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658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测量倾斜度领域,具体为一种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包括无线探头(2),其特征是:还包括提升装置(3)和供电箱(4),提升装置(3)固定在测斜管(1)顶部,提升装置(3)包括远程通讯天线(301)、主控电路(302)、步进电机(303)、提升模块(304)、蓝牙通讯模块(310)、无线充电模块(311)和密封外壳(312);供电箱(4)通过电缆连接提升装置(3)。一种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① 安装;② 供电;③ 设置;④ 通讯;⑤ 测量;⑥ 发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环境适应性强。

Embedded automatic inclinometer robo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倾斜度领域,具体为一种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测斜仪是一种岩土工程测量仪器,广泛用于边坡、基坑、大坝等自然土体或结构物的深部水平位移的测量。传统的测量方式是人工使用一个测量探头,手动下放到测斜管中,在提升过程中每隔0.5米记录一次数据。后续出现了固定式的测斜仪,即在每个测量位置(如每0.5米处)安装一个探头,并用电缆线串联起来,此类测斜仪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自动化监测的目的,但是由于每个测量位置都需要一个探头,大幅增加了系统的成本。授权公告号为209247002U的中国专利于2019年08月13日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测斜系统,具有自动提升能力,解决了自动化监测成本问题,但是提升装置体积较大,在基坑、大坝等工地现场往往受到现场安装空间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环境适应性强的测斜设备,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埋入式自动测斜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用于测量基坑侧壁上测斜管(1)的倾角,并通过倾角换算出基坑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因形变导致的位移量,包括无线探头(2),无线探头(2)设于测斜管(1)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提升装置(3)和供电箱(4),/n提升装置(3)固定在测斜管(1)顶部,提升装置(3)包括远程通讯天线(301)、主控电路(302)、步进电机(303)、提升模块(304)、定滑轮(305)、编码器(306)、测力传感器(307)、提升线(308)、防水轴套(309)、蓝牙通讯模块(310)、无线充电模块(311)和密封外壳(312),/n远程通讯天线(301)、主控电路(302)、步进电机(3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用于测量基坑侧壁上测斜管(1)的倾角,并通过倾角换算出基坑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因形变导致的位移量,包括无线探头(2),无线探头(2)设于测斜管(1)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提升装置(3)和供电箱(4),
提升装置(3)固定在测斜管(1)顶部,提升装置(3)包括远程通讯天线(301)、主控电路(302)、步进电机(303)、提升模块(304)、定滑轮(305)、编码器(306)、测力传感器(307)、提升线(308)、防水轴套(309)、蓝牙通讯模块(310)、无线充电模块(311)和密封外壳(312),
远程通讯天线(301)、主控电路(302)、步进电机(303)、提升模块(304)、定滑轮(305)、编码器(306)、测力传感器(307)、提升线(308)、防水轴套(309)、蓝牙通讯模块(310)和无线充电模块(311)都设于密封外壳(312)内,远程通讯天线(301)设于密封外壳(312)的顶部,蓝牙通讯模块(310)和无线充电模块(311)设于密封外壳(312)的底部;
步进电机(303)的输出轴连接提升模块(304)的输入轴,提升模块(304)的外侧面上依次设有至少三个定滑轮(305),其中一个定滑轮(305)上设有编码器(306)和测力传感器(307),提升线(308)的一端拴系在提升模块(304)上,提升线(308)的另一端依次缠绕各个定滑轮(305)后从密封外壳(312)底部穿出连接无线探头(2),提升线(308)和密封外壳(312)的连接处衬有防水轴套(309);
主控电路(302)通过通信线分别连接步进电机(303)、编码器(306)和测力传感器(307),蓝牙通讯模块(310)和无线探头(2)通过蓝牙信号无线连接,无线充电模块(311)通过无线充电信号连接无线探头(2);
