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46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底座,其为矩形体状,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一开槽,所述开槽将底座分为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左板体顶壁上开设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用于放置一磁性板体;所述磁性板体包括面积大小不一的若干块,其存储于有右板体的存放槽内;活动框,其为矩形框体状,其两侧的侧壁为伸缩杆;所述活动框的底端的杆体嵌设于所述开槽内且其与所述左板体之间通过活动合页铰接;所述活动框的中心处设有一与所述磁性板体为同磁性的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基于机械结构设计,且可实现根据不同患者不同训练期而调整训练强度的目的,实现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有效提高锻炼的效果。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elbow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肘管综合、肘关节骨折、尺骨鹰嘴滑囊切除术、肘关节置换术等肘部手术后,肘部康复训练可以轻柔地拉伸和加强特定的肌肉和关节,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愈合;活动度(拉伸)旨在恢复关节屈伸角度,恢复活动功能和力量,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康复训练对于上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起到关键性作用,上述肘关节康复训练时常常要用到康复装置,故一种良好的手肘训练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专门针对于肘关节恢复的设备,现有的训练装置有的是简易的机械结构,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的弹簧都是一根,病人在刚开始进行恢复训练的时候,接受不了那么强的训练量,如果训练不当的话,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而且加重了病人的病情;有的是智能控制型的,但是其康复设备的结构复杂,需专业人员操作,必须要有电源,不方便携带,并且成本较高,为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不利于患者长期连续锻炼。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基于机械结构设计,且可实现根据不同患者不同训练期而调整训练强度的目的,实现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有效提高锻炼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底座,其为矩形体状,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一开槽,所述开槽将底座分为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左板体顶壁上开设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用于放置一磁性板体;所述磁性板体包括面积大小不一的若干块;活动框,其为矩形框体状,其两侧的侧壁为伸缩杆;所述活动框的底端的杆体嵌设于所述开槽内且其与所述左板体之间通过活动合页铰接;所述活动框的中心处设有一与所述磁性板体为同磁性的底板,所述活动框靠近顶端的位置还设有便于手握的手握柄。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还包括:拉簧,其为两条,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左板体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框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活动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左板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拉簧的端部设有一定位柱,其可旋入对应的开孔内,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框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中部设有一挂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设有一与所述挂环对应连接的挂钩。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左板体的顶面为一斜面,其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15°-20°的夹角。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活动框的左右侧壁为伸缩杆,其为多节套管套接而成且二者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还包括:角度测量仪,所述角度测量仪为一半圆仪状;其可贴附在所述底座的前侧壁上,且其圆心处与所述开槽的中心点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角度测量仪的刻度值设于其正表面和顶壁上,其厚度为5mm;所述刻度值对应的90°~150°的区间的刻度线为红色。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底板的位置低于所述活动框,其与两侧的活动框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底板上贴附有硅胶垫体。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活动框和右板体上均设有一组用于固定患者手臂的弹性绷带;每组所述弹性绷带包括左带体和右带体,二者的端部通过插扣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右板体上开设有供上臂容纳的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具有透气孔的硅胶垫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可根据更换不同面积的磁性板体来实现调整康复训练强度的目的,其通过机械式的结构来实现训练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肘关节的锻炼效果;2、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还可根据拉簧的固定位置实现双重调整训练强度的目的;3、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可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及医嘱适宜进行训练力度的调整,适用范围广;4、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可拆分及组装,操作简单,方便携带,不仅适用于医院,也可用于患者在家庭及旅行时使用,无需电源,随时随地即可进行锻炼,可达到康复锻炼的连续性和长期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活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角度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开槽3、左板体4、右板体5、容纳槽6、磁性板体7、活动框8、底板9、硅胶垫10、手握柄11、活动合页12、拉簧13、开孔14、定位柱15、挂环16、挂钩17、角度测量仪18、刻度值19、左带体20、右带体21、插扣22、槽体23、硅胶垫体24、定位螺栓25、防滑胶垫26、螺纹孔27、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底座1,其为矩形体状,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一开槽2,所述开槽2将底座1分为左板体3和右板体4;所述左板体3顶壁上开设一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内用于放置一磁性板体6;所述磁性板体6包括面积大小不一的若干块;活动框7,其为矩形框体状,其两侧的侧壁为伸缩杆;所述活动框7的底端的杆体嵌设于所述开槽2内且其与所述左板体3之间通过活动合页11铰接;所述活动框7的中心处设有一与所述磁性板体6为同磁性的底板8,所述活动框7靠近顶端的位置还设有便于手握的手握柄10。本技术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该训练装置固定在合适的桌体或平台上,然后根据医嘱的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磁性板体6将其放入容纳槽5内,然后根据需要可将两侧的拉簧12分别固定于左板体3和活动框7的侧壁上;最后家属或医护人员再协助患者将患侧的手臂放入该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内,使其手掌握住该手握柄10,为了提高手握的舒适度,该手握柄10上设有防滑垫27;再用弹性绷带将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住;为了满足不同的患者使用,可进行调节该伸缩杆的长度并用定位螺栓24进行有效固定后方可开始锻炼。当患者的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活动框7与左板体3叠放在一起,然后患者缓慢的抬起患侧手臂,实现训练的目的;随着患者的恢复情况变化,可根据医嘱进行选择适合面积的磁性板体6以及更换拉簧12的固定位置;从而实现调整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底座,其为矩形体状,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一开槽,所述开槽将底座分为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左板体顶壁上开设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用于放置一磁性板体;所述磁性板体包括面积大小不一的若干块;/n活动框,其为矩形框体状,其两侧的侧壁为伸缩杆;所述活动框的底端的杆体嵌设于所述开槽内且其与所述左板体之间通过活动合页铰接;所述活动框的中心处设有一与所述磁性板体为同磁性的底板,所述活动框靠近顶端的位置还设有便于手握的手握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座,其为矩形体状,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一开槽,所述开槽将底座分为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左板体顶壁上开设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用于放置一磁性板体;所述磁性板体包括面积大小不一的若干块;
活动框,其为矩形框体状,其两侧的侧壁为伸缩杆;所述活动框的底端的杆体嵌设于所述开槽内且其与所述左板体之间通过活动合页铰接;所述活动框的中心处设有一与所述磁性板体为同磁性的底板,所述活动框靠近顶端的位置还设有便于手握的手握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拉簧,其为两条,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左板体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框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板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拉簧的端部设有一定位柱,其可旋入对应的开孔内,二者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活动框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中部设有一挂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设有一与所述挂环对应连接的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框的左右侧壁为伸缩杆,其为多节套管套接而成且二者通过定位螺栓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芳陶贵彦董晓燕张莉冯英环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