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70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水箱,通过将隔板设置在水箱主体内,以使隔板将水箱主体内部隔成至少两个水腔;在每个水腔均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每两个相邻的水腔之间设置旁通阀门;目标水腔在进行维护时,关闭目标水腔的目标旁通阀门和目标出水口,以使在维护过程中,其他水腔能够正常使用,不需要停水停泵,水箱维护简单,实用性高,即使在维护过程中,人们也能够正常用水。

Collect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水箱
本技术涉及水箱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集水箱。
技术介绍
由于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不生青苔、水质无二次污染和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集水箱成为了人们普遍采用的储水容器。但是,为了保证用水卫生,需要定期对水箱进行清洗,而且为了保证水箱能够安全使用,也需要定期对水箱进行检修,水箱一旦发生故障,还需要进行维修。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水箱清洗还是水箱检修与维修时,都需要停水停泵,使得人们无法正常用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进而导致水箱维护困难,水箱的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箱,以克服目前水箱维护困难,水箱实用性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水箱,包括水箱主体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水箱主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主体内部隔成至少两个水腔;每个所述水腔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水腔之间设置有旁通阀门;目标水腔在进行维护时,关闭所述目标水腔的目标旁通阀门和目标出水口,以便在维护过程中,其他所述水腔能够正常使用。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还包括出水管道和旋流防止器;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道与下游组件相连;每个所述出水管道上均设置所述旋流防止器,避免空气进入所述下游组件。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还包括自洁消毒器;所述自洁消毒器包括电控柜、消毒罐和导气管;每个所述水腔内均设置所述消毒罐,所述消毒罐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电控柜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所述水箱主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包括主承压部和副承压部,所述主承压部和所述副承压部密封相接;所述主承压部与所述底板密封相接,所述副承压部与所述顶板密封相接;所述主承压部的强度大于所述副承压部的强度;所述底板的强度大于所述顶板的强度。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所述箱体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主承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副承压部的厚度,以使所述主承压部的强度大于所述副承压部的强度;所述底板的厚度大于所述顶板的厚度,以使所述底板的强度大于所述顶板的强度。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所述水箱主体还包括水箱保温层和水箱外胆;所述箱体与所述水箱外胆之间设置所述水箱保温层;所述水箱保温层采用橡塑材料;所述水箱外胆采用不锈钢材料。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还包括内爬梯和外爬梯;每个所述水腔均设置有所述内爬梯、所述外爬梯和人孔;所述外爬梯设置在所述水腔外部,从所述人孔处延伸至所述底板侧;所述内爬梯设置在所述水腔内部,从所述人孔处延伸至所述底板侧。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所述人孔处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内爬梯与所述旋转轴铰接;所述内爬梯为伸缩杆;所述目标水腔在进行维护时,将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内爬梯通过所述旋转轴放置于所述目标水腔内,再延伸所述内爬梯至所述底板侧;所述目标水腔维护结束时,将处于延伸状态的所述内爬梯压缩,再通过所述旋转轴将所述内爬梯放置于所述目标水腔外部。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还包括水位传感器;在每个所述水腔能够承受的最高水位处设置水位孔;每个所述水位孔处设置有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监测终端相连;当所述目标水腔的水位到达所述最高水位时,所述水位传感器向所述监测终端发送高水位预警,以提醒所述监测终端的工作人员注意。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集水箱,每个所述水腔均设置有液位计预留口、通气孔、溢流孔和放空孔。本技术的集水箱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隔板设置在水箱主体内,以使隔板将水箱主体内部隔成至少两个水腔;在每个水腔均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每两个相邻的水腔之间设置旁通阀门;目标水腔在进行维护时,关闭目标水腔的目标旁通阀门和目标出水口,以使在维护过程中,其他水腔能够正常使用,不需要停水停泵,水箱维护简单,实用性高,即使在维护过程中,人们也能够正常用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集水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X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Y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集水箱中自洁消毒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C-C方向的箱体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集水箱基础结构示意图;图中:101-水箱主体;1011-第一水腔;1012-第二水腔;102-隔板;103-进水口;1031-第一进水口;1032-第二进水口;104-出水口;1041-第一出水口;1042-第二出水口;105-旁通阀门;106-旋流防止器;1061-第一旋流防止器;1062-第二旋流防止器;107-自洁消毒器;1071-电控柜;1072-消毒罐;1073-导气管;108-箱体;1081-顶板;1082-侧板;10821-第一侧板;10822-第二侧板;10823-第三侧板;1083-底板;109-保温层;110-水箱外胆;111-爬梯;1111-内爬梯;1112-外爬梯;112-人孔;1121-第一人孔;1122-第二人孔;1123-旋转轴;114-水位孔;115-放空孔;1151-第一放空孔;1152-第二放空孔;116-液位计预留口;1161-第一液位计预留口;1162-第二液位计预留口;117-溢流孔;1171-第一溢流孔;1172-第二溢流孔;118-通气孔;119-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集水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X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Y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水箱可以包括水箱主体101和隔板102。具体地,隔板102设置在水箱主体101内,隔板102将水箱主体101内部隔成至少两个水腔,每个水腔均设置有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每两个相邻的水腔之间设置有旁通阀门10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优选使用隔板102将水箱主体101内部隔成第一水腔1011和第二水腔1012,其中,第一水腔1011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031和第一出水口1041,第二水腔1012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032和第二出水口1042,第一水腔1011和第二水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主体和隔板;/n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水箱主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主体内部隔成至少两个水腔;/n每个所述水腔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n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水腔之间设置有旁通阀门;/n目标水腔在进行维护时,关闭所述目标水腔的目标旁通阀门和目标出水口,以便在维护过程中,其他所述水腔能够正常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主体和隔板;
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水箱主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主体内部隔成至少两个水腔;
每个所述水腔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水腔之间设置有旁通阀门;
目标水腔在进行维护时,关闭所述目标水腔的目标旁通阀门和目标出水口,以便在维护过程中,其他所述水腔能够正常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道和旋流防止器;
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道与下游组件相连;
每个所述出水管道上均设置所述旋流防止器,避免空气进入所述下游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洁消毒器;
所述自洁消毒器包括电控柜、消毒罐和导气管;
每个所述水腔内均设置所述消毒罐,所述消毒罐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电控柜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主体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
所述侧板包括主承压部和副承压部,所述主承压部和所述副承压部密封相接;
所述主承压部与所述底板密封相接,所述副承压部与所述顶板密封相接;
所述主承压部的强度大于所述副承压部的强度;
所述底板的强度大于所述顶板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采用不锈钢材料;
所述主承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副承压部的厚度,以使所述主承压部的强度大于所述副承压部的强度;
所述底板的厚度大于所述顶板的厚度,以使所述底板的强度大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