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36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在机器人主体下端设有万向轮,在机器人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撞保护板,每个防撞保护板的内侧均连接一个第一滑筒,在机器人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与第一滑筒配合的第一伸缩块,第一滑筒滑动套设在第一伸缩块上,在第一滑筒与机器人主体对应的侧面之间连接有防撞弹簧,在万向轮与机器人主体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在万向轮上设有第二伸缩块,在机器人主体下端设有第二套筒,在机器人主体的背部设有背部平板,在背部平板内侧设有挡板,在机器人主体上设有槽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防止机器人与外界物体发生碰撞直接损伤机器人主体,能够延长机器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机器人是一种通过智能程序设置的,具有自身运算逻辑的高科技型仿人类式机器设备,智能机器人能够与人类进行简单的交互,完成设定好的各项任务,甚至帮助人类进行一些人体难以完成的工作,并且智能机器人能够具备的动作和各项性能一定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进行越来越完善的更新和发展,由于机器人动作的准确度非常高,以及机器人具备的近乎无限的耐心值,智能机器人很适合被应用于家庭中作为陪伴型机器人为使用者提供陪伴和各类帮助。常规的家庭陪伴型智能机器人作为高尖科技的存在,自身结构较为脆弱,一旦损坏将会产生高昂的维修费用,然而常规的智能机器人自身并不具备任何防撞保护,它们在家庭中四处行动时很容易与家中的各项设施产生碰撞,这种频繁的碰撞会减少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并且智能机器人移动时减震能力有限,在不平的地面上进行移动时,产生的震动也会对智能机器人内部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防止机器人发生碰撞导致机器人损伤,影响机器人使用寿命的防撞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在机器人主体下端设置有万向轮,在机器人主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撞保护板,每个防撞保护板的内侧均连接一个第一滑筒,在机器人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滑筒配合的第一伸缩块,第一滑筒滑动套设在第一伸缩块上,在第一滑筒与机器人主体对应的侧面之间连接有防撞弹簧,在万向轮与机器人主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在万向轮上设置有第二伸缩块,在机器人主体下端设置有与第二伸缩块配合的第二套筒,在机器人主体的背部可转动设置有背部平板,在背部平板内侧设置有挡板,在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固定挡板的槽口,挡板卡合固定在槽口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槽口内部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机器人主体上均设置有滑槽,滑槽与槽口连通,在滑槽内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挡板上设置有供限位块插入的卡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机器人主体前侧设置有操控屏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撞保护板能够防止在机器人行动过程中物体直接撞击在机器人主体上,在发生碰撞时,外界物体与防撞保护板接触,不会对对机器人主体造成损伤,且碰撞产生的震动力首先对防撞保护板进行作用,使得第一滑筒产生滑动,防撞弹簧压缩产生的弹力对震动力进行削减,使得能传递至机器人主体的力度大大减小,从而实现对机器人主体的防撞保护。万向轮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在万向轮的移动过程中,不平的地面产生的震动首先通过万向轮传递至第二伸缩块,使得第二伸缩块进行滑动,减震弹簧压缩产生向下的弹力,对震动产生的向上力进行削减,以减小震动力对上方机器人主体产生的影响,与防撞保护板共同作用可以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此外,在机器人主体的背部设置有背部平板,可以在背部平板上放置小部件,通过机器人主体移动来实现带动小部件移动,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防止机器人与外界物体发生碰撞直接损伤机器人主体,能够延长机器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3是背部平板固定结构示意图。图4是减震弹簧示意图。其中:1-机器人主体,2-万向轮,3-背部平板,4-第一伸缩块,5-防撞弹簧,6-第一滑筒,7-防撞保护板,8-滑槽,9-压缩弹簧,10-限位块,11-挡板,12-卡槽,13-第二套筒,14-第二伸缩块,15-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在机器人主体1下端设置有万向轮2,在机器人主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撞保护板7,每个防撞保护板7的内侧均连接一个第一滑筒6,在机器人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滑筒6配合的第一伸缩块4,第一滑筒6滑动套设在第一伸缩块4上,在第一滑筒6与机器人主体1对应的侧面之间连接有防撞弹簧5,在万向轮2与机器人主体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5,在万向轮2上设置有第二伸缩块14,在机器人主体1下端设置有与第二伸缩块14配合的第二套筒13,在机器人主体的背部可转动设置有背部平板3,在背部平板3内侧设置有挡板11,在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固定挡板11的槽口,挡板11卡合固定在槽口内。在槽口内部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机器人主体1上均设置有滑槽8,滑槽8与槽口连通,在滑槽8内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9,在压缩弹簧9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0,在挡板11上设置有供限位块10插入的卡槽12。通过卡槽12与限位块10配合,能够防止背部平板3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在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突然倒落,当需要使用背部平板3时,首先拨动限位块10,使得限位块10在滑槽8的内部进行滑动,由一端滑动至另一端,离开卡槽12的内部,松开对挡板11的固定,如此使用者可以对背部平板3进行转动,限位块10在压缩弹簧9的作用下复位返回,直至使用者需要收回背部平板3时进行再次拨动。在机器人主体1前侧设置有操控屏幕,通过操控屏幕对机器人进行设置和控制,智能化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防止机器人与外界物体发生碰撞直接损伤机器人主体,能够延长机器人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下端设置有万向轮(2),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撞保护板(7),每个所述防撞保护板(7)的内侧均连接一个第一滑筒(6),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筒(6)配合的第一伸缩块(4),所述第一滑筒(6)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块(4)上,在所述第一滑筒(6)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对应的侧面之间连接有防撞弹簧(5),在所述万向轮(2)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5),在所述万向轮(2)上设置有第二伸缩块(14),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伸缩块(14)配合的第二套筒(13),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背部可转动设置有背部平板(3),在所述背部平板(3)内侧设置有挡板(11),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固定所述挡板(11)的槽口,所述挡板(11)卡合固定在所述槽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下端设置有万向轮(2),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撞保护板(7),每个所述防撞保护板(7)的内侧均连接一个第一滑筒(6),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筒(6)配合的第一伸缩块(4),所述第一滑筒(6)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块(4)上,在所述第一滑筒(6)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对应的侧面之间连接有防撞弹簧(5),在所述万向轮(2)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5),在所述万向轮(2)上设置有第二伸缩块(14),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伸缩块(14)配合的第二套筒(13),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背部可转动设置有背部平板(3),在所述背部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黄志宇李伟魏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