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式气化器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28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化器领域,具体是喷雾式气化器组,包括雾化装置、控制装置、第一气化装置和第二气化装置。通过设置雾化装置,使得液相介质在雾化装置内转变为雾状介质,通过设置第一气化装置,使得雾状介质在第一气化装置的内部流动时的热交换效率较高,延长了第一气化装置的结冰时间,通过设置第二气化装置,使得第一气化装置保持良好的热交换效率,以及使得第一气化装置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升温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延长了第一气化装置的结冰时间,从而提高了液相介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喷雾式气化器组进行气化的气化效率。

Spray vaporizer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雾式气化器组
本技术涉及气化器领域,具体是喷雾式气化器组。
技术介绍
气化器是将液相介质转化为气相介质的设备,其中的空温式气化器的结构比较简单,其核心构造为串联的翅片管。当液相介质由翅片管的入口至其出口方向移液时,液相介质通过翅片管的管壁和翅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得液相介质的温度升高之后达到沸点,由此,液相介质在翅片管内转变为气相介质。现有技术中的气化器,液相介质在其翅片管内长时间进行气化时,翅片管容易出现结冰状态,从而使得现有技术的气化器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停止对液相介质的气化工作,从而使得现有技术的气化器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化器,液相介质在其翅片管内长时间进行气化时,翅片管容易出现结冰状态,从而使得现有技术的气化器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停止对液相介质的气化工作,从而使得现有技术的气化器的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喷雾式气化器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喷雾式气化器组,包括雾化装置、控制装置、第一气化装置和第二气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用于将液相介质转变为雾状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雾式气化器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装置、控制装置、第一气化装置和第二气化装置;/n所述雾化装置用于将液相介质转变为雾状介质,所述雾状介质在所述雾化装置内呈不规则流动;/n所述第一气化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顶部或侧壁顶端上;/n所述第二气化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底部或侧壁底端上;/n在所述气化器组设置的区域内,所述第一气化装置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气化装置的出口相互隔离;/n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可启闭的控制所述雾化装置、所述第一气化装置和所述第二气化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雾式气化器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装置、控制装置、第一气化装置和第二气化装置;
所述雾化装置用于将液相介质转变为雾状介质,所述雾状介质在所述雾化装置内呈不规则流动;
所述第一气化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顶部或侧壁顶端上;
所述第二气化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底部或侧壁底端上;
在所述气化器组设置的区域内,所述第一气化装置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气化装置的出口相互隔离;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可启闭的控制所述雾化装置、所述第一气化装置和所述第二气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化装置包括立式翅片管,所述立式翅片管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侧部,所述立式翅片管与所述雾化装置相通;
所述雾状介质在所述第一气化装置内转变为气相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化装置包括卧式翅片管,所述卧式翅片管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底端下方,所述卧式翅片管与所述雾化装置相通;
所述液相介质在所述第二气化装置内转变为液相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阀、液位计和控制器,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液位计分别通过电缆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气化装置的入口、所述第二气化装置的入口和所述雾化装置的入口分别设置所述控制阀;
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内腔底部;
所述液位计的输出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中,任一个所述控制阀分别能够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辉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