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457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件、第二换热器和流向转换件,压缩机通过流向转换件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相连,节流件连接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内以使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换热,且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保持分离,所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与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开口与流向转换件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热系统延缓了制热模式的结霜速度,有利于提高换热性能。

Heat exchan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来使用时,存在的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容易结霜。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相对于铜管翅片式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来说,在制热模式运行时,微通道换热器容易结霜,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系统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延缓了制热模式的结霜速度,有利于提高换热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节流件和流向转换件,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节流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节流件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工作时,所述换热系统充注有冷媒,所述流向转换件用于改变冷媒在所述换热系统中的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该第一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以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节流件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以使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换热,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换热时,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保持分离,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开口与所述流向转换件连通,所述控制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系统,通过设置第一通道连通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流向转换件,且流经第一通道内冷媒可与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换热且保持分离,加速液态冷媒气化,提高了蒸发温度,延缓了制热模式的结霜速度,提高了换热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控制件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控制件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开口及所述流向转换件连通,所述控制件可打开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所述流向转换件,所述控制件可关闭以断开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所述流向转换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的同时,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的同时,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流向转换件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时,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不连通,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四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在制热模式,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连通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控制件关闭以断开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所述流向转换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通道,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通道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通道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开口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腔室,所述第一集流管的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有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隔板以间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隔板设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二腔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管相连,该第二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管相连,以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所述第二管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所述第一管包括腔室,所述第二管包括腔室,所述第一通道包括所述第一管的腔室、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通道和所述第二管的腔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腔室,所述第一集流管的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有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隔板以间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二腔室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二腔室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室内的冷媒换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开口与所述流向转换件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内以使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冷媒换热,且在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冷媒换热时,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冷媒保持分离,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控制件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节流件、流向转换件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节流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节流件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节流件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开口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工作时,所述换热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节流件和流向转换件,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节流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节流件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工作时,所述换热系统充注有冷媒,所述流向转换件用于改变冷媒在所述换热系统中的流向,/n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该第一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以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节流件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n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以使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换热,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换热时,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保持分离,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开口与所述流向转换件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节流件和流向转换件,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节流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开口与所述节流件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系统工作时,所述换热系统充注有冷媒,所述流向转换件用于改变冷媒在所述换热系统中的流向,
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该第一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以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节流件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
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以使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换热,且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换热时,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保持分离,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开口与所述流向转换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控制件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控制件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开口及所述流向转换件连通,所述控制件可打开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所述流向转换件,所述控制件可关闭以断开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所述流向转换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通过所述流向转换件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的同时,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的同时,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
所述流向转换件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四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连通,
所述换热系统在制热模式,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开口,所述流向转换件的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连通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控制件关闭以断开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开口和所述流向转换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通道,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通道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通道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开口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腔室,所述第一集流管的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有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隔板以间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隔板设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二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管相连,该第二换热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管相连,以连通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
所述第一管、所述第二管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所述第一管包括腔室,所述第二管包括腔室,所述第一通道包括所述第一管的腔室、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通道和所述第二管的腔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广飞邵春宇高强祁照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