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521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两个曝气滤池和设于二者间的沉淀池,沉淀池为平流式结构,并且其外部设有循环围挡,循环围挡与沉淀池的外壁构成一个回字形循环腔,沉淀池的上、下游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整流板,每个整流板上均设有一个走泥传送带,每个走泥传送带的下游端分别设有一个走泥管,两个整流板相向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截泥板,沉淀池的上、下游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循环泵,沉淀池的下方设有与循环腔相连通的循环管路,两个循环泵分别通过一个抽料管路与循环管路连通,沉淀池的上、下游端分别设有一个启闭闸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污水实施反复冲洗,加快泥水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处理中比较流行的生物脱氮方法,是在80年代初开创的A/O(Anoxic-Oxic)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反硝化段放置在处理过程之首,故又称为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处理方法;生物脱氮存在多道步骤,并且要在河道或者水域不动的情况下进行(原位);并称之为微生物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对称的两个曝气滤池,通过设置在水下的沉水电机,向滤池内进行好氧曝气;其中在两个曝气滤池之间会设置有一个污水沉淀池,传统的污水沉淀池结构单一,即采用静置法,将处于其内部的污水静置一定时间,使其内部污泥沉至池底而实现污泥和水的分离,该方式存在效率非常缓慢,对污水处理的速度不够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两个曝气滤池以及设于二者之间并用以沉淀污泥的沉淀池,该沉淀池为平流式结构,并且其外部设有循环围挡,该循环围挡与沉淀池的外壁面构建成一个回字形循环腔,沉淀池的上、下游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整流板,每个整流板上均安装有一个走泥传送带,每个走泥传送带的下游端分别设有一个走泥管,走泥管呈竖直贯穿沉淀池,两个整流板相向的一侧分别轴接有一个截泥板,截泥板的自由端朝下悬置,并接近沉淀池的池底,每个截泥板的旁侧分别设有一个与之传动连接的动力器,沉淀池的上、下游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循环泵,沉淀池的下方设置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与循环腔内相连通,两个循环泵分别通过一个抽料管路与循环管路连通,沉淀池的上、下游端分别设有一个能够与循环腔内相连通的放料口,每个放料口内均安装有启闭闸门。进一步地,每个整流板均呈水平设置,并且其分别用以将沉淀池上、下游两端的开口区域封闭,整流板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走泥传送带的矩形缺口,走泥传送带的下游端与矩形缺口内的一端面预留有用以放置走泥管的安装间距,并且走泥传送带的上表面和走泥管的上表面齐平,走泥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沉淀池内污水的流动方向。进一步地,走泥管朝向走泥传送带的一侧开设有与走泥传送带间隙配合的弧形槽。进一步地,沉淀池上游端的下方设置有延伸仓,延伸仓的横截面为倒置的梯形,延伸仓和沉淀池内相连通,延伸仓与沉淀池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以将二者相隔绝的防泥板,沉淀池的内壁设有活动板,活动板通过弹簧能够竖直活动设置,活动板对应防泥板设置,防泥板的旁侧设置有启闭油杆,启闭油杆的杆身端部与活动板轴接配合,启闭油杆的活塞杆通过联动块与防泥板的顶部轴接配合,防泥板远离沉淀池下游端的前段部分为折叠式结构的橡胶板。进一步地,两个截泥板相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一个U型槽,两个截泥板的一端分别轴接在一个U型槽内,两个矩形缺口分别接近一个U型槽,并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cm,动力器包括伺服油杆,伺服油杆的杆身端部与沉淀池的内壁轴接配合,伺服油杆的活塞杆前端通过补偿块与截泥板的自由端侧部铰接配合,经伺服油杆驱动截泥板能够使截泥板的自由端朝上转动135~155°。进一步地,循环腔内设有两个U型结构的导流台,两个导流台对称设置,并且二者的开口面相向设置,每个导流台通过各自的开口面将沉淀池的外壁包裹在内,循环腔内对称开设有两个循环口,两个循环口分别处于沉淀池的长边一侧外,并且二者均位于两个导流台之间,导流台的开口两端顶部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引流斜面,导流台的另一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引流斜面,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循环口连通,进一步地,两个抽料管路对称设于循环管路周边,并且二者均对应循环管路的中段,每个抽料管路与循环管路相连通的一端均设有一个第一控制阀,每个循环泵的输入端分别与抽料管路的另一端相连通,每个循环泵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供给管路与沉淀池内相连通,每个供给管路上均设有一个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每个供给管路上方分别设有一个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有一个第四控制阀。进一步地,沉淀池的上方安装有刮泥装置。