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头切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88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头切除装置,涉及鱼的加工设备领域,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包括下部外壳,下部外壳的上端安装有上部外壳,上部外壳与下部外壳的结合处设置有弧形窗口,弧形窗口的后方设置有放鱼通道,放鱼通道的内部竖直安装有弧形切片,弧形切片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座,放鱼通道中水平设置有鱼放置板,鱼放置板的左侧有红外线信号发射器,右侧有红外线信号接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形切片的设置,完全贴合鱼头的弧形形状,保证鱼身子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对鱼头进行切除,通过伸缩座和红外线信号发射器的配合,使得弧形切片能够自动进行切割,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对鱼头进行完整切除,而且切割速度快,效果好,实用性高。

A fish head cu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头切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鱼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头切除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沿海地区水产品丰富,水产品加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随之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水产品需求量也随之提高,然后目前我国的水产品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自动化的整理输送将水产品有序的经过各个加工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鱼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鱼制品便是个不错的选择,由于鱼头没有肉,加上现在都是人工饲养的鱼,鱼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因此,鱼制品在加工时通常将鱼头去除。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切除,这种方式不仅影响流水线生产的效率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鱼头的去除过程中,可能还会破坏到与身子的完整性,为此,特设计一种自动去鱼头的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头切除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鱼头切除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包括下部外壳,下部外壳的上端沿着长边方向安装有上部外壳,上部外壳与下部外壳的结合处设置有弧形窗口,弧形窗口的后方贯穿于上部外壳内部设置有放鱼通道,放鱼通道的内部竖直安装有弧形切片,所述弧形切片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座,放鱼通道中水平设置有鱼放置板,鱼放置板上与弧形切片竖向同一位置设置有弧形缝隙,所述鱼放置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发射器,鱼放置板的上端右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接收板,所述下部外壳的下端四拐角处安装有滑轮,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通电插头。通过弧形切片的设置,将送入放鱼通道的小鱼的鱼头和鱼身体分开,通过伸缩座的设置,带动弧形切片上下移动,红外线信号发射器和红外线信号接收板的配合,当鱼进入放鱼通道时,就会挡住红外线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此时弧形切片向下切,弧形切片穿过弧形缝隙,滑轮的设置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和固定。优选的,所述弧形切片和弧形缝隙的形状与鱼头与鱼身的结合处的弧形相同。弧形的切片,使得切出来的形状和鱼头本身的形状相同,不破坏鱼身体。优选的,所述下部外壳的上端前方凸出部分为鱼放置台,鱼放置台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定位板,定位板对称安装在弧形窗口的两侧,所述定位板的下端水平设置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设置有移动槽,移动槽上设置有定位螺栓,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的鱼放置台上设置有刻度尺。通过两个定位板的设置,是为了抵挡在鱼的两侧,使送入放鱼通道的鱼不会出现倾斜,导致弧形切片无法对准鱼头和身子的结合部进行切割,通过移动槽和定位螺栓的设置,是为了调节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适应不同大小的鱼,通过刻度尺的设置,使得调节距离更加准确。优选的,所述刻度尺的零点位置设置在中间处,刻度尺与定位板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后方设置有鱼头出口,鱼头出口的下方设置有鱼头回收箱,鱼头回收箱的右侧水平固定安装有两个T形滑杆,所述下部外壳的后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滑槽。通过鱼头回收箱的设置,对鱼头出口中掉下的鱼头做统一的回收和利用,同时有利于工作现场的干净卫生,通过两个T形滑杆和固定滑槽的配合,便于鱼头回收箱的拆卸和安装,通过又很稳定。优选的,所述鱼头回收箱为不锈钢板围成的不封顶的长方体。