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385420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其步骤为:首先,构建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其次,利用成本因子、风险因子和贡献因子分别对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改进;最后,利用层析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基于成本因子、风险因子和贡献因子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进行加权融合,得到综合Shapley修正值法,实现多能互补多主体的运营收益分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成本因子、风险因子和贡献因子对构建的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改进,将理论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改进后的Shapley修正值法能够更好的应用在具体项目的利润分配中。

The method of 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multi-functional complementary multi-agent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均衡分配
,特别是指一种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从多能互补系统参与个体的角度考虑,参与联盟合作的前提是联盟合作能为其带来较不合作情景高的利润收入,否则个体将放弃联盟合作。因此,可借助合作博弈理论研究能源互补系统的利润分配问题。Shapley值法是解决合作博弈问题的常用方法,Shapley值能够反映联盟参与者对整体贡献的大小以及参与者在联盟中的重要程度。多能互补系统中,清洁能源分布式机组提供清洁能源,而常规能源机组为清洁能源分布式机组调峰,二者协作将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多能互补多主体运营的利润分配与Shapley值的假设相吻合,可以利用Shapley值对多能互补的参与方进行利润分配。但基础Shapley值法考虑因素单一,认为参与者没有个体特征,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在实际项目中的内部因子差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解决了现有多能互补系统中缺乏内部因子差异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nS1、构建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nS2、利用成本因子对步骤S1中的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基于成本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nS3、利用风险因子对步骤S1中的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基于风险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nS4、利用贡献因子对步骤S1中的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基于贡献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nS5、利用层析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基于成本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基于风险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和基于贡献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进行加权融合,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S1、构建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
S2、利用成本因子对步骤S1中的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基于成本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
S3、利用风险因子对步骤S1中的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基于风险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
S4、利用贡献因子对步骤S1中的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基于贡献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
S5、利用层析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基于成本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基于风险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和基于贡献因子的Shapley修正值进行加权融合,得到综合Shapley修正值,实现多能互补多主体的运营收益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基础Shapley值法模型为:



式中:Vi为多能互补主体i所分得的利润,N\i表示集合N中除多能互补主体i以外的所有参与者组成的集合,v(·)为不同联盟组合的利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能互补主体i所分得的利润的判别条件为:
Vi≥Xi,
其中,Xi为多能互补主体i单独行动所获得的利润,且V为联盟总利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能互补多主体效益均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成本因子对基础Shap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燕王利利谭忠富鞠立伟郑永乐李鹏李锰李科张艺涵杨莘博焦扬于昊正李慧璇郭新志杨卓孙义豪丁岩马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