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34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包括墙顶、前布帘和后布帘,所述墙顶下端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下端滑动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滑块,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设置的挂钩,所述前布帘和后布帘上端开设有与滑块一一对应的挂钩孔,所述挂钩下端通过挂钩孔活动连接有前布帘和后布帘,所述前布帘前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一透气孔,所述后布帘后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二透气孔,所述前布帘和后布帘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布袋。该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提高了布帘的遮挡性能,确保检查内的空气流通,避免因风力的作用,将布帘掀起,保证患者的私密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
技术介绍
皮肤科是治疗皮肤疾病的医学分支,也指综合性医院当中诊疗皮肤疾病的科室,在广义上,皮肤科还包含对头发、指(趾)甲疾病的治疗。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覆盖全身,一方面阻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因此皮肤日常受到的伤害较大,当皮肤出现问题后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而皮肤检查涉及患者的私密信息,所以需要使用隔离布帘,将患者与其他人分开,但是现有的隔离布帘一般较薄,存在遮挡性不强,且布帘本身重量较轻,随着人体走动和风力的作用,布帘易被掀起,私密性不强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遮挡性不强,且布帘本身重量较轻,随着人体走动和风力的作用,布帘易被掀起,私密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包括墙顶、前布帘和后布帘,所述墙顶下端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下端滑动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滑块,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设置的挂钩,所述前布帘和后布帘上端开设有与滑块一一对应的挂钩孔,所述挂钩下端通过挂钩孔活动连接有前布帘和后布帘,所述前布帘前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一透气孔,所述后布帘后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二透气孔,所述前布帘和后布帘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布袋。优选的,所述前布帘右端固定连接有前绑带,所述前绑带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优选的,所述后布帘右端固定连接有后绑带,所述后绑带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优选的,所述滑块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滑轨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布袋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纽扣,所述布袋上端开设有与纽扣卡合连接的扣眼,所述布袋内活动连接有负重球。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上下交错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采用双层的设计,提高了布帘的遮挡性能,提高患者的私密性,且布帘上开设有交错设置的透气孔,确保检查内的空气流通,隔离布帘的下端增加了多个布袋,通过放置在布袋内的负重球,确保布帘下端的垂直性,避免因风力的作用,将布帘掀起,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私密性,通过多个魔术贴的设计,便于在不使用时对布帘的固定,且可以将布帘调整在任意角度通过魔术贴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顶;2、滑轨;3、滑块;4、挂钩;5、前布帘;6、后布帘;7、挂钩孔;8、第一魔术贴勾面;9、第一透气孔;10、布袋;11、第一魔术贴毛面;12、第二透气孔;13、前绑带;14、第二魔术贴毛面;15、后绑带;16、第二魔术贴勾面;17、固定螺栓;18、纽扣;19、扣眼;20、负重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包括墙顶1、滑轨2、滑块3、挂钩4、前布帘5、后布帘6、挂钩孔7、第一魔术贴勾面8、第一透气孔9、布袋10、第一魔术贴毛面11、第二透气孔12、前绑带13、第二魔术贴毛面14、后绑带15、第二魔术贴勾面16、固定螺栓17、纽扣18、扣眼19和负重球20,墙顶1下端固定连接有滑轨2,滑轨2下端滑动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滑块3,滑块3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设置的挂钩4,前布帘5和后布帘6上端开设有与滑块3一一对应的挂钩孔7,挂钩4下端通过挂钩孔7活动连接有前布帘5和后布帘6,前布帘5前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8和第一透气孔9,后布帘6后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11和第二透气孔12,前布帘5和后布帘6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布袋10;进一步的,前布帘5右端固定连接有前绑带13,前绑带13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14,通过前绑带13的设计,便于在不使用的时候,通过第二魔术贴毛面14与第二魔术贴勾面16相互配合,将前布帘5和后布帘6固定;进一步的,后布帘6右端固定连接有后绑带15,后绑带15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16,通过第二魔术贴勾面16与第一魔术贴毛面11的配合使用,可选择性的将后布帘6打开或关闭;进一步的,滑块3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7,固定螺栓17与滑轨2卡合连接,通过固定螺栓17固定滑块3的位置,确保前布帘5和后布帘6右端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布袋10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纽扣18,布袋10上端开设有与纽扣18卡合连接的扣眼19,布袋10内活动连接有负重球20,通过设置负重球20,有效防止前布帘5和后布帘6翘起,且纽扣18和扣眼19的配合使用,保证了负重球20的位置不变,并且便于取出负重球20;进一步的,第一透气孔9和第二透气孔12上下交错分布,提高前布帘5和后布帘6的透气性,且保持前布帘5和后布帘6的遮挡性。工作原理:首先将滑轨2固定在墙顶1上,通过挂钩孔7将前布帘5和后布帘6挂在滑块3下端的挂钩4上,调整右端的滑块3位置,在合适的位置通过固定螺栓17,限定滑块3的位置,然后分开纽扣18和扣眼19,将负重球20放入布袋10内,在扣上纽扣18和扣眼19,向左拉动前布帘5和后布帘6,即可实现遮挡的作用,或者将第二魔术贴毛面14粘在第一魔术贴勾面8上,第二魔术贴勾面16粘在第一魔术贴毛面11上,将前布帘5和后布帘6打开一半,当不需要使用时,将第二魔术贴毛面14和第二魔术贴勾面16相互粘连,完成前布帘5和后布帘6的收纳。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包括墙顶(1)、前布帘(5)和后布帘(6),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顶(1)下端固定连接有滑轨(2),所述滑轨(2)下端滑动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滑块(3),所述滑块(3)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设置的挂钩(4),所述前布帘(5)和后布帘(6)上端开设有与滑块(3)一一对应的挂钩孔(7),所述挂钩(4)下端通过挂钩孔(7)活动连接有前布帘(5)和后布帘(6),所述前布帘(5)前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8)和第一透气孔(9),所述后布帘(6)后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11)和第二透气孔(12),所述前布帘(5)和后布帘(6)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布袋(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包括墙顶(1)、前布帘(5)和后布帘(6),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顶(1)下端固定连接有滑轨(2),所述滑轨(2)下端滑动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滑块(3),所述滑块(3)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设置的挂钩(4),所述前布帘(5)和后布帘(6)上端开设有与滑块(3)一一对应的挂钩孔(7),所述挂钩(4)下端通过挂钩孔(7)活动连接有前布帘(5)和后布帘(6),所述前布帘(5)前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8)和第一透气孔(9),所述后布帘(6)后端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11)和第二透气孔(12),所述前布帘(5)和后布帘(6)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布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检测用防翘隔离布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布帘(5)右端固定连接有前绑带(13),所述前绑带(13)前端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婷婷方富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