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27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1)和汇流板(2),多个所述电芯(1)的同一端均设置有极耳(3),所述汇流板(2)与n个所述极耳(3)电连接,并且所述汇流板(2)设置有n‑1个间隔排列的条形孔,n‑1个所述极耳(3)插入n‑1个所述条形孔,另外一个所述极耳(3)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2)的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汇流板的开孔数量,并且汇流板的尺寸也相应的减小,降低了汇流板的加工制造成本。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电池模块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软包电芯成组为模组的方式主要是一体式成组,即单体电芯是成组的基本单元,电芯与电芯大面本体方面通过泡棉或者导热垫粘接在一起,一个模组内部的所有电芯都互相有连接关系,成组为模组后是一个整体。电芯之间通过电连接部件连接,现有的连接部件结构复杂,制作工序较多,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以提供一种电芯的连接方式,降低电池模块配件的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和汇流板,多个所述电芯的同一端均设置有极耳,所述汇流板与n个所述极耳电连接,并且所述汇流板设置有n-1个间隔排列的条形孔,n-1个所述极耳插入n-1个所述条形孔,另外一个所述极耳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的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可选择的,所述汇流板的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处设置有缺口,另外一个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缺口中。可选择的,所述极耳包括延伸部和弯折部,n-1个所述极耳的所述延伸部延伸穿过所述条形孔,另外一个所述极耳的所述延伸部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的边缘,所述弯折部贴合连接于所述汇流板的外侧表面。可选择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组电芯,每组电芯包括多个电芯,每组的所述电芯通过所述汇流板并联连接,多组电芯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板串联连接。可选择的,所述汇流板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板和多个第二汇流板,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分别设置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首尾的两组所述电芯,所述连接板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池模块的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在相邻的两组所述电芯中,一组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与另一组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沿第一方向对齐并通过所述第二汇流板电连接。可选择的,多个所述电池模块具有相同数量的所述电芯,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具有奇数组电芯,每组电芯具有相同数量的电芯。可选择的,所述电池模块设置有所述极耳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所述极耳穿过的支架部,多个所述汇流板设置在所述支架部上,所述支架部上设置有将多个所述汇流板分隔的框架。可选择的,每组所述电芯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板件。可选择的,每组所述电芯中,相邻的电芯之间通过双面胶连接。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以上方案所述的电池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汇流板的开孔数量,并且汇流板的尺寸也相应的减小,降低了汇流板的加工制造成本。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块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芯2汇流板3极耳4支架部5弹性板件6双面胶7连接板21第一汇流板22第二汇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1和汇流板2,多个所述电芯1的同一端均设置有极耳3,所述汇流板2与n个所述极耳3电连接,并且所述汇流板2设置有n-1个间隔排列的条形孔,n-1个所述极耳3插入n-1个所述条形孔,另外一个所述极耳3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2的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参考图1所示,电池模块10包括层叠的多个电芯1,电芯1排列为将极耳3设置在同一端,以便通过汇流板2将极耳3电连接。电池模块10中可以设置多个汇流板2,以实现特定的电连接方式。其中,汇流板2可以连接于多个极耳3,汇流板2(参考图3和图4)上设置有允许极耳3插入的条形孔,条形孔的数量比所连接的极耳3的数量少一个,并且另外一个极耳3在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处跨过汇流板2,减少了汇流板2的开孔数量,并且汇流板2的尺寸也相应的减小,降低了汇流板2的加工制造成本。可选择的,所述汇流板2的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处设置有缺口,另外一个所述极耳3位于所述缺口中。所述缺口的宽度可以大致等于极耳3的宽度,使得极耳3可以卡在缺口中,实现相对定位。附图中没有特别地显示所述缺口结构,但通过以上所述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所述缺口结构的具体形式。具体的,所述极耳3包括延伸部和弯折部,n-1个所述极耳3的所述延伸部延伸穿过所述条形孔,另外一个所述极耳3的所述延伸部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2的边缘,所述弯折部贴合连接于所述汇流板2的外侧表面。汇流板2(包括第一汇流板21和第二汇流板22)大致为具有条形孔的板状结构,一部分极耳3可以穿过该条形孔,另外一个极耳3在汇流板2的边缘部分跨过,然后将穿过和跨过的部分弯折为贴合于汇流板2的外侧表面,即极耳3包括延伸部和弯折部,弯折部贴合连接于汇流板2的外侧表面,例如二者可以焊接连接。可选择的,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组电芯1,每组电芯1包括多个电芯1,每组的所述电芯1通过所述汇流板2并联连接,多组电芯1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板2串联连接。也就是说,每个电池模块10中,电芯1被分为多组,每一组的电芯1并联连接(极耳3的连接),而多个组之间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从而通过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将每个电池模块10的多个电芯1电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分组是电连接方式上的分组,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分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模块10的多个电芯1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电连接方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板2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板21和多个第二汇流板22,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21分别设置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首尾的两组所述电芯1,所述连接板7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21,在相邻的两组所述电芯1中,一组所述电芯1的正极极耳3与另一组所述电芯1的负极极耳3沿第一方向对齐并通过所述第二汇流板22电连接。参考图1、图2、图3、图4所示,每个电池模块10中设置有两个第一汇流板21,两个第一汇流板21对应于首尾两组的电芯1,分别连接于一组正极极耳和一组负极极耳,相应的,连接板7将连接于正极极耳的第一汇流板21与另一个电池模块10的连接于负极极耳的第一汇流板21连接;图2和图3中,每个电池模块10设置有两个第二汇流板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随着电芯1分组数量的增多,可以增加更多的第二汇流板22,第二汇流板22可以将同一组中的电芯1的同极极耳3并联连接在一起,并且将两个电芯1的异极极耳3串联连接在一起,实现两组电芯1的串联。综上,通过第一汇流板21和第二汇流板22的配合,可以将多组电芯以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便于将多个电池模块10串联(例如通过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1)和汇流板(2),多个所述电芯(1)的同一端均设置有极耳(3),所述汇流板(2)与n个所述极耳(3)电连接,并且所述汇流板(2)设置有n-1个间隔排列的条形孔,n-1个所述极耳(3)插入n-1个所述条形孔,另外一个所述极耳(3)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2)的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1)和汇流板(2),多个所述电芯(1)的同一端均设置有极耳(3),所述汇流板(2)与n个所述极耳(3)电连接,并且所述汇流板(2)设置有n-1个间隔排列的条形孔,n-1个所述极耳(3)插入n-1个所述条形孔,另外一个所述极耳(3)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2)的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2)的与所述条形孔平行的边缘处设置有缺口,另外一个所述极耳(3)位于所述缺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3)包括延伸部和弯折部,n-1个所述极耳(3)的所述延伸部延伸穿过所述条形孔,另外一个所述极耳(3)的所述延伸部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2)的边缘,所述弯折部贴合连接于所述汇流板(2)的外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组电芯(1),每组电芯(1)包括多个电芯(1),每组的所述电芯(1)通过所述汇流板(2)并联连接,多组电芯(1)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板(2)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2)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板(21)和多个第二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财福钟远楷刘丽荣JW江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