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09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电动床,包括床架、床体、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设于床架上,床体设于第一升降装置的驱动端;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滑动机构以及转动架,转动架一端铰接在床架上,转动架的另一端与床体铰接,第一驱动件一端铰接在床架上,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转动架铰接,滑动机构的一端固定在床架上,滑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床体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电动床能够对床体进行升降倾斜调节,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静脉曲张、胃下垂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功效。床体能够对支撑机构进行呈不同角度弯折,满足人们各种需求,使其与人体的生理曲度吻合;在倒睡时可根据各人不同需要调整其倾斜及弯曲程度,使得人体得到更舒适的睡眠。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电动床
本技术涉及电动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床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电动床结构包括可翻转的床板、床架和驱动电机,尤其是推杆电机。其中,床板由多块相互铰接的床板构成,驱动电机与床架铰接,通过电机驱动杆的延伸或缩回推动床板,使床板升起或落下,并且能够通过设置多个电机分别实现头部、臀部或脚部床板的升降,满足人体卧床更换姿势的需要。目前,电动床功能单一,只能对床垫进行简单弯折,并不能够对床的倾斜角度进行稳定调节,不能使人体实现倒睡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多功能电动床,包括床架、床体,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设于床架上,床体设于第一升降装置的驱动端;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滑动机构以及转动架,转动架一端铰接在床架上,转动架的另一端与床体铰接,第一驱动件一端铰接在床架上,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转动架铰接,滑动机构的一端固定在床架上,滑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床体铰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动床,床体通过第一升降装置设于床架上,第一升降装置能够对床体进行升降调节。第一升降装置的调节过程中,由第一驱动件对转动架进行驱动,床体整体在滑动机构、转动架的作用下,床体与床架发生相对滑动,且床体以与滑动机构的铰接点为原点向上摆动,从而使得床呈倾斜状而且不会挤压床靠背并有一定的距离,使血液大量回流至心藏、脑部,降低血压减轻心藏负担及改善脑血管的功能,防止腰肌损伤,对预防静脉曲张、胃下垂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功效,使人体的腰椎间盘、颈椎间盘及腿关节得以在人体睡眠中得到自然拉伸、复位,从而产生修整康复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本多功能电动床的倾斜度能够通过第一驱动件进行调节,且床体在活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稳定地升降倾斜,满足人们各种需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和滑架,滑轨固定在床架的一端,滑架与床体的一端铰接,滑轨和滑架配合连接。由此,床体受第一升降装置驱动时,床体以与滑架的铰接点为中心点进行正反摆动,并且滑架能够与滑轨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保证床体能够稳定升降倾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架一端与床架的一端铰接,转动架另一端与床体的中部铰接。由此,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架以与床架一端的铰接点为原点进行摆动,从而对床体实现支撑功能,提高床体整体升降倾斜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架的中间部设有第一承力臂,第一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床架的中间部,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承力臂铰接。由此,第一驱动件通过床体的第一承力臂对转动架施力,通过第一承力臂增加力的作用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床体包括安装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床垫以及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部分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架上,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均设于安装架上,第一调节机构的驱动端与支撑机构的一端连接,第二调节机构的驱动端与支撑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由此,支撑机构为床垫的支撑面,支撑机构由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进行驱动折叠,从而使床垫整体形成折叠。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对支撑机构的高度、折弯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人体的睡眠体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活动单元、第二活动单元、固定单元、第三活动单元以及第四活动单元,第三活动固定在安装架的中部,第一活动单元、第二活动单元、第三活动单元以及第四活动单元均可与安装架可分离配合。由此,第一活动单元、第二活动单元、固定单元、第三活动单元以及第四活动单元分别对应人体的不同部位,即支撑机构能够更具人体部位的特性受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进行升降折弯调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连接杆,连接杆一端铰接在安装架上,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动单元铰接,第二驱动件一端铰接在安装架上,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单元铰接。由此,第二驱动件对第二活动单元起驱动作用,连接杆对第一活动单元作联动作用;当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活动单元升降时,第一活动单元从动升降,从而使得第一活动单元、第二活动单元同时升降折弯调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承力臂,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承力臂铰接。