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82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包括套设连接在出料软管外壁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所述第一半筒体一端和第二半筒体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半筒体另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肋,凸肋表面涂覆有第一磁铁层,第二半筒体另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凹槽内壁涂覆有第二磁铁层,凸肋延伸入凹槽中,第一磁铁层和第二磁铁层相吸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活动卡接出料软管,筒体与混凝土泵车的伸缩杆通过支撑杆活动连接,混凝土泵车在进行浇筑时,出料软管不会出现左右摇摆现象,降低了风险,浇筑精度高,且安全保险装置拆装便捷、灵活,使用方便。

Safety device for discharge hose of concrete pump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车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车内操控操作台对机械臂进行控制,来对所需地区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在左右移动过程中,由于浇筑管底端是塑料材质的出料软管,出料软管会左右摇摆,工作人员不容易操控,浇筑精度低,出料软管排出的混凝土容易出现偏移,易飞溅,存在一定风险。申请公布号为CN10755873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建筑工地混凝土泵车用出料管移动装置,出料软管顶端设有软管上固定圈,出料软管底端设有软管下固定圈、软管上固定圈和软管下固定圈间通过软管固定架连接,软管上固定圈与第三伸缩杆之间通过软管固定板连接,虽然起到了固定出料软管的作用,但出料软管固定不牢,软管上固定圈与第三伸缩杆之间通过软管固定板连接,不可拆卸,拆装费事,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活动卡接出料软管,筒体与混凝土泵车的伸缩杆通过支撑杆活动连接,混凝土泵车在进行浇筑时,出料软管不会出现左右摇摆现象,降低风险,浇筑精度高,且安全保险装置拆装便捷、灵活,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包括套设连接在出料软管外壁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所述第一半筒体一端和第二半筒体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半筒体另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肋,所述凸肋表面涂覆有第一磁铁层,所述第二半筒体另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涂覆有第二磁铁层,所述凸肋延伸入凹槽中,所述第一磁铁层和第二磁铁层相吸引以连接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还包括连接在筒体上的支撑杆,连接在支撑杆上的抵接块,螺母;所述支撑杆自由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螺接在支撑杆自由端,所述混凝土泵车的伸缩杆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通孔,所述连接块被抵接块和螺母夹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上均连接有拉合把手,所述拉合把手包括弧形拉杆以及若干个连接在弧形拉杆上的连杆,所述连杆连接在第一半筒体、第二半筒体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块和支撑杆为一体式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连接在第一半筒体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杆和出料软管间通过软管转向节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活动卡接出料软管,筒体与混凝土泵车的伸缩杆通过支撑杆活动连接,出料软管固定牢度好,混凝土泵车在进行浇筑时,出料软管不会出现左右摇摆现象,降低了风险,浇筑精度高,且安全保险装置拆装便捷、灵活,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出料软管1,第一半筒体21,第二半筒体22,凸肋210,凹槽220,第一磁铁层31,第二磁铁层32,支撑杆7,抵接块71,螺母8,伸缩杆5,连接块51,软管转向节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3所示的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包括套设连接在出料软管1外壁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所述第一半筒体21一端和第二半筒体22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半筒体21另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肋210,所述凸肋210表面涂覆有第一磁铁层31,所述第二半筒体22另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220,所述凹槽220内壁涂覆有第二磁铁层32,所述凸肋210延伸入凹槽220中,所述第一磁铁层31和第二磁铁层32相吸引以连接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从而使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可活动打开或闭合,拆装便捷、灵活,使用方便。所述伸缩杆5和出料软管1间通过软管转向节6连接,便于调整出料软管1方向。筒体直径略小于出料软管1的直径,从而便于将出料软管1牢牢限制在筒体内,防止其左右摇摆带来安全隐患。还包括连接在筒体上的支撑杆7,连接在支撑杆7上的抵接块71,螺母8。所述支撑杆7连接在第一半筒体21上,所述抵接块71和支撑杆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杆7自由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8螺接在支撑杆7自由端,所述混凝土泵车的伸缩杆5上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块51,所述连接块51上设有通孔(未示出)。所述支撑杆7穿过通孔,连接块51一面抵住抵接块71,再旋动螺母8至抵住连接块51另一面,所述连接块51被抵接块71和螺母8夹紧,从而将筒体和伸缩杆5连接起来,而出料软管1被筒体卡住,从而使出料软管1与伸缩杆5能够同步运动,混凝土泵车在进行浇筑时,出料软管1不会出现左右摇摆现象,减少了安全隐患,浇筑精度高。此外,支撑杆7与连接块51通过螺母8活动连接,拆卸便捷灵活,使用方便。所述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上均连接有拉合把手,所述拉合把手包括弧形拉杆4以及若干个连接在弧形拉杆4上的连杆41,所述连杆41连接在第一半筒体21、第二半筒体22上。手拉弧形拉杆4,可实现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的快速连接或者打开,方便使用。此外,操作人员的保险带可扣在连杆41上,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出现高空掉落的情况。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连接在出料软管(1)外壁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所述第一半筒体(21)一端和第二半筒体(22)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半筒体(21)另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肋(210),所述凸肋(210)表面涂覆有第一磁铁层(31),所述第二半筒体(22)另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220),所述凹槽(220)内壁涂覆有第二磁铁层(32),所述凸肋(210)延伸入凹槽(220)中,所述第一磁铁层(31)和第二磁铁层(32)相吸引以连接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n还包括连接在筒体上的支撑杆(7),连接在支撑杆(7)上的抵接块(71),螺母(8);所述支撑杆(7)自由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8)螺接在支撑杆(7)自由端,所述混凝土泵车的伸缩杆(5)上设有连接块(51),所述连接块(51)上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7)穿过通孔,所述连接块(51)被抵接块(71)和螺母(8)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泵车出料软管用安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连接在出料软管(1)外壁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所述第一半筒体(21)一端和第二半筒体(22)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半筒体(21)另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肋(210),所述凸肋(210)表面涂覆有第一磁铁层(31),所述第二半筒体(22)另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220),所述凹槽(220)内壁涂覆有第二磁铁层(32),所述凸肋(210)延伸入凹槽(220)中,所述第一磁铁层(31)和第二磁铁层(32)相吸引以连接第一半筒体(21)和第二半筒体(22);
还包括连接在筒体上的支撑杆(7),连接在支撑杆(7)上的抵接块(71),螺母(8);所述支撑杆(7)自由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8)螺接在支撑杆(7)自由端,所述混凝土泵车的伸缩杆(5)上设有连接块(51),所述连接块(51)上设有通孔,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灿王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