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84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包括: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若干淋雨排;其中,各淋雨排沿支撑机构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淋雨排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方向可调的若干喷头,用以沿各个方向对待喷淋设备进行喷淋;支撑机构与淋雨排相连接,用以支撑各淋雨排;升降机构置于支撑机构底部,用以调节支撑机构上的各淋雨排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淋雨装置,通过在支撑机构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若干淋雨排,能够将水均匀的喷淋至待喷淋设备的上下表面,并且,淋雨排上设置有方向可调的喷头,能够保证待喷淋设备各个表面均被淋雨覆盖,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安全系数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淋雨试验设备难以准确控制淋雨量的问题。

Rain equipment for vertical bushing and post ins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试验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外绝缘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IEC-60815规定的套管或支柱绝缘子等变电站常用设备的参数是依据设备防污闪性能的爬距要求而制定的,并未考虑防雨闪的特殊要求。近年来,我国超高压变电站用设备外绝缘曾多次发生大雨闪络事故,造成上述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外形设计不合理,套管的伞间距离偏小,即早期在设计上仅考虑了耐污闪能力,而忽视了耐雨闪能力。近年来试验研究及闪络事故均表明,由于受电站设备空间结构限制,绝缘高度不变时单纯靠增加支柱绝缘子或套管的伞裙数量、提高爬电距离来提高污雨闪性能是不够的。对于特高压工程使用的套管,出于电气和机械方面的特殊要求,对套管的爬电距离和外形设计应有更高要求,如果外形设计仍采用原有方案,其耐雨闪能力也将大幅度下降。为了获得超/特高压交流大套管的雨闪耐受电压特性,有必要针对超高压交流大套管开展相应的雨闪试验,综合给出防污和防雨闪前提下绝缘子的优化伞间距。此外,对于伞间距偏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若干淋雨排;其中,/n各所述淋雨排沿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淋雨排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方向可调的若干喷头,用以沿各个方向对待喷淋设备进行喷淋;/n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淋雨排相连接,用以支撑各所述淋雨排;/n所述升降机构置于所述支撑机构底部,用以调节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各所述淋雨排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若干淋雨排;其中,
各所述淋雨排沿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淋雨排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方向可调的若干喷头,用以沿各个方向对待喷淋设备进行喷淋;
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淋雨排相连接,用以支撑各所述淋雨排;
所述升降机构置于所述支撑机构底部,用以调节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各所述淋雨排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淋雨排包括:输水管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一控制器;其中,
所述输水管的第一端为输入端,第二端为封闭端,所述输入端与供水机构连通;
各所述喷头沿所述输水管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输水管外壁上,用以将输水管中的水喷射至所述待喷淋设备;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各所述喷头的开关均连接,用以控制各所述喷头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至少为两根,各所述输水管并列设置,各所述输水管的输入端均与所述供水机构连通,各所述输水管的封闭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输水管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供水机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输水管上的喷头一一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昕哲安敬然武丛樊宁宁周军徐跃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