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619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热电缆,公开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包括从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发热导体(1)、绝缘层(2)、填充层(3)、外护层(4),外护层(4)包括内侧的圈层(41)和固定在圈层(41)外的多个齿条(42),多个齿条(42)与圈层(41)一体成型并均匀分布在圈层(41)外侧;绝缘层(2)包裹在合金发热导体(1)外表面,绝缘层(2)与外护层(4)之间设有空腔,填充层(3)填充在空腔内并与两侧的绝缘层(2)和外护层(4)紧密接触。发热电缆采用具有发热效率好的发热金属元件,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外护层的散热面积大,均匀散发热量,发热芯的发热利用率更高,使得地暖系统温度提升效率快。

A heating cable for floor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暖发热电缆
本技术涉及发热电缆,尤其涉及一种地暖发热电缆。
技术介绍
发热电缆是一种以电力为能源,利用合金电阻丝进行通电发热来达到采暖或者保温效果的电缆结构产品;地暖发热电缆主要用于家庭、办公或工业场所的取暖作业,通过铺设于地板下方并通电发热,从而加热户内空间以保障舒适的居住温度。由于地暖发热电缆通常是在室内装修时预埋在地板下方,因此当地暖发热电缆出现电路连接不畅等故障时,其检修的物料成本和工作量都较大,且在地暖发热电缆维修的过程中会影响室内人员的工作生产或居住生活;故而地暖发热电缆的防腐阻燃能力是其重点性能之一。现有技术的发热电缆中存在着绝缘、屏蔽效果不够好、强度不够好、传热速度慢,过温保护不好的现象。申请号CN201320315769.3为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发热电缆,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新型发热电缆为圆形带侧翼结构,内部有发热合金丝、不发热导线、第一层绝缘、第二层绝缘、过温保护测温传感器及引线、第一层屏蔽、第二层屏蔽兼地线、保护外皮,有单导结构及双导结构,双导结构有一根发热合金丝加一根不发热导线和两根发热合金丝两种形式,过温保护测温传感器及引线可以设置多条,第二层屏蔽兼地线向两侧延伸,外有保护外皮保护,形成两个侧翼。该发热电缆有两层绝缘、两层屏蔽,并且带有侧翼增加强度和散热效果,可以是单导结构,也可以是双导结构,还将多个过温保护测温传感器与发热电缆结合在一起,实现点保护到面保护的升级,减少施工难度。但是,该发热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发热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其耗材多,并且昂贵,安装之后维修保养困难。现有技术的一些单导发热电缆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电缆的尺寸较大,导致电缆在成圈缠绕时占用了过多的空间面积。由于单导发热电缆中只有一根发热芯,在通电时发热量本身有限,而由于发热芯的形状多为圆形,向外界是均匀散发热量,因此热量仅有一部分向上作用到了地板上,导致发热芯的发热利用率并不高,使得地暖系统温度提升效率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发热利用率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地暖发热电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包括从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发热导体、绝缘层、填充层、外护层,外护层包括内侧的圈层和固定在圈层外的多个齿条,多个齿条与圈层一体成型并均匀分布在圈层外侧;绝缘层包裹在合金发热导体外表面,绝缘层与外护层之间设有空腔,填充层填充在空腔内并与两侧的绝缘层和外护层紧密接触。作为优选,每根发热电缆包括10-15个齿条。作为优选,发热电缆的横截面为齿轮状,齿根与齿顶之间的高度为5-10mm。外护层为齿轮状,外护层的外表面积为同尺寸圆形外护层外表面积的4~6倍。即为比同尺寸的圆形护套的散热面积大4~6倍,外护层的散热面积大,向外界是均匀散发热量,导致发热芯的发热利用率更高,使得地暖系统温度提升效率快。作为优选,合金发热导体为铝铬合金制成的合金发热导体。内导体采用铝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确保10~20分钟,房间温度达到20℃以上。作为优选,绝缘层为氟塑料制成的绝缘层。绝缘材料采用耐高温氟塑料制成,耐温达400°,保证电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使用年限大于70年。