进一步地,循环腔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沉淀池的外部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启闭闸门包括闸门板和闸门气缸,闸门板呈竖直设置,闸门气缸呈竖直设于沉淀池上方,闸门气缸的活塞轴通过L型板与闸门板传动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进/出水管分别与一个曝气滤池相连通;对应进水管的曝气滤池将其内部的污水递送至进水管内,由进水管以及其位置的供给管路转递至沉淀池内,此时对应进水管区域的第四控制阀关闭,防止污水倒流至该区域的循环泵内;污水流入至沉淀池内后,经整流板纠正限位,并且以一定速度径直向沉淀池的下游端方向流动,并接触沉淀池下游端的截泥板,该截泥板上的滤孔会使得水流通过,而污泥则被截流住,该过程大概在~秒,然后对于该截泥板的伺服油杆会工作,促使该截泥板迅速发生朝上的逆时针的转动,转动角度在~度内,目的使得该截泥板事先对于沉淀池上游端的截流面呈倾斜姿态处于整流板的上方,并且其截流面上的污泥则由于其倾斜姿态以及转动的惯性力,而流落到对应该截泥板区域的走泥传送带上,走泥传送带的输出面则用以接纳流下的污泥,并且其传送平面的高速运动状态,使得这些污泥被带入至走泥管内,从而由走泥管排放至设定的区域,并且截泥板在迅速复位,实施下次截流工作,使得污水内的污泥被多次截栏转移;于此同时,对应沉淀池下游端的供给管路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此时污水经过一次筛选式流淌后,会进入至循环腔内,然后液位传感器作用在于,感应循环腔内的液位高度,达到设定标准后,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则指示停止外界动力设备对沉淀池内的供污水,然后对应沉淀池下游端的循环泵工作,同时对应该循环泵的抽料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将抽料管路打开,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污水井循环泵作用力达到该抽料管路内,并且由循环泵持续作用力,将其由沉淀池下游端递送至沉淀池内,此时接近沉淀池上游端的一个截泥板工作,对反向流动的污水进行截泥工作;同时此时对应沉淀池上游端的供给管路关闭,启动闸门打开,使得污水再一次流入循环腔内,并且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多次玄循环冲刷效果;冲刷一定次数以及沉淀一定时间后,最后所有启动闸门关闭,然后出水管处的第四控制阀打开,使得被净化的水源由出水管排走;本专利技术采用两端循环流动,实现对污水的反复冲洗,加快污泥分离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图5中C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三;图10为图9中D处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附图标记说明:曝气滤池1。液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两个曝气滤池(1)以及设于二者之间并用以沉淀污泥的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该沉淀池(3)为平流式结构,并且其外部设有循环围挡,该循环围挡与沉淀池(3)的外壁面构建成一个回字形循环腔(8),沉淀池(3)的上、下游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整流板(7),每个整流板(7)上均安装有一个走泥传送带(7a),每个走泥传送带(7a)的下游端分别设有一个走泥管(7b),走泥管(7b)呈竖直贯穿沉淀池(3),两个整流板(7)相向的一侧分别轴接有一个截泥板(7d),截泥板(7d)的自由端朝下悬置,并接近沉淀池(3)的池底,每个截泥板(7d)的旁侧分别设有一个与之传动连接的动力器,沉淀池(3)的上、下游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循环泵(5),沉淀池(3)的下方设置有循环管路(6),循环管路(6)与循环腔(8)内相连通,两个循环泵(5)分别通过一个抽料管路(5d)与循环管路(6)连通,沉淀池(3)的上、下游端分别设有一个能够与循环腔(8)内相连通的放料口,每个放料口内均安装有启闭闸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两个曝气滤池(1)以及设于二者之间并用以沉淀污泥的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该沉淀池(3)为平流式结构,并且其外部设有循环围挡,该循环围挡与沉淀池(3)的外壁面构建成一个回字形循环腔(8),沉淀池(3)的上、下游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整流板(7),每个整流板(7)上均安装有一个走泥传送带(7a),每个走泥传送带(7a)的下游端分别设有一个走泥管(7b),走泥管(7b)呈竖直贯穿沉淀池(3),两个整流板(7)相向的一侧分别轴接有一个截泥板(7d),截泥板(7d)的自由端朝下悬置,并接近沉淀池(3)的池底,每个截泥板(7d)的旁侧分别设有一个与之传动连接的动力器,沉淀池(3)的上、下游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循环泵(5),沉淀池(3)的下方设置有循环管路(6),循环管路(6)与循环腔(8)内相连通,两个循环泵(5)分别通过一个抽料管路(5d)与循环管路(6)连通,沉淀池(3)的上、下游端分别设有一个能够与循环腔(8)内相连通的放料口,每个放料口内均安装有启闭闸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整流板(7)均呈水平设置,并且其分别用以将沉淀池(3)上、下游两端的开口区域封闭,整流板(7)上开设有用以安装走泥传送带(7a)的矩形缺口,走泥传送带(7a)的下游端与矩形缺口内的一端面预留有用以放置走泥管(7b)的安装间距,并且走泥传送带(7a)的上表面和走泥管(7b)的上表面齐平,走泥传送带(7a)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沉淀池(3)内污水的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走泥管(7b)朝向走泥传送带(7a)的一侧开设有与走泥传送带(7a)间隙配合的弧形槽(7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微生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3)上游端的下方设置有延伸仓(4),延伸仓(4)的横截面为倒置的梯形,延伸仓(4)和沉淀池(3)内相连通,延伸仓(4)与沉淀池(3)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以将二者相隔绝的防泥板(4a),沉淀池(3)的内壁设有活动板(4b),活动板(4b)通过弹簧(4c)能够竖直活动设置,活动板(4b)对应防泥板(4a)设置,防泥板(4a)的旁侧设置有启闭油杆(4d),启闭油杆(4d)的杆身端部与活动板(4b)轴接配合,启闭油杆(4d)的活塞杆通过联动块与防泥板(4a)的顶部轴接配合,防泥板(4a)远离沉淀池(3)下游端的前段部分为折叠式结构的橡胶板(4r)。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国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