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76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渔业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净化水质、循环用水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在锥形斗的斗壁上设置有连通内仓且靠近内仓底部的连通管,在锥形斗的底部设置有污物收集沉淀仓;在池体外设置有循环水泵,该循环水泵的进水管与内仓的底部连通,出水管与池体的上部连通;在内仓中设置有生物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在养殖过程中,水产品的粪便、饲料残留物沿着锥形斗下滑到污物收集沉淀仓;同时循环水泵将内仓中的水从出水管循环到池体中,由于出水方向与池体内壁相切,可以推动水运动形成漩涡,方便污物汇集;此外,在内仓中还设置有生物填料,能够对水质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使得循环的水质保持良好,便于水产品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渔业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净化水质、循环用水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
技术介绍
在渔业养殖中,主要方式有池塘养殖、大棚养殖和室内工厂化养殖,养殖密度依次递增,其中室内工厂化养殖是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实现了水质可控以及高密度养殖,是一种智能化高产出的养殖模式。常规的池塘和大棚养殖过程中,由于水体体量大,鱼虾的粪便、饲料残留物等很难收集和排出,不断的积累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水质,以满足鱼虾的生长,过程繁琐,不定因素较多,风险较大,甚至靠天吃饭。而且一期的养殖结束后都还需要清理池塘,将水排干,杀菌消毒去除各种有害物质的残留。这种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养殖密度又低,风险较大,不利于密集型养殖规模的扩大。每一种养殖方式都需要确保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满足鱼虾的生长要求,特别是高密度养殖,一旦缺氧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断电,目前采用的主要增氧方式一是发电机发电启动增氧机,二是将氧气瓶直接通到水池中,三是使用市场上的制氧化学试剂来应急,这三种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响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净化水质、循环用水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包括桶形的池体,在该池体的内部设置有顶部大底部小的锥形斗,将池体分为上部的养殖仓和下部的内仓;在所述的锥形斗的斗壁上设置有连通内仓且靠近内仓底部的连通管,在锥形斗的底部设置有污物收集沉淀仓,该污物收集沉淀仓连接有延伸到池体外的排污管,并配合有相应的排污阀门;在所述的池体外设置有循环水泵,该循环水泵的进水管与内仓的底部连通,出水管与池体的上部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池体的液面之下;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方向与池体的内壁相切;在所述的内仓中设置有生物填料。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连通管的顶部配合细过滤网,在所述的污物收集沉淀仓的顶部并配合有相应的粗过滤网。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内仓上部设置有注气管,并配合有相应的注气管阀门。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污物处理装置,该污物处理装置包括过滤仓,该过滤仓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抽水泵,另一侧连接有放空管并配合有放空控制阀,所述的抽水泵的另一端与排污管连接;所述的过滤仓的顶部依次连接有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所述的第二回流管与池体顶部连通,且出水位置高于池体的液面。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过滤仓填充有密度小于水密度的悬浮塑料球过滤颗粒,在所述的第一回流管的底部设置有防止悬浮塑料球过滤颗粒进入第一回流管的悬浮塑料球过滤颗粒过滤网。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抽水泵与过滤仓之间设置有支管,在该支管上连接有文丘里管,并配合有相应的文丘里管气阀;在所述的第一回流管与第二回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下部大上部小的喇叭状的泡沫收集斗,该泡沫收集斗连接有泡沫收集箱,在所述的泡沫收集箱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吸气管竖直向上,且顶部高于泡沫收集箱的高度。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位于排污阀门与抽水泵之间的支管,该支管连接有与内仓底部连通的清水管,并配合有相应的清水管阀门。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池体的内部沿内壁环形布置有位于锥形斗上方的换热管。