不锈钢材质是为了鱼头回收箱的长久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弧形切片的设置,完全贴合鱼头的弧形形状,保证鱼身子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对鱼头进行切除,通过伸缩座和红外线信号发射器的配合,使得弧形切片能够自动进行切割,通过固定底板的设置,能够在将鱼沿着一个固定方向放入弧形窗口中,使得鱼头部分能够准确到达弧形切片的下方,通过可拆卸的鱼头回收箱的设置,能够对切除下来的鱼头进行统一回收,保证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对鱼头进行完整切除,而且切割速度快,效果好,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放鱼通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T形滑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装置外壳;101-下部外壳;102-上部外壳;2-弧形窗口;3-放鱼通道;4-弧形切片;5-伸缩座;6-鱼放置板;7-弧形缝隙;8-红外线信号发射器;9-红外线信号接收板;10-滑轮;11-通电插头;12-鱼放置台;13-定位板;14-固定底板;15-移动槽;16-定位螺栓;17-刻度尺;18-鱼头出口;19-鱼头回收箱;20-T形滑杆;21-固定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鱼头切除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包括下部外壳101,下部外壳101的上端沿着长边方向安装有上部外壳102,上部外壳102与下部外壳101的结合处设置有弧形窗口2,弧形窗口2的后方贯穿于上部外壳102内部设置有放鱼通道3,放鱼通道3的内部竖直安装有弧形切片4,弧形切片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座5,放鱼通道3中水平设置有鱼放置板6,鱼放置板6上与弧形切片4竖向同一位置设置有弧形缝隙7,鱼放置板6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发射器8,鱼放置板6的上端右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接收板9,下部外壳101的下端四拐角处安装有滑轮10,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通电插头11。先将通电插头11插在电源上,再将需要去头的小鱼,通过弧形窗口2送达放鱼通道3中,然后推动小鱼,当小鱼到达红外线信号发射器8的位置,鱼的身体将会挡住红外线信号发射器8发出的光线,使得红外线信号接收板9接收不到信号,此时伸缩座5伸长,带动弧形切片4向下动,直到弧形切片4插入到弧形缝隙7中后,整个鱼头将会被切割下来,然后取出鱼身子即可,小鱼取出后,红外线信号接收板9又会收到信号,此时伸缩座5收缩,弧形切片4又回到原位。实施例2如图1-4所示,一种鱼头切除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包括下部外壳101,下部外壳101的上端沿着长边方向安装有上部外壳102,上部外壳102与下部外壳101的结合处设置有弧形窗口2,弧形窗口2的后方贯穿于上部外壳102内部设置有放鱼通道3,放鱼通道3的内部竖直安装有弧形切片4,弧形切片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座5,放鱼通道3中水平设置有鱼放置板6,鱼放置板6上与弧形切片4竖向同一位置设置有弧形缝隙7,鱼放置板6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发射器8,鱼放置板6的上端右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接收板9,下部外壳101的下端四拐角处安装有滑轮10,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通电插头11。下部外壳101的上端前方凸出部分为鱼放置台12,鱼放置台12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定位板13,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头切除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n所述装置外壳(1)包括下部外壳(101),下部外壳(101)的上端沿着长边方向安装有上部外壳(102),上部外壳(102)与下部外壳(101)的结合处设置有弧形窗口(2),弧形窗口(2)的后方贯穿于上部外壳(102)内部设置有放鱼通道(3),放鱼通道(3)的内部竖直安装有弧形切片(4),所述弧形切片(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座(5),放鱼通道(3)中水平设置有鱼放置板(6),鱼放置板(6)上与弧形切片(4)竖向同一位置设置有弧形缝隙(7),所述鱼放置板(6)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发射器(8),鱼放置板(6)的上端右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接收板(9),所述下部外壳(101)的下端四拐角处安装有滑轮(10),所述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通电插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头切除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外壳(1)包括下部外壳(101),下部外壳(101)的上端沿着长边方向安装有上部外壳(102),上部外壳(102)与下部外壳(101)的结合处设置有弧形窗口(2),弧形窗口(2)的后方贯穿于上部外壳(102)内部设置有放鱼通道(3),放鱼通道(3)的内部竖直安装有弧形切片(4),所述弧形切片(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座(5),放鱼通道(3)中水平设置有鱼放置板(6),鱼放置板(6)上与弧形切片(4)竖向同一位置设置有弧形缝隙(7),所述鱼放置板(6)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发射器(8),鱼放置板(6)的上端右侧设置有红外线信号接收板(9),所述下部外壳(101)的下端四拐角处安装有滑轮(10),所述装置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通电插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头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切片(4)和弧形缝隙(7)的形状与鱼头与鱼身的结合处的弧形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头切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笑晓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