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61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包括底座机构、密封机构、检测机构;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叶片,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每列叶片对应设置,以驱动一列叶片转动;检测机构包括风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的控制方法,风压传感器检测每列叶片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风压值并反馈到控制器,供控制器分析并通过驱动部件控制相应列的叶片动作,使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间隙保持在预设间隙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不同位置的风压值检测来实时调整密封条件,及时对每个漏风位置快速做出调节,自动化程度高、针对性强,正常密封过程中不会与台车底梁发生紧密接触,不会产生磨损,使用寿命长。

End sealing device of self diagnosis sintering machin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机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烧结机是冶金行业中用于矿石球团烧结的大型机械设备。带式烧结机通过烧结机台车运送矿料经过台车下方的风箱,风箱提供负风压使台车上已点火的矿料向下渗火,逐步向下引燃矿料层,达到完全烧结的目的。烧结过程需要风箱提供足够的负风压,以使烧结效果更充分、烧结过程更高效。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风箱提供的负风压并不能完全作用于台车上的矿料,常常因为风箱和台车之间密封装置(主要包括位于风箱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密封装置和位于风箱首、尾端的端部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密封装置为端部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不够好而产生漏风,密封装置处有大量的风涌入从而降低烧结效果和产量,漏风情况下为了满足矿料层有足够的风压进行烧结渗火,就需要增大风箱的功率造成不必要的花费。烧结机的密封属于动密封,以实现烧结机在运动过程中的密封。数据显示在国内的实际烧结过程中,烧结设备漏风率在50%-70%之间,其中与台车底梁接触位置的首尾端部密封处所产生的漏风占极大部分。传统的应用到烧结机密封的装置有弹簧式盒子密封、四连杆横向接触密封、单支点线密封等。以上密封装置虽能达到一定的密封效果,但是仍有很大的不足之处,特别是长时间使用后,漏风逐渐严重。具体不足为:1、密封过程自动化程度低,只能进行简单机械自调,无法自动判断密封效果是否仍达到要求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2、传统密封装置的摩擦板(密封板)均会与台车底梁产生摩擦,特别是台车塌腰(底梁中部向下凹陷)时,会与摩擦板产生剧烈摩擦,逐渐在摩擦板上摩擦出沟痕,使用寿命短;3、不能处理突发事故,当台车与密封装置卡死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时,不能快速发出警报,也不能及时处理该情况,严重时会破坏烧结设备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工况及时做出调整,同时能减小与台车底梁摩擦的端部密封装置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包括底座机构、密封机构、检测机构;所述底座机构位于风箱外且靠近所述风箱端部设置,以作为安装平台,所述底座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块;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若干所述叶片呈矩阵排布,沿垂直于台车行进方向排列成一排的叶片之间紧密接触且可相对运动,沿平行于台车行进方向排列成一列的叶片之间间隔设置,同一列的相邻叶片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叶片铰接,以使同一列的叶片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每列叶片对应设置,以驱动一列所述叶片转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风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控制器,所述风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每列所述叶片均对应设有风压传感器,以检测该列叶片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风压值并反馈到控制器,供控制器分析并通过驱动部件控制相应列的叶片动作,使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间隙保持在预设间隙范围内,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机构的顶板上,以检测振动信号并反馈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振动信号高于预设阈值上限时关闭烧结机电源并发出故障警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叶片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伸出部,以填补同一排的相邻叶片因旋转角度不同而产生的错位空隙。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伸出部是以主体部侧边为半径,侧边下端点为圆心的扇形,所述伸出部的角度大于或等于叶片最大旋转角度的二分之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相邻排叶片之间的距离小于台车底梁长度(台车行进方向的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保证至少三排叶片参与每个台车底梁的密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钢刷,所述钢刷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上且位于台车行进方向的起始端,所述钢刷的顶部与台车底梁过盈配合。