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吊装工艺及吊装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行车吊装
,具体涉及一种行车吊装工艺及吊装设备。
技术介绍
行车,是人们对吊车、航车、天车等起重机的俗称,行车和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行车驱动方式基本有两类:一为集中驱动,即用一台电动机带动长传动轴驱动两边的主动车轮;二为分别驱动,即两边的主动车轮各用一台电动机驱动。中、小型桥式起重机较多采用制动器、减速器和电动机组合成一体的“三合一”驱动方式,大起重量的普通桥式起重机为便于安装和调整,驱动装置常采用万向联轴器。400T行车由2个平行小车组成,每个小车配备1个吊钩,具有200T的吊运能力。400T行车在吊装管桩组对合拢时(每段管桩的重量约280T-300T),由2个吊钩抬吊吊运。管桩直径6-8米,在2个小车零距离靠近的情况下,2个吊钩的间距为3米,小于管桩直径6-8米,在起吊时由于吊带受力会使吊钩不能垂直于小车,容易出现钢丝绳脱槽、滑轮损坏、钢丝绳受损等不安全因素,导致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吊装过程难以顺利进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吊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00、调整两个吊钩的间距至与管桩的直径相等;/nS200、在两个吊钩之间安装吊装工装,吊装工装包括工装管体和设置在工装管体两端的插接管,插接管上设置有插销孔,将工装管体放在两个吊钩之间,插接管插入吊钩中心的圆孔内,吊钩外侧设置有插销,将插销放入插销孔内,使两个吊钩之间的间距固定;/nS300、将两个吊钩分别挂接在管桩的两侧吊孔上;/nS400、吊机上升,将管桩吊起;/nS500、行车移动,带动吊钩以管桩移动至目标位置;/nS600、利用吊机将管桩下降在目标位置处;/nS700、将吊钩从管桩上的吊孔上取下,再取出插销,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吊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调整两个吊钩的间距至与管桩的直径相等;
S200、在两个吊钩之间安装吊装工装,吊装工装包括工装管体和设置在工装管体两端的插接管,插接管上设置有插销孔,将工装管体放在两个吊钩之间,插接管插入吊钩中心的圆孔内,吊钩外侧设置有插销,将插销放入插销孔内,使两个吊钩之间的间距固定;
S300、将两个吊钩分别挂接在管桩的两侧吊孔上;
S400、吊机上升,将管桩吊起;
S500、行车移动,带动吊钩以管桩移动至目标位置;
S600、利用吊机将管桩下降在目标位置处;
S700、将吊钩从管桩上的吊孔上取下,再取出插销,使插接管从吊钩上脱离,将吊装工装从两个吊钩之间取下。
2.一种行车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架(1),所述行车架(1)包括两个竖直的支架(101),所述支架(101)顶部设置有行车座(102),所述行车座(102)的内壁上设置有调距滑槽(103),所述调距滑槽(103)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滑座(104)和第二滑座(105),所述第一滑座(104)与所述第二滑座(105)之间设置有导轨调距组件(2);
两个所述的第一滑座(104)之间连接有第一行车导轨(106),两个所述的第二滑座(105)之间连接有第二行车导轨(107),所述第一行车导轨(106)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小车(108),所述第二行车导轨(107)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小车(109),所述第一小车(108)和所述第二小车(109)的下端面通过锁链(110)设置有吊钩(111),两个所述的吊钩(11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吊钩(111)间距的吊装工装(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车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车导轨(106)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小车(108)移动的第一行走驱动装置(112),所述第二行车导轨(107)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小车(109)移动的第二行走驱动装置(113),所述第一行走驱动装置(112)和所述第二行走驱动装置(113)均为直线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车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调距组件(2)包括导轨调距丝杠座(201),所述调距滑槽(103)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导轨调距丝杠座(201),所述调距滑槽(103)两端的导轨调距丝杠座(201)之间可转动地穿设有导轨调距双向丝杠(202),所述导轨调距双向丝杠(202)上设置有两个导轨调距螺母座(203),两个所述导轨调距螺母座(203)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滑座(104)相连,另一个则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张伦伟,米智楠,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