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鼾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30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止鼾枕,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处理器、声音检测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以及气囊,气囊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声音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以及红外线检测装置均与处理器连接,声音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的鼾声,红外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落地,并选择性控制电源的通断,气体充放装置用于对气囊选择性充气。其能自动控制电源,方便使用。

Anti Snoring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鼾枕
本技术涉及家具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鼾枕。
技术介绍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现象,会使睡眠者在睡眠过程中血氧浓度降低,严重时导致呼吸暂停,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睡眠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并且,打鼾影响睡眠者和他人的睡眠质量,使人体无法获得良好休息。智能止鼾枕能够持续监测使用者的打鼾,当监测到鼾声时自动推动头部轻轻的侧转,头部的侧转增加了舌头与喉咙的间隙,加大呼吸道的宽度,从而减少打鼾。但是现有的止鼾枕都是通过开关工具手动控制止鼾枕的电源,此种结构的止鼾枕存在以下缺点,1、手动关控制止鼾枕的电源,给使用者带来不便;2、由于是手动控制开关工具,使用者经常会忘记关闭电源,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鼾枕,其能自动控制电源,方便使用。为达到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止鼾枕,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处理器、声音检测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以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声音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以及红外线检测装置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声音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的鼾声,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落地,并选择性控制电源的通断,所述气体充放装置用于对所述气囊选择性充气。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呈夹角设置,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内,所述声音检测装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气体充放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内。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主体。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90°。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与床体的侧面贴合的第一侧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可通过所述通孔发射检测用的红外线。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所述气囊间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气囊之间形成供使用者头部枕垫的枕垫位。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充放装置包括气泵以及选择性密封所述气囊的气阀,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连通。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阀和所述气泵均通过管路与所述气囊连通。作为所述的止鼾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通过无线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使用者是否落地,如果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使用者的双脚落地,则表示使用者离开床,红外线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给处理器,通过处理器的分析和处理,确定使用者离开床体时,通过红外线切断止鼾枕的电源,使止鼾枕停止工作。通过此设计,止鼾枕能够根据使用者的是否落地而自动切断电源,不需要人工手段切断电源,方便控制的同时也避免使用者离开床体时忘记关闭电源,有利于节约能源。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止鼾枕的结构示意图(声音检测装置和气囊未示出)。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止鼾枕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止鼾枕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主体;11、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21、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3、限位钩;123、第三侧面;2、红外线检测装置;21、红外线感应器;22、安装座;3、气体充放装置;31、气泵;4、处理器;5、床体;51、床体上表面;52、床体侧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止鼾枕,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的处理器4、声音检测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2、气体充放装置3以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声音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3以及红外线检测装置2均与所述处理器4连接,所述声音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的鼾声,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落地,并选择性控制电源的通断,所述气体充放装置3用于对所述气囊选择性充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红外线检测装置2检测使用者是否落地,如果红外线检测装置2检测到使用者的双脚落地,则表示使用者离开床,红外线检测装置2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给处理器4,通过处理器4的分析和处理,确定使用者离开床体5时,再通过红外线检测装置2切断止鼾枕的电源,使止鼾枕停止工作。通过此设计,止鼾枕能够根据使用者是否落地而自动切断电源,不需要人工手动切断电源,方便控制的同时也避免使用者离开床体5时忘记关闭电源,有利于节约能源。声音检测装置检测使用者的鼾声,如果使用者发出鼾声的分贝值超过了设定的值,则视为使用者进行打鼾,由处理器4发出控制信号启动气体充放装置3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随着气囊的膨胀带动使用者头部运动,当所述气囊被充满后再进行放气,通过充气和放气,使得气囊发生的机械运动,带动人体的头部发生机械运动,从而达到止鼾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包括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所述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呈夹角设置,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1内,所述声音检测装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2以及所述气体充放装置3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12内。将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呈夹角设置,在实际使用时,第二主体12临近床体侧面52放置,并沿地面方向延伸,第一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处理器、声音检测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以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声音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以及红外线检测装置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声音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的鼾声,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落地,并选择性控制电源的通断,所述气体充放装置用于对所述气囊选择性充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处理器、声音检测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以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声音检测装置、气体充放装置以及红外线检测装置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声音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的鼾声,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落地,并选择性控制电源的通断,所述气体充放装置用于对所述气囊选择性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呈夹角设置,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内,所述声音检测装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气体充放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细平李湘驰李勇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洛可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