为实现上述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的控制方法,风压传感器检测每列叶片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风压值并反馈到控制器,供控制器分析并通过驱动部件控制相应列的叶片动作,使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间隙保持在预设间隙范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振动传感器检测振动信号并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在振动信号高于预设阈值上限时关闭烧结机电源并发出故障警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当一列叶片上的风压传感器检测到的风压值在预设正常风压范围内时,控制器判断该列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间隙在预设间隙范围内,控制器不控制驱动部件带动该列叶片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当一列叶片上的风压传感器检测到的风压值高于预设正常风压范围时,控制器判断该列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间隙高于预设间隙范围,控制器控制驱动部件带动该列叶片转动,使叶片上端升高,直至该列叶片上的风压传感器检测到的风压值回落至预设正常风压范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当一列叶片上的风压传感器检测到的风压值低于预设正常风压范围时,控制器判断该列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间隙低于预设间隙范围,控制器控制驱动部件带动该列叶片转动,使叶片上端下降,直至该列叶片上的风压传感器检测到的风压值升高至预设正常风压范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不同位置的风压值检测来实时调整密封条件,在不同工况下可以及时对每个漏风位置快速做出调节,自动化程度高、针对性强;2、正常密封过程中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存有间隙,叶片不会与台车底梁发生紧密接触,不会产生磨损,使用寿命长;3、设有振动传感器,当台车与密封装置卡死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快速发出警报并停机,安全性强;4、驱动部件及连杆均在常压常温工作区,不容易损坏,不会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发生过多的故障问题,不容易损坏;5、可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台车塌腰现象,即使台车出现严重塌腰以及多个台车连续塌腰也能快速修正密封间隙,保证密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叶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是设置于风箱首端,若是设置在风箱尾端则除钢刷8外的其它部分在图1所示的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基础上镜像即得(尾端的钢刷8也位于台车9行进方向的起始端)。请参见图1至5,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构、密封机构、检测机构;/n所述底座机构位于风箱外且靠近所述风箱端部设置,以作为安装平台,所述底座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块;/n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若干所述叶片呈矩阵排布,沿垂直于台车行进方向排列成一排的叶片之间紧密接触且可相对运动,沿平行于台车行进方向排列成一列的叶片之间间隔设置,同一列的相邻叶片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叶片铰接,以使同一列的叶片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每列叶片对应设置,以驱动一列所述叶片转动;/n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风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控制器,所述风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每列所述叶片均对应设有风压传感器,以检测该列叶片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风压值并反馈到控制器,供控制器分析并通过驱动部件控制相应列的叶片动作,使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间隙保持在预设间隙范围内,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机构的顶板上,以检测振动信号并反馈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振动信号高于预设阈值上限时关闭烧结机电源并发出故障警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构、密封机构、检测机构;
所述底座机构位于风箱外且靠近所述风箱端部设置,以作为安装平台,所述底座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块;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若干所述叶片呈矩阵排布,沿垂直于台车行进方向排列成一排的叶片之间紧密接触且可相对运动,沿平行于台车行进方向排列成一列的叶片之间间隔设置,同一列的相邻叶片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叶片铰接,以使同一列的叶片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每列叶片对应设置,以驱动一列所述叶片转动;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风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控制器,所述风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每列所述叶片均对应设有风压传感器,以检测该列叶片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风压值并反馈到控制器,供控制器分析并通过驱动部件控制相应列的叶片动作,使叶片上端与台车底梁之间的间隙保持在预设间隙范围内,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机构的顶板上,以检测振动信号并反馈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振动信号高于预设阈值上限时关闭烧结机电源并发出故障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伸出部,以填补同一排的相邻叶片因旋转角度不同而产生的错位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是以主体部侧边为半径,侧边下端点为圆心的扇形,所述伸出部的角度大于或等于叶片最大旋转角度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诊断烧结机端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排叶片之间的距离小于台车底梁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保证至少三排叶片参与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钢唐科张健刘志强李岳林李微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