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池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通过锥形斗、养殖仓、内仓、连通管、循环水泵、污物收集沉淀仓等的配合,在养殖过程中,水产品的粪便、饲料残留物沿着锥形斗下滑到污物收集沉淀仓,并从排污管排放;同时循环水泵将内仓中的水从出水管循环到池体中,由于出水方向与池体内壁相切,可以推动水运动形成漩涡,方便粪便、饲料残留物汇集到污物收集沉淀仓中;此外,在内仓中还设置有生物填料,能够对水质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使得循环的水质保持良好,便于水产品的生长。本专利技术可以将氧气长时间的保留在水池内仓中,并持续有氧气溶于水中,可以降低缺氧风险,避免养殖户因突然断电来不及响应或者大意导致水池缺氧造成损失,同时该水池还可塑料成型现场组装,接管后就可养殖,安装简单方便,剩余价值较高,同时省去了目前工厂化养殖中存遍需要的预埋各种管道,大大降低了土建和安装成本。同时该水池更容易实现系统的独立性,大大降低交叉感染带来的风险。该水池可应用于各种规模的渔业养殖,有一定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池体,2-锥形斗,3-养殖仓,4-内仓,5-污物收集沉淀仓,6-粗过滤网,7-排污管,8-连通管,9-细过滤网,10-生物填料,11-循环水泵,12-进水管,13-出水管,14-注气管,15-注气管阀门,16-排污阀门,17-清水管,18-清水管阀门,19-抽水泵,20-过滤仓,21-放空管,22-放空控制阀,23-悬浮塑料球过滤颗粒,24-悬浮塑料球过滤颗粒过滤网,25-第一回流管,26-泡沫收集斗,27-泡沫收集箱,28-排放管,29-第二回流管,30-文丘里管,31-文丘里管气阀,32-换热管,33-保温层,34-吸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包括桶形的池体1,在该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顶部大底部小的锥形斗2,将池体1分为上部的养殖仓3和下部的内仓4;在所述的锥形斗2的斗壁上设置有连通内仓4且靠近内仓4底部的连通管8,在锥形斗2的底部设置有污物收集沉淀仓5,该污物收集沉淀仓5连接有延伸到池体1外的排污管7,并配合有相应的排污阀门16;在所述的池体1外设置有循环水泵11,该循环水泵11的进水管12与内仓4的底部连通,出水管13与池体1的上部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池体1的液面之下;所述的出水管13的出水方向与池体1的内壁相切;在所述的内仓4中设置有生物填料10。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通过锥形斗2、养殖仓3、内仓4、连通管8、循环水泵11、污物收集沉淀仓5等的配合,在养殖过程中,水产品的粪便、饲料残留物沿着锥形斗2下滑到污物收集沉淀仓5,并从排污管7排放;同时循环水泵11将内仓4中的水从出水管13循环到池体1中,由于出水方向与池体1内壁相切,可以推动水运动形成漩涡,方便粪便、饲料残留物汇集到污物收集沉淀仓5中;此外,在内仓4中还设置有生物填料10,能够对水质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使得循环的水质保持良好,便于水产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桶形的池体(1),在该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顶部大底部小的锥形斗(2),将池体(1)分为上部的养殖仓(3)和下部的内仓(4);在所述的锥形斗(2)的斗壁上设置有连通内仓(4)且靠近内仓(4)底部的连通管(8),在锥形斗(2)的底部设置有污物收集沉淀仓(5),该污物收集沉淀仓(5)连接有延伸到池体(1)外的排污管(7),并配合有相应的排污阀门(16);在所述的池体(1)外设置有循环水泵(11),该循环水泵(11)的进水管(12)与内仓(4)的底部连通,出水管(13)与池体(1)的上部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池体(1)的液面之下;所述的出水管(13)的出水方向与池体(1)的内壁相切;在所述的内仓(4)中设置有生物填料(10)。/n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桶形的池体(1),在该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顶部大底部小的锥形斗(2),将池体(1)分为上部的养殖仓(3)和下部的内仓(4);在所述的锥形斗(2)的斗壁上设置有连通内仓(4)且靠近内仓(4)底部的连通管(8),在锥形斗(2)的底部设置有污物收集沉淀仓(5),该污物收集沉淀仓(5)连接有延伸到池体(1)外的排污管(7),并配合有相应的排污阀门(16);在所述的池体(1)外设置有循环水泵(11),该循环水泵(11)的进水管(12)与内仓(4)的底部连通,出水管(13)与池体(1)的上部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池体(1)的液面之下;所述的出水管(13)的出水方向与池体(1)的内壁相切;在所述的内仓(4)中设置有生物填料(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通管(8)的顶部配合细过滤网(9),在所述的污物收集沉淀仓(5)的顶部并配合有相应的粗过滤网(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仓(4)上部设置有注气管(14),并配合有相应的注气管阀门(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循环水渔业多功能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污物处理装置,该污物处理装置包括过滤仓(20),该过滤仓(20)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抽水泵(19),另一侧连接有放空管(21)并配合有放空控制阀(22),所述的抽水泵(19)的另一端与排污管(7)连接;所述的过滤仓(20)的顶部依次连接有第一回流管(25)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太心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