标准溶液;根据火焰光度计度数和标准曲线得出土壤速效钾含量。进一步,所述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还包括土壤速效磷含量测定,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测定中需进行磷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50mg/L磷标准液0、1、2、3、4、5(ml)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0.5mol/L的NaHCO3浸提液1ml和钼锑抗显色剂5ml,除尽气泡后定容,充分摇匀,为0、0.1、0.2、0.3、0.4、0.5mol/L的磷的系列标准液;30min后与待测液同时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值。再方格坐标纸上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磷mol/L为横坐标便绘制成磷标准曲线;根据可见分光光度计度数和标准曲线得出土壤速效磷含量;所述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还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利用重铬酸钾法测定;碱解氮方法测定:利用碱解扩散法测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次生代谢产物,并可以将溶液中磷酸钙有效转化成土壤可溶磷,增加作物对磷元素吸收,增加盐碱地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降低pH与盐含量,从而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盐碱地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肥改良土壤效果显著,促进作物生长。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微生物菌肥在小麦生长的应用,其对小麦生长有促进作用,幼苗鲜重、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微生物发酵液85-90%、玉米秸秆6-7%、尿素4-5%以及磷酸钙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微生物发酵液85-90%、玉米秸秆6-7%、尿素4-5%以及磷酸钙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酵液由耐盐促生菌葡萄球菌属wp-3菌发酵而成。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的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准备好微生物发酵液,玉米秸秆,尿素,磷酸钙;将玉米秸秆用微型粉样机粉碎,备用;
步骤二,将wp-3菌株于LB固体培养基活化;
步骤三,将活化菌株接种至用氨水调至pH7.5-7.83L的发酵液进行发酵72h,菌株的总活菌数量不低于2×108CFU/mL;
步骤四,向步骤三得到的发酵液中加入150g尿素,30g磷酸钙;
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溶液倒入于200g玉米秸秆粉末,并置于发酵袋,发酵5-7天后,自然风干至含水量30%下,即得所述微生物菌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得到的微生物菌肥为粉剂;且菌株的总活菌数量不低于2×108CFU/mL。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盐碱地微生物菌肥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小麦生长及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包括小麦盆栽:
将土壤与微生物菌肥按3:1混合,为菌肥处理,未加菌肥土壤设置为对照;
将未加菌肥土壤和加菌肥土壤加2%氯化钠;
将小麦种子播种于含有等量2kg土壤花盆,每盆20粒,对照与处理设置3个重复;及时等量浇水,7d后间苗,每盆保留长势均匀6棵植株,30d后测定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华赵亚光孙福新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