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775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酸液池,酸液池内浸没有用于在酸性条件下产生Fe2+的铁碳填料层;絮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与格栅池相连并接受来自酸液池产生的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在未经有效处理的有机废水排入自然水体后将会使受纳水体缺氧乃至厌氧,致使受纳水体中原有的大多数水生生物死亡,从而使水体产生恶臭,变成灰水、黑水,恶化水质和环境。有机废水的介入使得受纳水体失去了使用价值,甚至将会影响到周边人类的正常生活。大多数有机废水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土壤、水体中的水生动物、植物不断富集,最终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而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目前国内外环保界公认的难题,“高浓度”是指COD在2000mg/l以上的废水,“难降解”一般是指BOD5/COD值在0.3以下,可生化性较低,且难以直接进行生物降解的废水。化学合成、制药、造纸、印刷、煤化工、炼焦、石油加工、纺织印染、食品加工行业排放出大量有机废水、甚至是难降解的碱性有机废水,对于这类废水,一般需要先经预处理后再进行生物降解。其中铁碳微电解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工艺,它适用于高酸性有机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还可以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对于中性或碱性有机废水,则需要先加入大量的酸调节pH至3~4,使铁碳微电解能够正常进行,同时电解反应后,为了使Fe2+和Fe3+生成具有强吸附能力的Fe(OH)3絮状物,还需要加碱将出水pH值调至弱碱性,对这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也增加了废水中的无机盐。同时直接对强碱性废水加酸进行中和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铁碳微电解处理碱性或者中性污水需要先加入大量的酸调节pH至3~4,再加碱将出水pH值调至弱碱性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水中无机盐增加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酸液池,所述酸液池内浸没有用于在酸性条件下产生Fe2+的铁碳填料层;絮凝反应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与所述格栅池相连并接受来自酸液池产生的Fe2+溶液,且所述絮凝反应池内设置有用于提供充氧环境并将Fe2+氧化成Fe3+生成具有强吸附能力的Fe(OH)3絮状物的曝气装置;初沉池,所述初沉池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相连;生化处理单元,所述生化处理单元与所述初沉池的上清液出口相连用于对上清液进行进一步净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用于对絮凝反应池进行充氧的曝气管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曝气管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水平安装在所述絮凝反应池的中部且所述固定板的中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曝气管的周身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咬合的外螺纹,所述曝气管穿设在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曝气管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曝气管沿所述螺纹孔旋转升降的防水电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曝气管包括穿设在所述螺纹孔内的管身、环形安装在所述管身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的曝气环以及用于提供所述曝气环氧气的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曝气池外部的氧气发生器,所述氧气发生器的出口端通过供氧管贯穿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底部并延伸到所述管身的内部,且所述供氧管在与每一个所述曝气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曝气环相连通的分支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曝气环的外周均匀布设有若干个曝气头,所述曝气头的一端与所述曝气环可上下转动的铰接,所述曝气头的另一端开设有曝气孔,与每一个所述曝气环对应位置的分支管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的分支管与所述曝气头一一对应的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酸液池连接有用于促进铁碳填料层反应的冲刷单元,所述冲刷单元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酸液池的下部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酸液池的上部连通并延伸至所述酸液池的内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延伸至所述酸液池内部的回流管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底部封堵,所述螺旋管的管壁上均匀布设由若干个冲刷孔,所述铁碳填料层设置有两块且分别安装在所述螺旋管的上下两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回流管与所述螺旋管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酸液池的出口连接有排液管,所述絮凝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喷液头,所述排液管贯穿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外壁并与内部的喷液头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首先利用铁碳填料层在酸性溶液中的微电解反应Fe2+生成初生态的Fe2+和原子H,它们具有高化学活性,能改变废水中许多有机物的结构和特性,使有机物发生断链、开环等作用,然后将电解后的酸液加入絮凝反应池内在充氧的条件下Fe2+氧化成Fe3+生成具有强吸附能力的Fe(OH)3絮状物,其吸附能力比普通的Fe(OH)3强得多,它可以把废水中的悬浮物及一些有色物质吸附共沉淀而除去;(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酸液池中不加入污水,可避免铁碳填料层的钝化和板结,同时该步骤中的酸液用量相比于调节碱性或者中性污水的酸液用量大大减少,酸液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絮凝反应池内对絮凝反应池的pH影响较小,因此也不需要后期添加碱液调节pH,减少了酸液和碱液的使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简化了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格栅池;2-酸液池;3-絮凝反应池;4-初沉池;5-曝气装置;6-生化处理单元;21-铁碳填料层;22-回流管;23-回流泵;24-螺旋管;25-排液管;31-喷液头;51-曝气管;52-固定板;53-防水电机;511-管身;512-曝气环;513曝气头;514-氧气发生器;515-供氧管;516-分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1;酸液池2,酸液池2内浸没有用于在酸性条件下产生Fe2+的铁碳填料层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格栅池(1);/n酸液池(2),所述酸液池(2)内浸没有用于在酸性条件下产生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格栅池(1);
酸液池(2),所述酸液池(2)内浸没有用于在酸性条件下产生Fe2+的铁碳填料层(21);
絮凝反应池(3),所述絮凝反应池(3)与所述格栅池(1)相连并接受来自酸液池(2)产生的Fe2+溶液,且所述絮凝反应池(3)内设置有用于提供充氧环境并将Fe2+氧化成Fe3+生成具有强吸附能力的Fe(OH)3絮状物的曝气装置(5);
初沉池(4),所述初沉池(4)与所述絮凝反应池(3)相连;
生化处理单元(6),所述生化处理单元与所述初沉池(4)的上清液出口相连用于对上清液进行进一步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5)包括用于对絮凝反应池(3)进行充氧的曝气管(5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曝气管(51)的固定板(52),所述固定板(52)水平安装在所述絮凝反应池(3)的中部且所述固定板(52)的中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曝气管(51)的周身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咬合的外螺纹,所述曝气管(51)穿设在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曝气管(5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曝气管(51)沿所述螺纹孔旋转升降的防水电机(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51)包括穿设在所述螺纹孔内的管身(511)、环形安装在所述管身(511)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的曝气环(512)以及用于提供所述曝气环(512)氧气的供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曝气池(1)外部的氧气发生器(514),所述氧气发生器(514)的出口端通过供氧管(515)贯穿所述絮凝反应池(3)的底部并延伸到所述管身(511)的内部,且所述供氧管(515)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双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