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鹏辉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除胶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34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除胶仪,涉及医药护理领域。该自动除胶仪用于配合除胶剂进行除胶,包括壳体、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均安装于壳体,壳体为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提供安装位置。除胶单元包括除胶部,驱动单元与除胶部传动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除胶部配合除胶剂旋转除胶。该自动除胶仪能够配合除胶剂实现旋转地自动、快速除胶,省时省力,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医用残胶进行擦除,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该自动除胶仪还能解决除胶剂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较高或用量较少导致除胶效果较差的问题,且能够避免病患的伤口或创口被喷涂除胶剂的情况,为病患的健康安全增加了一份保障。

An automatic rubber rem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除胶仪
本技术涉及医药护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除胶仪。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中,许多病患由于长期使用医用胶带、贴膜或敷料,身体上经常会有医疗残胶。医疗残胶具有粘性,不仅不美观、会对患者造成不便,而且还会对后期医护人员的护理造成影响。而目前普遍采用的除胶方式为手动除胶,即先喷涂除胶剂,然后再用纱布或棉签慢慢擦除。但是对于大面积的医疗残胶及伤口与创口附近的医疗残胶,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若除胶剂的喷涂范围过大、喷涂量较多,可能造成浪费(目前市场上的医用除胶喷剂大多是伤口或造口专用,价格较贵),而且可能会喷涂到伤口。若是除胶剂喷涂范围较小、喷涂量较少,可能会影响除胶效果,导致除胶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除胶仪,其能够配合除胶剂实现旋转地自动、快速除胶,省时省力,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医用残胶进行擦除,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该自动除胶仪还能解决除胶剂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较高或用量较少导致除胶效果较差的问题,且能够避免病患的伤口或创口被喷涂除胶剂的情况,为病患的健康安全增加了一份保障。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除胶仪,用于配合除胶剂进行除胶,其包括壳体、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均安装于壳体,壳体为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提供安装位置。除胶单元包括除胶部,驱动单元与除胶部传动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除胶部配合除胶剂旋转除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与电机,电源为电机提供电能。电机与电源均安装于壳体内部,壳体为电源与电机提供防护与安装平台。电源为可充电电源,可循环使用,使用方便且环保。电机与除胶部传动连接,电机用于驱动除胶部配合除胶剂旋转除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单元还设置有电接头,电接头安装于壳体。电接头与电源电性连接,电接头能够外接电源为电源充电。电接头与电机电性连接,在电源损坏或缺失时,电接头可以直接外接电源为电机提供电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除胶单元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液部、渗液段与第一接头。储液部安装于壳体,储液部用于容纳除胶剂。渗液段安装于壳体内,储液部与渗液段可拆卸连接,渗液段用于将除胶剂运输到除胶部。除胶部通过第一接头与电机传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部可拆卸式地安装于壳体内部,储液部内的除胶剂使用殆尽后,用户能够方便地更换储液部,或将储液部拆卸重新补充除胶剂。壳体上与储液部的安装位置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透明部,用户可以通过透明部时刻了解储液部内剩余除胶剂的容量,从而在储液部内的除胶剂的量不够时进行补充或更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设有第一通孔,渗液段远离储液部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使渗液段渗出的除胶剂可以流入第一通孔。第一接头靠近渗液段的一端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段,多个连接段均位于第一通孔内。渗液段与第一通孔通过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段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每个连接段的一端与第一接头连接,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接头与电机的传动连接。第一通孔的中心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除胶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擦拭件与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的一端与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除胶部进行更换。擦拭件能够在除胶剂的配合下进行旋转除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头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使第一通孔内的除胶剂可以流入第二通孔。擦拭件的一端位于第二通孔内,使得第二通孔内的除胶剂可以流向擦拭件,从而与擦拭件配合进行除胶。擦拭件包括吸附材料,吸附材料用于吸附第二通孔流出的除胶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除胶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擦拭件与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的一端与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胶部进行更换。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与擦拭件可拆卸连接,方便用户根据使用情况对擦拭件进行更换。擦拭件用于配合除胶剂进行旋转除胶。渗液段远离储液部的一端与擦拭件处于同一水平面,渗液段被设置为向擦拭件喷提供胶剂(提供的方式有多种选择,例如可以是浸润、喷洒),使擦拭件能够与除胶剂配合进行除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除胶单元还包括调速部。调速部安装于壳体,调速部用调节渗液段的渗液速度,方便用户控制除胶剂的使用剂量。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除胶仪,用于配合除胶剂进行除胶,其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医疗残胶进行擦除,减小医疗残胶的去除给病患与医护人员造成的不便。同时该自动除胶仪还能对除胶剂的用量进行控制,一方面控制除胶剂的用量从而减小成本,另一方面控制除胶剂的使用范围从而避免对病患的伤口或创口造成影响。本技术提供的自动除胶仪,用于配合除胶剂进行除胶,其包括壳体、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均安装于壳体,壳体为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提供安装位置。除胶单元包括除胶部,驱动单元与除胶部传动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除胶部配合除胶剂旋转除胶。该自动除胶仪能够充电后使用,无需手动操作进行擦拭,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观察储液部中除胶剂的剩余量,在除胶剂剩余量不足时,用户可以选择补充除胶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除胶仪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除胶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速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头、电机的输出轴与渗液段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胶剂从渗液段到达除胶部的路径示意图。图标:100-自动除胶仪;110-壳体;112-透明部;120-驱动单元;122-电源;124-电机;125-输出轴;126-电接头;128-开关;140-除胶单元;141-擦拭件;142-除胶部;143-第二接头;144-储液部;145-第二通孔;146-渗液段;148-调速部;149-转动轴;150-滚轮;151-凹槽;152-基座;153-通槽;162-第一接头;164-第一通孔;166-连接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除胶仪,用于配合除胶剂进行除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除胶仪包括壳体、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除胶单元均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除胶单元包括除胶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除胶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除胶部配合所述除胶剂旋转除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除胶仪,用于配合除胶剂进行除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除胶仪包括壳体、驱动单元与除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除胶单元均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除胶单元包括除胶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除胶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除胶部配合所述除胶剂旋转除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与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源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源,所述电机与所述除胶部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除胶部配合所述除胶剂旋转除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除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设置有电接头,所述电接头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接头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接头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除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胶单元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液部、渗液段与第一接头,所述储液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储液部用于容纳所述除胶剂,所述渗液段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储液部与所述渗液段连通且可拆卸连接,所述除胶部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除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储液部的安装位置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透明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除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渗液段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殷鹏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