耐高温氟塑料可为FEP聚全氟乙丙烯、PFA-四氟乙烯与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等。作为优选,填充层为玻璃纤维制成的填充层。玻璃纤维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优点。作为优选,外护层为铝合金制成的外护层。铝合金外护层可以防氧化、抗冲压、抗压,使用寿命长至70年以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发热电缆采用具有发热效率好的发热金属元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发热效果,并且发热材料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发热电缆具有很高的耐磨、绝缘、耐高温的性能;外护层的散热面积大,向外界是均匀散发热量,从而发热芯的发热利用率更高,使得地暖系统温度提升效率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合金发热导体、2—绝缘层、3—填充层、4—外护层、41—圈层、42—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从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发热导体1、绝缘层2、填充层3、外护层4,外护层4包括内侧的圈层41和固定在圈层41外的多个齿条42,多个齿条42与圈层41一体成型并均匀分布在圈层41外侧;绝缘层2包裹在合金发热导体1外表面,绝缘层2与外护层4之间设有空腔,填充层3填充在空腔内并与两侧的绝缘层2和外护层4紧密接触。每根发热电缆包括10个齿条42。发热电缆的横截面为齿轮状,齿根与齿顶之间的高度为10mm。合金发热导体1为铝铬合金制成的合金发热导体。绝缘层2为氟塑料制成的绝缘层。填充层3为玻璃纤维制成的填充层。外护层4为铝合金制成的外护层。实施例2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从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发热导体1、绝缘层2、填充层3、外护层4,外护层4包括内侧的圈层41和固定在圈层41外的多个齿条42,多个齿条42与圈层41一体成型并均匀分布在圈层41外侧;绝缘层2包裹在合金发热导体1外表面,绝缘层2与外护层4之间设有空腔,填充层3填充在空腔内并与两侧的绝缘层2和外护层4紧密接触。每根发热电缆包括15个齿条42。发热电缆的横截面为齿轮状,齿根与齿顶之间的高度为5mm。合金发热导体1为铝铬合金制成的合金发热导体。绝缘层2为氟塑料制成的绝缘层。填充层3为玻璃纤维制成的填充层。外护层4为铝合金制成的外护层。实施例3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从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发热导体1、绝缘层2、填充层3、外护层4,外护层4包括内侧的圈层41和固定在圈层41外的多个齿条42,多个齿条42与圈层41一体成型并均匀分布在圈层41外侧;绝缘层2包裹在合金发热导体1外表面,绝缘层2与外护层4之间设有空腔,填充层3填充在空腔内并与两侧的绝缘层2和外护层4紧密接触。每根发热电缆包括13个齿条42。发热电缆的横截面为齿轮状,齿根与齿顶之间的高度为7mm。合金发热导体1为铝铬合金制成的合金发热导体。绝缘层2为氟塑料制成的绝缘层。填充层3为玻璃纤维制成的填充层。外护层4为铝合金制成的外护层。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发热导体(1)、绝缘层(2)、填充层(3)、外护层(4),外护层(4)包括内侧的圈层(41)和固定在圈层(41)外的多个齿条(42),多个齿条(42)与圈层(41)一体成型并均匀分布在圈层(41)外侧;绝缘层(2)包裹在合金发热导体(1)外表面,绝缘层(2)与外护层(4)之间设有空腔,填充层(3)填充在空腔内并与两侧的绝缘层(2)和外护层(4)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合金发热导体(1)、绝缘层(2)、填充层(3)、外护层(4),外护层(4)包括内侧的圈层(41)和固定在圈层(41)外的多个齿条(42),多个齿条(42)与圈层(41)一体成型并均匀分布在圈层(41)外侧;绝缘层(2)包裹在合金发热导体(1)外表面,绝缘层(2)与外护层(4)之间设有空腔,填充层(3)填充在空腔内并与两侧的绝缘层(2)和外护层(4)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暖发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每根发热电缆包括10-15个齿条(42)。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钢杨兆文范明勇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