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输送接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接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二衬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通过模板上不同位置将混凝土泵送至模板和开挖面间的空腔内来完成浇筑。目前,需要更换混凝土泵送接口时需通过人工将泵管上的卡箍、泵管拆除,更换适合长度的泵管和调整管路位置出口后重新跟下一个泵送接口对接后安装。每次泵管对接至少需要三人配合完成,两人各抱住一根泵管并逐步对接,待管口两端面准确对接后另一人再将密封圈和卡箍依次装好。泵管一般较长也比较沉重,要抬着对位装密封圈和卡箍非常不方便,稍微有点偏离便装不进或装不好,而且不同位置的泵管需要频繁更换,耗时耗力耗人工,也会造成混凝土流出污染和浪费,也会影响浇筑总时间和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造成的质量缺陷。原先的接合装置输出端若采用纯软性材料,对接时容易挤压变形过度,造成输出端和接收端中线偏离,还容易造成输出端管道内轮廓发生变化,混凝土通过截面变小或因管壁扭曲后阻力变大;在对位过程中输出端还容易被混凝土中的砂石挤破或顶裂;若输出端与活动臂为整体式,损坏更换不方便、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输送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1)以及与所述接收端(1)相匹配的输出端(2);/n输出端(2)包括硬性材料件(2.1)以及包络在硬性材料件(2.1)外围的软性材料件(2.2);硬性材料件(2.1)中间具有与泵管(3)匹配的孔洞;/n所述泵管(3)固定连接在活动臂(4)的外侧或者活动设置于活动臂(4)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输送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1)以及与所述接收端(1)相匹配的输出端(2);
输出端(2)包括硬性材料件(2.1)以及包络在硬性材料件(2.1)外围的软性材料件(2.2);硬性材料件(2.1)中间具有与泵管(3)匹配的孔洞;
所述泵管(3)固定连接在活动臂(4)的外侧或者活动设置于活动臂(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材料件(2.1)侧壁上具有凸起齿,用以增加软性材料件(2.2)的附着力;硬性材料件(2.1)与泵管(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1)与输出端(2)相匹配的入口呈喇叭口形状或类喇叭口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材料件(2.1)的侧壁上具有环状凹槽,用以容纳软性材料件(2.2);环状凹槽内具有环状凸起齿,硬性材料件(2.1)具有与接收端(1)喇叭口形状相匹配的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接收端(1)和所述输出端(2)的锁紧装置(5),所述锁紧装置(5)包括安装板(5.1)和活节螺栓组件(5.2);安装板(5.1)具有锥形孔(5.1.1),套设在所述接收端(1)喇叭口的外壁上;活节螺栓组件(5.2)活动设置在安装板(5.1)上;
所述输出端(2)通过固定座(6)与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军,龚俊,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