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90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包括边框本体;边框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矩形孔,矩形孔的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二矩形翻边,第二矩形翻边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矩形托圈,矩形托圈的上平面内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注胶槽,对应地,第二矩形翻边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溢胶槽,矩形托圈的上平面外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二溢胶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得多余的胶水有规则的向外扩散,无需另行安排人员手动剔除多余的胶水,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多余的胶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光伏板的胶粘牢固度和密封性。

A photovoltaic panel frame with double overflow sl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
技术介绍
光伏板边框是用来固定光伏板的框架,目前大多数光伏板都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边框中,胶粘前,先将胶水涂抹到光伏板边框上的注胶槽中,而为了保证胶粘的牢固度和充分性,通常稍稍过量涂抹胶水;现有的光伏板边框在胶粘光伏板时,当光伏板装配到位后,胶水均会被挤出注胶槽而无规则的流动到光伏板的外侧边缘和内侧边缘,影响美观度,待胶水凝固后还需要另行安排人员手动剔除多余的胶水,费时费力,加工效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多余的胶水有规则的向外扩散,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充分利用了多余胶水的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包括边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的外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矩形翻边,所述边框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二矩形翻边,所述第二矩形翻边设于第一矩形翻边的同侧内部,所述第二矩形翻边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矩形托圈,所述矩形托圈的上平面内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注胶槽,对应地,所述第二矩形翻边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溢胶槽,所述第一溢胶槽的下侧边缘与注胶槽的上侧边缘相互重合,所述矩形托圈的上平面外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二溢胶槽,所述注胶槽设于第一溢胶槽和第二溢胶槽之间。优选地,所述注胶槽与第二溢胶槽之间开设有多个开口槽。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翻边和第二矩形翻边之间形成有多个筋板。优选地,所述边框本体的一侧还向外形成有多个内螺纹柱,每个所述内螺纹柱均设于第一矩形翻边和第二矩形翻边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将挤出到光伏板外侧边缘的胶水容纳在第一溢胶槽中,同时能将挤出到光伏板内侧边缘的胶水容纳在第二溢胶槽中,使得多余的胶水有规则的向外扩散,无需另行安排人员手动剔除多余的胶水,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多余的胶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光伏板的胶粘牢固度和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包括边框本体1;边框本体1的外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矩形翻边11,边框本体1的中心设置有矩形孔110,矩形孔110的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二矩形翻边12,第二矩形翻边12设于第一矩形翻边11的同侧内部,第一矩形翻边11和第二矩形翻边12之间形成有多个筋板13,边框本体1的一侧还向外形成有多个内螺纹柱14,每个内螺纹柱14均设于第一矩形翻边11和第二矩形翻边12之间;第二矩形翻边12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矩形托圈15,矩形托圈15的上平面内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注胶槽16,对应地,第二矩形翻边12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溢胶槽19,第一溢胶槽19的下侧边缘与注胶槽16的上侧边缘相互重合,矩形托圈15的上平面外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二溢胶槽17,注胶槽16设于第一溢胶槽19和第二溢胶槽17之间;注胶槽16与第二溢胶槽17之间开设有多个开口槽18。使用时:将胶水均匀并且适量的注入在注胶槽16中,再将光伏板2横向嵌入在第二矩形翻边12的内部,光伏板2的下侧平面边缘贴合在矩形托圈15的上平面上,进而接触并挤压胶水,被挤压的胶水一部分向外流入到第一溢胶槽19中,从而将光伏板2的外侧边缘粘合在第二矩形翻边12的内壁上,被挤压的另一部分胶水通过多个开口槽18流入到第二溢胶槽17中,从而在注胶槽16的内侧又增加了一圈胶水,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最后使用配套的多个螺钉穿过盖板3并拧入到多个内螺纹柱14中,从而将盖板3固定在边框本体1上。光伏板边框是用来固定光伏板的框架,目前大多数光伏板都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边框中,胶粘前,先将胶水涂抹到光伏板边框上的注胶槽中,而为了保证胶粘的牢固度和充分性,通常稍稍过量涂抹胶水;现有的光伏板边框在胶粘光伏板时,当光伏板装配到位后,胶水均会被挤出注胶槽而无规则的流动到光伏板的外侧边缘和内侧边缘,影响美观度,待胶水凝固后还需要另行安排人员手动剔除多余的胶水,费时费力,加工效率较低;本技术能将挤出到光伏板2外侧边缘的胶水容纳在第一溢胶槽19中,同时能将挤出到光伏板2内侧边缘的胶水容纳在第二溢胶槽17中,使得多余的胶水有规则的向外扩散,无需另行安排人员手动剔除多余的胶水,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多余的胶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光伏板2的胶粘牢固度和密封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包括边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的外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矩形翻边,所述边框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二矩形翻边,所述第二矩形翻边设于第一矩形翻边的同侧内部,所述第二矩形翻边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矩形托圈,所述矩形托圈的上平面内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注胶槽,对应地,所述第二矩形翻边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溢胶槽,所述第一溢胶槽的下侧边缘与注胶槽的上侧边缘相互重合,所述矩形托圈的上平面外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二溢胶槽,所述注胶槽设于第一溢胶槽和第二溢胶槽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溢胶槽的光伏板边框,包括边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的外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矩形翻边,所述边框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二矩形翻边,所述第二矩形翻边设于第一矩形翻边的同侧内部,所述第二矩形翻边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矩形托圈,所述矩形托圈的上平面内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注胶槽,对应地,所述第二矩形翻边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溢胶槽,所述第一溢胶槽的下侧边缘与注胶槽的上侧边缘相互重合,所述矩形托圈的上平面外侧边缘开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二溢胶槽,所述注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安陈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