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框及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649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框,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安装板和加强板,侧板紧固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安装板位于顶板的下方且自侧板的内侧面向靠近层压件的方向延伸;加强板位于侧板的内侧,且紧固连接于安装板和底板之间;顶板自与侧板接触处向外延伸并向下折弯形成第一弯钩。还提供光伏系统,包括层压件、边框、压块、排水槽和紧固件,其中,边框卡装于层压件,压块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边框之间,且压块的两端具有与第一弯钩卡合的第二弯钩;排水槽位于两个相邻的边框之间且位于其下方;紧固件将排水槽紧固连接于压块。压块的第二弯钩与边框的第一弯钩卡合,避免雨水通过压块和边框之间的缝隙进入压块和光伏组件边框内部,提升光伏系统防水效果。

A frame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框及光伏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系统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边框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系统由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光伏组件构成,光伏系统在户外安装使用时,需要在其下方安装排水槽,以将雨雪天气残留在光伏系统上的雨水顺利排出。排水槽一般通过压合在光伏组件边框(包括长边框和短边框)上的压块实现紧固,长期使用过程中,压块和光伏组件边框之间可能存在接触不充分的情况,进而导致雨水进入压块和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缝隙,最终导致整个光伏系统的防水效果差,影响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的边框及光伏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边框,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安装板和加强板,侧板紧固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安装板位于顶板的下方且自侧板的内侧面向靠近层压件的方向延伸;加强板位于侧板的内侧,且紧固连接于安装板和底板之间;顶板自与侧板接触处向外延伸并向下折弯形成第一弯钩。优选地,由侧板、底板、加强板和安装板围合形成腔体,腔体的在垂直于顶板和底板的截面上的投影为梯形或方形。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由安装板、侧板、加强板和底板围合而成的腔体主要起承载层压件的作用,腔体在垂直于顶板和底板的截面上的投影设计为梯形,具有承载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提升边框的机械载荷能力,最终提高光伏组件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层压件、边框、压块、排水槽和紧固件,其中,边框卡装于层压件,压块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边框之间,且压块的两端具有与第一弯钩卡合的第二弯钩;排水槽位于两个相邻的边框之间且位于其下方;紧固件将排水槽紧固连接于压块。采用了上手技术方案,压块通过位于其两端的第二弯钩与位于边框上的第一弯钩卡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压块压合在边框顶板的上表面,能够避免雨水通过压块和边框顶板上表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压块和光伏组件边框内部,进而提升光伏系统的防水效果,最终提高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压块还包括位于两个第二弯钩之间的压板;压板包括:至少两个向下倾斜的倾斜板和水平板,至少两个倾斜板对称分布,对称面为压块长度方向上的纵切面;水平板位于倾斜板之间。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至少两个对称分布倾斜板的压板,利于雨水向压块的底部聚集,而后从压块中排出,即压块本身也具有较好的排水功能。压块和排水槽实现双重排水,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光伏系统的防水效果。优选地,压块两端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等腰梯形,四个压块的交汇处形成方形缺口。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块两端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等腰梯形,因此,当四个压块交汇时,相邻的两个压块的端部相互充分抵靠,提升了压块和压块之间的稳定性以及密封性。而四个压块的交汇处形成的方形缺口则能够使聚集在压块底部的雨水排出至位于压块下方的排水槽中,进一步地,从排水槽中从整个光伏系统中排出。优选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的螺栓杆贯穿压板;螺母承托排水槽并与螺栓紧固。优选地,螺栓的头部和压板之间还设置一垫片。优选地,沿位于长边框下方的排水槽的槽宽方向开设通槽,位于短边框下方的排水槽能够插入通槽,使位于长边框下的排水槽的槽口和位于短边框下的排水槽的槽口均与边框的下表面接触且接触处共面。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沿位于长边框下方的排水槽的槽宽方向开设通槽,且位于短边框下方且与其交汇的排水槽在交汇处贯通通槽,避免两者在交汇处发生干涉,而且,位于长边框下方的排水槽的槽口和位于短边框下方的排水槽的槽口均与边框的下表面接触而且接触处共面,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整个光伏系统的方式效果。优选地,沿位于短边框下方的排水槽的槽宽方向开设通槽,位于长边框下方的排水槽能够插入通槽,使位于短边框下的排水槽的槽口和位于长边框下的排水槽的槽口均与边框的下表面接触且接触处共面。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边框具有与位于压块两端的第二弯钩扣合的第一弯钩,扣合处位于边框的顶板上表面之下,能够提高防水效果。应用了本技术涉及的边框的光伏系统,同样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而且压块本身具有排水功能,即压块和排水槽能够实现两级排水,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系统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边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块与边框装配的三维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块与边框装配的正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块的局部三维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块的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四个压块交汇处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边框,10.顶板,11.底板,12.侧板,13.安装板,14.加强板,15.第一弯钩,16.腔体;2.层压件,3.压块,30.第二弯钩,31.压板,310.倾斜板,311.水平板,32.缺口;4.排水槽,5.紧固件,50.螺栓,51.螺母,52.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提供的边框的第一个实施例,具体参见图1,该边框1包括顶板10、底板11、侧板12、安装板13、加强板14和第一弯钩15,侧板12紧固连接于顶板10和底板11之间;安装板13位于顶板10的下方且自侧板12的内侧面向靠近层压件的方向延伸;加强板14位于侧板12的内侧,且紧固连接于安装板13和底板11之间;顶板10自与侧板12接触处向外延伸并向下折弯形成第一弯钩15。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0、侧板12和安装板13围合形成用于卡装层压件的空间。侧板12、位于侧板12外侧的顶板10以及第一弯钩15围合而成卡合空间,提供与压块卡合的空间,以将压块与边框1的接触处由原来的顶板10上表面转移至位于顶板10下方的卡合空间,即压块相对于边框1呈“下沉式”,能够优化防水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由侧板12、底板11、加强板14和安装板13围合形成腔体16,腔体16的在垂直于顶板10和底板11的截面上的投影为梯形或方形。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3、侧板12、加强板14和底板11围合形成腔体16用于支撑层压件。腔体16是影响边框1的机械载荷能力的关键部分,腔体16的在垂直于顶板10和底板11的截面上的投影为梯形,即可以是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或普通梯形中的任意一种结构。梯形结构的腔体16,即主要起支撑作用的侧板12和加强板14均相向倾斜,作用在安装板13上的力既有垂直向上的力、又有水平相向的力,因此能够提升边框1的机械载荷能力,最终提高光伏组件抵抗风暴或风雪等恶劣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框,包括顶板、底板,/n侧板,所述侧板紧固连接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n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且自所述侧板的内侧面向靠近层压件的方向延伸;/n以及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侧板的内侧,且紧固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n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自与所述侧板接触处向外延伸并向下折弯形成第一弯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框,包括顶板、底板,
侧板,所述侧板紧固连接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且自所述侧板的内侧面向靠近层压件的方向延伸;
以及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侧板的内侧,且紧固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自与所述侧板接触处向外延伸并向下折弯形成第一弯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侧板、底板、加强板和安装板围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在垂直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截面上的投影为梯形或方形。


3.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压件;
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边框,所述边框卡装于所述层压件;
压块,所述压块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边框之间,且所述压块的两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弯钩卡合的第二弯钩;
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边框之间且位于其下方;
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排水槽紧固连接于所述压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弯钩之间的压板;所述压板包括:
至少两个向下倾斜的倾斜板,至少两个所述倾斜板对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俊武谦陈国清朱琛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