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鲜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鲜领域,特别为一种保鲜剂盒。
技术介绍
目前远洋捕捞的鱼在运输、销售以及入低温冻库前时一般都需要储存在水中,活鱼需要干净的水质,而鲜鱼由于微生物以及内外源酶等作用会自溶腐败,因此通过添加一些的无毒害保鲜剂可达到抑菌、持水效果,从而增加鱼的鲜度以及延长鲜鱼的货架期。目前,企业主要都是通过直接喷洒保鲜剂来达到保鲜效果,这样使得保鲜剂使用成本增加,而且保鲜剂的效果和有效时间也会降低。专利号为CN201821817327.8公开了“一种新型保鲜剂盒”,主要用于果蔬和花卉,但是由于其结构和材质,决定了不能适用于鱼类保鲜。主要原因是在鱼主要分布在水性溶液的中上层活动,如果保鲜剂只漂浮在表面或者沉到水底,那么保鲜剂的缓释在水中液中就会有明显的浓度梯度分布,显著影响保鲜剂的作用效率。而且现有的保鲜盒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保鲜剂是否损耗殆尽,不具备提示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保鲜剂盒,该保鲜剂盒可以悬浮在水体中上部缓释保鲜剂,提高保鲜剂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鲜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内管(1)、套接于内管(1)外周的外管(2)、密封盖设于外管(2)和内管(1)上端管口之间的上端盖(3)、以及可拆且连接于外管(2)和内管(1)下端管口之间的下端盖(4);所述内管(1)外周壁、外管(2)内周壁、上端盖(3)、以及下端盖(4)之间共同构成一个环形内腔(A),所述保鲜剂盒还包括活动隔圈(5)、限位挡块(6)、以及阻隔膜(7);/n所述活动隔圈(5)活动套接于内管(1)的外周壁和外管(2)的内周壁之间,将内腔(A)分隔成位于上层的上腔体(A1)以及位于下层的下腔体(A2),且所述的活动隔圈(5)能在内腔(A)中上下滑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鲜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内管(1)、套接于内管(1)外周的外管(2)、密封盖设于外管(2)和内管(1)上端管口之间的上端盖(3)、以及可拆且连接于外管(2)和内管(1)下端管口之间的下端盖(4);所述内管(1)外周壁、外管(2)内周壁、上端盖(3)、以及下端盖(4)之间共同构成一个环形内腔(A),所述保鲜剂盒还包括活动隔圈(5)、限位挡块(6)、以及阻隔膜(7);
所述活动隔圈(5)活动套接于内管(1)的外周壁和外管(2)的内周壁之间,将内腔(A)分隔成位于上层的上腔体(A1)以及位于下层的下腔体(A2),且所述的活动隔圈(5)能在内腔(A)中上下滑动;所述限位挡块(6)固定设置于外管(2)的内周壁上用于限制活动隔圈(5)的上滑最高位置;
所述内管(1)的上下两端管口均与外部连通;所述下腔体(A2)的内部填充有保鲜微球(8),所述保鲜微球(8)包括外部的包裹层(83)以及填充于包裹层(83)内腔的能溶于水的保鲜剂(81)和能与水反应并产生气体的崩解剂,所述包裹层(83)由在接触水时能缓慢释放包裹于其体内的保鲜剂(81)和崩解剂的材料制成;所述内管(1)的管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限位挡块(6)下方和下端盖(4)上方之间的并贯通内管(1)的管壁以使下腔体(A2)与内管(1)中空腔体连通的过水通孔(11);
所述阻隔膜(7)围设在内管(1)的外周壁外周且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端盖(3)的底部内周边缘和活动隔圈(5)的顶部内周边缘固定密封连接,且该阻隔膜(7)能随着活动隔圈(5)的上下运动而同步地向下拉长并遮挡内管(1)上的部分过水通孔(11)或向上缩短并释放内管(1)上的过水通孔(11);所述活动隔圈(5)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上下两平面的用于方便崩解剂(82)与水反应而产生的气体进入上腔体(A1)中的过气通孔(51),所述过气通孔(51)的孔径小于保鲜微球(8)的颗粒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使得该保鲜剂盒在水中保持下端盖(4)位于底部状态的重块(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包括上端固定连接于上端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源德,欧阳锐,项雷文,陈文韬,肖忠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