供电箱(4)通过电缆连接提升装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其特征是:测斜管(1)的内侧壁上依次间隔地设有测斜槽(13),提升装置(3)密封外壳(312)的外侧壁上依次间隔地设有提升齿(313),提升齿(313)的数量不多于测斜槽(13)的数量,提升齿(313)的形状与尺寸都和测斜槽(13)的形状与尺寸互相匹配,每个提升齿(313)分别嵌入一个测斜槽(13)内使提升装置(3)和测斜管(1)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其特征是:提升模块(304)包括花键轴(51)、绕线轴套(52)、往复丝杆(53)、滑块(54)和提升管(55),花键轴(51)、绕线轴套(52)、往复丝杆(53)和滑块(54)都设于提升管(55)内;花键轴(51)的顶端作为转动端设于提升管(55)顶部并通过减速机连接步进电机(303)的输出轴,绕线轴套(52)箍在花键轴(51)外,绕线轴套(52)内的突齿和花键轴(51)外的键互相啮合,往复丝杆(53)设于花键轴(51)的正下方,往复丝杆(53)的底端固定在提升管(55)的底部,滑块(54)内设有销钉,滑块(54)旋在往复丝杆(53)上且滑块(54)的顶部和绕线轴套(52)的底部固定,滑块(54)内的销钉的外端嵌入往复丝杆(53)外螺纹的螺牙内,提升线(308)的一端拴系在绕线轴套(5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其特征是:防水轴套(309)包括密封件(61)、密封垫(62)、压板(63)和密封螺钉(64),密封外壳(312)的底部设有通孔,密封件(61)为锥形且中心轴线处设有通孔,密封件(61)设于密封外壳(312)底部的外侧且密封件(61)的尖端朝向密封外壳(312)的底部,密封件(61)和密封外壳(312)这两者各自的通孔互相对齐,密封垫(62)的中部设有和密封件(61)外形构成过盈配合的通孔,密封垫(62)通过中部的通孔箍在密封件(61)外,压板(63)的中部设有和密封件(61)底面构成过盈配合的通孔,压板(63)盖在密封垫(62)的底面上且使密封件(61)的底面从压板(63)中部的通孔穿出,压板(63)、密封垫(62)和密封外壳(312)的底部用至少两枚密封螺钉(64)依次连接,提升线(308)的底端依次从密封外壳(312)底部的通孔和密封件(61)中心轴线处的通孔穿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①安装:将提升装置(3)设于测斜管(1)内且使提升装置(3)的顶部固定在测斜管(1)入口处,保证提升装置(3)的顶部和测试现场的地面齐平;
②供电:电缆的一端连接供电箱(4),电缆的另一端密封地连接提升装置(3);
③设置:通过云服务器或智能移动终端向主控电路(302)设置提升参数,包括采样率、提升间隔、总深度;
④通讯:提升参数设置完成后,若未到采样时刻,主控电路(302)自动与无线探头(2)通讯,使无线探头(2)进入休眠状态;
⑤测量:若到采样时刻时,主控电路(302)自动进行一次测量,测量步骤如下所述:
⑤.1提升装置(3)通过蓝牙通讯模块(310)唤醒无线探头(2),无线探头(2)开始采集倾角数据,
⑤.2主控电路(302)驱动步进电机(303)反向转动,步进电机(303)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提升模块(304)匀速下放无线探头(2),
⑤.3在下放过程中,提升装置(3)记录编码器(306)的数据以测算下放深度,
⑤.4当无线探头(2)下放至设定深度时,主控电路(302)控制步进电机(303)停转,
⑤.5随后主控电路(302)驱动步进电机(303)正向转动,步进电机(303)正向转动带动提升模块(304)匀速提升提升无线探头(2),
⑤.6当无线探头(2)提升至测量点时,主控电路(302)控制步进电机(303)停转,
⑤.7无线探头(2)根据采集到的倾角数据判断无线探头(2)自身的姿态,当数据稳定时,无线探头(2)自动记录倾角数据,
⑤.8当到达测量点1分钟后,主控电路(302)驱动步进电机(303)继续正向转动以提升无线探头(2)至下一个测量点,
⑤.9重复⑤.6到⑤.8步骤,直到完成对各个测量点的倾角数据测量并将无线探头(2)提升到初始位置,
⑤.10无线探头(2)回到初始位置后,提升装置(3)通过蓝牙通讯模块(310)和无线探头(2)通讯,获取本次测量对各个测量点采集的所有倾角数据,以及无线探头(2)的电池电量情况,
⑤.11若无线探头(2)电池电量小于90%,提升装置(3)打开无线充电模块(311),无线充电模块(311)对无线探头(2)充电,直到将无线探头(2)电池电量充满,
⑤.12提升装置(3)通过蓝牙通讯模块(310)将无线探头(2)调至休眠状态,停止倾角测量和电池状态监控;
⑥发送:至此完成一次测量,提升装置(3)通过LoRa或NB-IoT网络,将数据发送到云监测平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①安装:将提升装置(3)设于测斜管(1)内且使提升装置(3)的顶部固定在测斜管(1)入口处,保证提升装置(3)的顶部和测试现场的地面齐平;
②供电:电缆的一端连接供电箱(4),电缆的另一端密封地连接提升装置(3);
③设置:通过云服务器或智能移动终端向主控电路(302)设置提升参数,包括采样率、提升间隔、总深度;
④通讯:提升参数设置完成后,若未到采样时刻,主控电路(302)自动与无线探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鸿梁徐辉宋爽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同禾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