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578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安全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框架,底部框架内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X射线机,底部框架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呈倒“V”字形设置,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两个挂钩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顶部框架内通过夹持装置夹持有数字成像板。安装机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杆和安装座,若干个连接杆呈矩形阵列地固定连接在底部框架的内壁上,安装座位于底部框架的中心处,若干个连接杆的相向端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对应侧壁上,X射线机安装在安装座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检测的准确可靠。

A Dr digital imaging technology testing device for strain clamp of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安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地线的连接大量采用的是压接型电力金具——耐张线夹和直线接续管,它们既要承受导线、地线的全部张力,又是导电体,安装后不再拆卸。在施工过程中,导线、地线在压接管中未贯穿到位或钢芯压接不符合要求,都将给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重大隐患。在全国范围内,因耐张线夹或接续管压接质量不合格引发的断线、掉线事故发生过很多起。在事故之前对耐张线夹进行检测,及时排除隐患,则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对输电线路中耐张线夹进行检测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耐张线夹各部分的厚度或密度因缺陷的存在而有所不同,X射线无损检测能直观地显示工件内部缺陷的大小和形状,从而更容易判定缺陷的性质,尤其是X射线数字DR检测技术,其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对耐张线夹缺陷判定更直观、更清楚。但高压输电线路上的耐张线夹距离地面很高,这就使得数字DR技术在检测时由于高空中风速快、风力强等环境的影响,其无法保证X射线机发射窗口、耐张线夹受检部位以及数字成像板三者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从而影响电脑中所呈现出的图片质量,最终导致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旦出现漏检就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数字DR检测技术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数字DR成像技术的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内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X射线机,所述底部框架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倒“V”字形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两个所述挂钩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内通过夹持装置夹持有数字成像板。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杆和安装座,若干个所述连接杆呈矩形阵列地固定连接在底部框架的内壁上,所述安装座位于底部框架的中心处,若干个所述连接杆的相向端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对应侧壁上,所述X射线机安装在安装座内。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移动板、两个螺纹孔、螺杆和四个夹块,两个所述移动板对称滑动连接在顶部框架内,两个所螺纹孔分别开设在两个移动板的中心处,所述螺杆分别与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顶部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对称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另一端穿过顶部框架并向外延伸,四个所述夹块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移动板的上端,所述数字成像板卡接在四个夹块内。优选的,所述顶部框架对应移动板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对应侧壁上。优选的,所述顶部框架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穿过移动板设置,且与移动板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珠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限位槽的槽底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内固定连接有稳定杆。优选的,所述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上均涂有防腐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底部框架、安装机构、连接杆、安装座、X射线机、支撑杆、挂钩、顶部框架、夹持装置、移动板、螺杆、夹块和数字成像板,X射线机发射窗口朝上,挂钩悬挂在耐张线夹上,使耐张线夹受检测部位与X射线机发射窗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数字成像板的中心与X射线机发射窗口及耐张线夹受检部位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选择耐张线夹型号为NY-,使用型号为DXRU-W的数字成像板,选择普通XT-D型X射线机,使得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检测的准确可靠。2、该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机构、连接杆和安装座,便于将X射线机和很好地安装在底部框架上。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使得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检测的准确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A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中顶部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底部框架、2安装机构、21连接杆、22安装座、3X射线机、4支撑杆、5挂钩、6顶部框架、7夹持装置、71移动板、72螺杆、73夹块、8数字成像板、9限位槽、10限位块、11滑杆、12转动把手、13滚珠槽、14滚珠、15稳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框架1,底部框架1内通过安装机构2安装有X射线机3,底部框架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呈倒“V”字形设置,两个支撑杆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5,两个挂钩5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6,顶部框架6内通过夹持装置7夹持有数字成像板8,X射线机3发射窗口朝上,挂钩5悬挂在耐张线夹上,使耐张线夹受检测部位与X射线机3发射窗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数字成像板8的中心与X射线机3发射窗口及耐张线夹受检部位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选择耐张线夹型号为NY300-25,使用型号为DXR250U-W的数字成像板8,选择普通XT-2005D型X射线机3,使得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检测的准确可靠。安装机构2包括若干个连接杆21和安装座22,若干个连接杆21呈矩形阵列地固定连接在底部框架1的内壁上,安装座22位于底部框架1的中心处,若干个连接杆21的相向端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2的对应侧壁上,X射线机3安装在安装座22内,便于将X射线机3和很好地安装在底部框架1上。夹持装置7包括两个移动板71、两个螺纹孔、螺杆72和四个夹块73,两个移动板71对称滑动连接在顶部框架6内,两个螺纹孔分别开设在两个移动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内通过安装机构(2)安装有X射线机(3),所述底部框架(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呈倒“V”字形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5),两个所述挂钩(5)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6),所述顶部框架(6)内通过夹持装置(7)夹持有数字成像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内通过安装机构(2)安装有X射线机(3),所述底部框架(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呈倒“V”字形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5),两个所述挂钩(5)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6),所述顶部框架(6)内通过夹持装置(7)夹持有数字成像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若干个连接杆(21)和安装座(22),若干个所述连接杆(21)呈矩形阵列地固定连接在底部框架(1)的内壁上,所述安装座(22)位于底部框架(1)的中心处,若干个所述连接杆(21)的相向端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2)的对应侧壁上,所述X射线机(3)安装在安装座(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DR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7)包括两个移动板(71)、两个螺纹孔、螺杆(72)和四个夹块(73),两个所述移动板(71)对称滑动连接在顶部框架(6)内,两个所螺纹孔分别开设在两个移动板(71)的中心处,所述螺杆(72)分别与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7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顶部框架(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72)上对称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72)另一端穿过顶部框架(6)并向外延伸,四个所述夹块(73)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移动板(71)的上端,所述数字成像板(8)卡接在四个夹块(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潘铁根翟啟成张伟何光勇孟繁强薛珍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