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80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包括主要包括介质板、位于介质板背面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和共面波导匹配结构以及介质板正面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全向辐射的水平极化电磁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普通的PCB工艺制作,加工方便,具有小型化、低剖面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Horizontal polarization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based on artificial local surface plasm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电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技术介绍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全向天线是指在水平面上表现为360°均匀辐射,在垂直面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于低密度用户的大范围覆盖。随着社会对通信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全向天线的需求逐渐增高。通过人工电磁材料的设计能够在低频(如微波、太赫兹波和远红外)波段实现类似表面等离激元的表面波,这种表面波被称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这种表面波有着与光波段表面等离激元类似的局域和亚波长束缚特性,可以在低频波段实现诸如器件小型化及各种潜在应用。其中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结构由周期开槽金属片构成,能够实现电偶极子谐振和磁偶极子谐振。这种磁偶极子谐振可以等效为磁偶极子天线,全向辐射水平极化的电磁波。同时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有着很大的需求。现通常采用Alford方环天线、十字形蝙蝠翼、矩形波导或者圆形金属管开缝等结构作为水平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覆盖在该介质基板正面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结构,以及覆盖在该介质基板背面的金属条带;所述金属条带包括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和共面波导匹配结构;/n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对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进行耦合馈电;/n所述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结构由2根以上金属臂构成螺旋形结构;/n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包括若干个周期排布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结构,相邻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结构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结构为槽深相同的开槽单元结构A;/n所述共面波导匹配结构位于介质板的一端,具体包括两个关于介...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覆盖在该介质基板正面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结构,以及覆盖在该介质基板背面的金属条带;所述金属条带包括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和共面波导匹配结构;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对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进行耦合馈电;
所述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结构由2根以上金属臂构成螺旋形结构;
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包括若干个周期排布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结构,相邻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结构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结构为槽深相同的开槽单元结构A;
所述共面波导匹配结构位于介质板的一端,具体包括两个关于介质板中轴线轴对称设置的金属片,以及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连接的过渡段;
两个金属片间留有缝隙,该缝隙呈喇叭状;
所述过渡段由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构成;第一过渡段为直线结构,一端伸入两个金属片的缝隙,另一端与第二过渡段的一端连接;第二过渡段的另一端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的一端连接;
第二过渡段由若干个槽深不同的开槽单元B构成,开槽单元B的槽深从与第一过渡段连接端开始由浅至深;
两个金属片间缝隙宽度从第一过渡段至第二过渡段呈由小逐渐变大;
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结构的部分结构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结构相对重合,相对重叠部分x轴向宽度为X1;人工表面等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臻罗国清吴欣宇蔡本庚潘柏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