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大江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缓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53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缓速器,包括泵体、节流器、至少一组转子组及同步齿轮组,所述转子组包括主转子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转子两侧的副转子,所述主转子与所述副转子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同步齿轮组同步,所述主转子的侧面至少设置一个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泵体、所述主转子、所述副转子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副转子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叶片相互耦合的凹槽,且所述叶片与所述凹槽相互耦合时存在间隙或者所述凹槽内设置泄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液压缓速器,将机械能转换成高压液压能,再通过节流器将高压液压能转换成热能,从而实现将车辆的动能转换成热能,并且实现了液压缓速器的无磨损、长寿命、高性能、低成本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kind of hydraulic reta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缓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缓速器。
技术介绍
缓速器作为汽车安全下坡的重要装备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对行车安全有着极大的作用。目前缓速器主要有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用在大巴上比较多,安装简单,低速性能好,但是重量体积比较大,而且持续功率小;液力缓速器安装复杂,价格昂贵,但是持续功率大,而且体积重量比较小,可以节约油耗,但低速性能不好。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液压泵式缓速器,将机械能转换成高压液压能,再通过节流器将高压液压能转换成热能,从而实现将车辆的动能转换成热能的目的。液压泵以旋转泵为最好,体积小,重量轻。但是一般的旋转泵寿命较低,磨损大,不能满足车辆数万小时的寿命要求。已申请专利201911138422.4虽然磨损已经比较小,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数万小时的要求,其磨损主要发生在耦合阶段。而液力缓速器虽然实现了数万小时的寿命,但是转子加工复杂需要用到五轴机床,致使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制备一种无磨损缓速器,既实现液压缓速器的长寿命高性能,又实现低成本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缓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缓速器无法同时满足高速、低速缓速的需求,以及缓速器易磨损,寿命较短,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缓速器,包括泵体6、节流器13、至少一组转子组及同步齿轮组,所述转子组包括主转子9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转子9的两侧的副转子,所述主转子9与所述副转子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同步齿轮组同步,所述主转子9的侧面至少设置一个叶片8,所述叶片8与所述泵体6、所述主转子9、所述副转子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副转子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叶片8相互耦合的凹槽,且所述叶片9与所述凹槽相互耦合时存在间隙或者所述凹槽内设置泄压槽。进一步地,所述主转子9和所述副转子均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同步齿轮组中的齿轮为圆柱形。进一步地,所述主转子9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叶片8,所述两个叶片8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转子9的相对侧。进一步地,所述泄压槽沿所述凹槽的槽面上开设。进一步地,泵体6靠近所述副转子的一侧还设置有均压槽。进一步地,节流器13的出口与所述泵体6的入口之间还设置有热交换器14或冷却器。进一步地,液压缓速器包括两组或以上的转子组,相邻的两个转子组以隔板19隔开。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两个转子组的夹角为90度。进一步地,液压缓速器还设置有油箱15,所述油箱中的油液依次经过泵体6、节流器13、热交换器14或冷却器后,再次进入油箱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缓速器,将机械能转换成高压液压能,再通过节流器将高压液压能转换成热能,从而实现将车辆的动能转换成热能的目的。通过主转子叶片与所述凹槽耦合时的间隙或者凹槽内设置泄压槽,使泵在主转子叶片与副转子凹槽耦合阶段的压力发生泄压,从而使副转子负荷为零,达到无磨损效果。同时在泵体的副转子侧开均压槽使副转子径向力为零,这样大大提高泵的寿命。同时去掉了复杂的行星齿轮组,代以圆柱齿轮,简化结构,既实现液力缓速器的长寿命高性能,又实现低成本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缓速器的叶片与凹槽未耦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缓速器的叶片与凹槽耦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副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节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组转子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两组转子组的结构示意图。1、前盖板;2、第一副齿轮;3、第一主齿轮;4、第二副齿轮;5、后盖板;6、泵体;7、第一副转子;8、叶片;9、主转子;10、第二副转子;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节流器;14、热交换器;15、油箱;16、第三副转子;17、第二主转子;18、第四副转子;19、隔板;20、入口;21节流柱;22、节流器壳体;23、挡板;24、出口;25、节流套;26、过液孔;27、第一均压槽;28、第二均压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副转子可以被称为第二副转子,并且类似地第二副转子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副转子,这并不背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缓速器,如图1所示,包括泵体6、节流器13、至少一组转子组及同步齿轮组,所述转子组包括主转子9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转子9两侧的副转子。本专利技术的主转子9与所述副转子的基本结构均为圆形,三个圆形周线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同步齿轮组同步,所述主转子9的侧面至少设置有一个叶片8,具体数量依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本专利技术叶片8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转子9的相对侧,对液体进行压缩,起活塞作用。所述叶片8与所述泵体6、所述主转子9、所述副转子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副转子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叶片8相互耦合的凹槽,且所述叶片8与所述凹槽相互耦合时存在间隙或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泄压槽。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缓速器能将机械能转换成高压液压能,再通过节流器将高压液压能转换成热能,从而实现将车辆的动能转换成热能,并且液压缓速器磨损小、寿命长、性能高、成本低。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叶片8与凹槽未耦合阶段):叶片8在外部动力作用下对液体压缩,高压液体经过节流器13将液压能转换成热能。由于主转子9和副转子都是圆形结构,副转子仅仅是对液体密封,不参与对液体压缩,所以副转子的同步齿轮不需要动力,仅仅是在同步齿轮的作用下保持叶片8与凹槽的同步,给叶片8让位,使叶片8在旋转过程中不发生干涉。通过以上几个措施实现同步齿轮及轴承的无磨损。如图2所示(叶片8与凹槽耦合阶段):液压缓速器的磨损一般发生在主转子9和副转子的耦合阶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副转子上设置凹槽,凹槽在旋转过程中用于对叶片8耦合让位,并且叶片8与所述凹槽耦合时存在空隙或者凹槽内设置泄压槽,对叶片与凹槽耦合阶段起泄压作用,从而使副转子负荷为零,进一步降低磨损,达到无磨损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副转子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6)、节流器(13)、至少一组转子组及同步齿轮组,所述转子组包括主转子(9)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转子(9)两侧的副转子,所述主转子(9)与所述副转子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同步齿轮组同步,所述主转子(9)的侧面至少设置一个叶片(8),所述叶片(8)与所述泵体(6)、所述主转子(9)、所述副转子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副转子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叶片(8)相互耦合的凹槽,且所述叶片(9)与所述凹槽相互耦合时存在间隙或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泄压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6)、节流器(13)、至少一组转子组及同步齿轮组,所述转子组包括主转子(9)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转子(9)两侧的副转子,所述主转子(9)与所述副转子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同步齿轮组同步,所述主转子(9)的侧面至少设置一个叶片(8),所述叶片(8)与所述泵体(6)、所述主转子(9)、所述副转子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副转子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叶片(8)相互耦合的凹槽,且所述叶片(9)与所述凹槽相互耦合时存在间隙或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泄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子(9)和所述副转子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齿轮组中的齿轮为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子(9)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叶片(8),所述两个叶片(8)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转子(9)的相对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江
申请(专利权)人:徐大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