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6766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类标粗养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包括热泵、水泵池、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蛋白质分离器、生化桶、灭菌装置、标苗池和过滤装置,热泵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上安装有输水管,输水管末端与第一水泵输入端连接,水泵池远离第一水泵一侧与第二水泵输入端连接,第二水泵输出端通过输水管与蛋白质分离器连接,蛋白质分离器末端与生化桶通过管路连接,生化桶末端与灭菌装置可拆卸连接,排水管末端设置有溶氧装置,溶氧装置通过排水管与标苗池连通,标苗池末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回流管,回流管末端与过滤装置连接,解决了恶劣天气下鱼类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降低鱼苗标粗养殖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标粗养殖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
技术介绍
标粗,指的是将鱼苗在一个相对环境较好的池子暂养,养大。目前,水产养殖行业的“标粗”大多数是采用土塘进行标粗,由于土塘是在室外露天的,收天气及温度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刚破壳的幼苗抵抗能力特别弱,在恶劣天气,例如暴雨、寒潮、台风、暴雪天气,鱼类幼苗容易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因此现有鱼苗的标粗养殖风险较高,鱼类幼苗的成活率交底,严重影响水产养殖户的收入水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将现有的室外标粗改为室内标粗,解决了恶劣天气下鱼类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降低鱼苗标粗养殖的风险,提高水产养殖户的收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包括热泵、水泵池、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蛋白质分离器、生化桶、灭菌装置、标苗池和过滤装置,所述热泵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末端与第一水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与水泵池侧壁连通,所述水泵池远离第一水泵一侧与第二水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通过输水管与蛋白质分离器连接,所述蛋白质分离器末端与生化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生化桶末端与灭菌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灭菌装置末端连接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末端设置有溶氧装置,所述溶氧装置通过排水管与标苗池连通,所述标苗池末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末端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末端与水泵池通过回流管连接。生化桶内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化桶内的硝化细菌将水中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分解成无毒法硝酸盐,生物填料的设置,增加了养殖水与硝化细菌的接触面积,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分解周期,提高分解效率。回流管的设置,用于将养殖水回流至水泵池,使养殖水可以进行循环使用,避免养殖水使用后直接排出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造成水源的浪费。蛋白质分离器的设置,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鱼类的粪便、多投的残饵等杂质,防止它们进一步分解成对生生物有毒的氨氮;此外,因气体水充分混合,接触面积大增,水中的溶氧量大大增加,对养殖鱼类非常有利;另一方面,蛋白质分离器同时兼具调节水质PH值的作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泵侧壁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热泵进水口与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热泵出水口与水泵池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泵进水口与出水口1通过管道连接。开启水泵后,水通过水泵从水泵池输送到热泵,热泵加热后的水通过热泵出水口流回水泵池。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第二水泵与蛋白质分离器的输水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水阀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水阀分别设置在连通第二水泵与蛋白质分离器的输水管的两端。水阀的设置用于控制进入蛋白质分离器的水量,确保蛋白质分离器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鱼类的排泄物等杂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生化桶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中附着有若干硝化细菌。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灭菌装置为紫外灭菌器,所述过滤装置为微滤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氧装置包括制氧机和溶氧罐;制氧机7用于制造纯氧,溶氧罐8将纯氧与养殖水充分混合,在达到良好的气液混合效果后,将养殖水输送到标苗池9内,以满足鱼苗生长的氧气需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氧罐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进氧口,所述制氧机的出氧口与溶氧罐进氧口连接,所述溶氧罐的进水口与排水管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末端从标苗池顶部伸入标苗池内。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将现有的室外土塘标粗养殖变为室内标粗养殖,使标粗养殖不再受天气的影响,通过设置热泵,对水温进行调节,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变不可控因素为可控因素,养殖成活率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养殖的风险,提高水产养殖户的收入。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泵;2-水泵池;3-第二水泵;4-蛋白质分离器;5-生化桶;6-紫外灭菌器;7-制氧机;8-溶氧罐;9-标苗池;10-微滤机;11-第一水泵;12-输水管;13-出水管;14-水阀;15-排水管;16-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只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包括热泵1、水泵池2、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3、蛋白质分离器4、生化桶5、灭菌装置、标苗池9和过滤装置,热泵1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输水管12,输水管12末端与第一水泵11输入端连接,第一水泵11输出端与水泵池2侧壁连通,水泵池2远离第一水泵11一侧与第二水泵3输入端连接,第二水泵3输出端通过输水管12与蛋白质分离器4连接,蛋白质分离器4末端与生化桶5通过管路连接,生化桶5末端与灭菌装置可拆卸连接,灭菌装置末端连接排水管15,排水管15末端设置有溶氧装置,溶氧装置通过排水管15与标苗池9连通,标苗池9末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回流管16,回流管16末端与过滤装置连接,过滤装置末端与水泵池通过回流管16连接。生化桶5内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化桶5内的硝化细菌将水中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分解成无毒法硝酸盐,生物填料的设置,增加了养殖水与硝化细菌的接触面积,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分解周期,提高分解效率。回流管16的设置,用于将养殖水回流至水泵池2,使养殖水可以进行循环使用,避免养殖水使用后直接排出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造成水源的浪费。蛋白质分离器4的设置,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鱼类的粪便、多投的残饵等杂质,防止它们进一步分解成对生生物有毒的氨氮;此外,因气体水充分混合,接触面积大增,水中的溶氧量大大增加,对养殖鱼类非常有利;另一方面,蛋白质分离器4同时兼具调节水质PH值的作用。热泵1侧壁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热泵1进水口与第一水泵11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热泵1出水口与水泵池2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水泵3进水口与水泵池出水口1通过管道连接。开启第一水泵11后,水通过第一水泵11从水泵池2输送到热泵1,热泵加热后的水通过热泵1出水口流回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1)、水泵池(2)、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3)、蛋白质分离器(4)、生化桶(5)、灭菌装置、标苗池(9)和过滤装置,所述热泵(1)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末端与第一水泵(11)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1)输入端与水泵池(2)侧壁连通,所述水泵池(2)远离第一水泵(11)一侧与第二水泵(3)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3)输出端通过输水管(12)与蛋白质分离器(4)连接,所述蛋白质分离器(4)末端与生化桶(5)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生化桶(5)末端与灭菌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灭菌装置末端连接所述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末端设置有溶氧装置,所述溶氧装置通过排水管(15)与标苗池(9)连通,所述标苗池(9)末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回流管(16),所述回流管(16)末端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末端与水泵池通过回流管(1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1)、水泵池(2)、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3)、蛋白质分离器(4)、生化桶(5)、灭菌装置、标苗池(9)和过滤装置,所述热泵(1)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末端与第一水泵(11)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1)输入端与水泵池(2)侧壁连通,所述水泵池(2)远离第一水泵(11)一侧与第二水泵(3)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3)输出端通过输水管(12)与蛋白质分离器(4)连接,所述蛋白质分离器(4)末端与生化桶(5)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生化桶(5)末端与灭菌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灭菌装置末端连接所述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末端设置有溶氧装置,所述溶氧装置通过排水管(15)与标苗池(9)连通,所述标苗池(9)末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回流管(16),所述回流管(16)末端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末端与水泵池通过回流管(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循环水标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1)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出水管(13)。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小龙谷亮黄加彬许带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伊沃特水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