由此,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承力臂进行安装,能够有效提高第二驱动件的力的输出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传动组件以及限位块,传动组件的一端铰接在第三活动单元上,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四活动单元铰接,第三驱动件一端铰接在安装架上,第三驱动件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驱动连接,限位块固定在第三活动单元上,限位块与传动组件可分离配合。由此,第二调节机构具有两段驱动功能,第一段驱动为对第四活动单元进行驱动,第二段驱动为对第三活动单元进行驱动。第二调节机构的驱动过程中:第三驱动件对传动组件进行驱动,此时传动组件逐渐靠近限位块,传动组件对第四活动单元进行传动,第四活动单元实现升降折弯调节;传动组件接触限位块,传动组件对第三活动单元进行传动,第三活动单元实现升降折弯调节。通过一个驱动件实现两段驱动,对两个驱动进行分段驱动,能够最简化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三活动单元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的一端,第二连杆铰接的另一端与第四活动单元铰接。由此,第一连杆的中部为第三驱动件的驱动铰接点,传动组件的传动过程中,一段驱动中,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对第四活动单元进行驱动;二段驱动,第一连杆与限位块接触,第一连杆对第三活动单元进行驱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多功能电动床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对床体进行升降驱动,从而使得床呈倾斜状,使人体的腰椎间盘、颈椎间盘及腿关节得以在人体睡眠中得到自然拉伸、复位,从而产生修整康复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而且,床体中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驱动支撑机构进行呈不同角度弯折,随时调整床垫的状态,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由床尾至床头依次为第一活动单元、第二活动单元、固定单元、第三活动单元以及第四活动单元分别承载人体小腿部位、大腿部位、臀部部位、背部部位以及头部部位,使其与人体的生理曲度吻合,在倒睡时可根据各人不同需要调整其倾斜及弯曲程度,使得人体得到更舒适的睡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电动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电动床的去除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电动床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多功能电动床的状态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多功能电动床的状态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多功能电动床的状态3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多功能电动床的状态4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多功能电动床的安装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床架;2、床体;21、安装架;211、第二承力臂;212、第三承力臂;22、第一调节机构;221、第二驱动件;222、连接杆;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电动床,包括床架(1)、床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3),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设于床架(1)上,所述床体(2)设于第一升降装置(3)的驱动端;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件(31)、滑动机构(32)以及转动架(33),所述转动架(33)一端铰接在床架(1)上,所述转动架(33)的另一端与床体(2)铰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1)一端铰接在床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31)的另一端与转动架(33)铰接,所述滑动机构(32)的一端固定在床架(1)上,所述滑动机构(32)的另一端与床体(2)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电动床,包括床架(1)、床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3),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设于床架(1)上,所述床体(2)设于第一升降装置(3)的驱动端;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件(31)、滑动机构(32)以及转动架(33),所述转动架(33)一端铰接在床架(1)上,所述转动架(33)的另一端与床体(2)铰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1)一端铰接在床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31)的另一端与转动架(33)铰接,所述滑动机构(32)的一端固定在床架(1)上,所述滑动机构(32)的另一端与床体(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32)包括滑轨(321)和滑架(322),所述滑轨(321)固定在床架(1)的一端,所述滑架(322)与床体(2)的一端铰接,所述滑轨(321)和滑架(322)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33)一端与床架(1)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动架(33)另一端与床体(2)的中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33)的中间部设有第一承力臂(331),所述第一驱动件(31)的一端铰接于床架(1)的中间部,所述第一驱动件(31)的另一端与第一承力臂(33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包括安装架(21)、第一调节机构(22)、第二调节机构(23)以及支撑机构(24),所述支撑机构(24)部分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架(21)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2)和第二调节机构(23)均设于安装架(21)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2)的驱动端与支撑机构(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23)的驱动端与支撑机构(24)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寒星陈惠武黄庚华陈翠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厦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