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49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电蓄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旨在解决传统固体电蓄热锅炉内部蓄热体蓄热不均匀,边加热边出入造成了蓄热体冷热端温差大、蓄热体蓄热不饱和,从而导致造成蓄热体浪费,且在供暖系统中,不符合规定的一备一用要求的问题,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腔中的固体电蓄热锅炉,所述固体电蓄热锅炉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固体电蓄热锅炉的进风端通过上风道连接有换热器的出风端,换热器设置在外壳体的内腔中,且换热器的进风端通过下风道连接固体电蓄热锅炉的出风端,下风道上安装有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供热所需的两套发热系统协同工作持续供暖,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A complementary solid electric heat storag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电蓄热

,具体涉及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
技术介绍
蓄热式电锅炉是在根据电力部门鼓励在低谷时段用电加热,并享受优惠电价的政策,推出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电加热产品,在蓄热式电锅炉基础上填加相应的附属设备和蓄热水箱,就构成了蓄热式电锅炉系统。传统固体电蓄热锅炉是由蓄热体、保温层、换热器、风机、骨架和电控制柜组成,其内部蓄热体蓄热不均匀,由于设计的缺陷,边加热边出入造成了蓄热体冷热端温差大、蓄热体蓄热不饱和,从而导致造成蓄热体浪费,且在供暖系统中,不符合规定的一备一用要求,检修需要停机,特别是在冬季,天气最冷时固体电蓄热锅炉发生故障,必须停止待蓄热体温度到30℃以下才可以维修,停止工作10小时,外网管线内的水在管内凝结成冰,一方面封堵住管网,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管道涨裂。公开号为CN20910156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固体电蓄热机组,它包括底座,底座底部相对固定有万向轮,底座顶部固定有水箱,水箱顶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隔热板上固定安装有隔音罩、保温罩、冷却器,隔音罩内底部固定有支架、盒体,盒体内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顶部通过第二弹簧与盒体内顶部连接,支撑板顶部与减震杆一端固定,减震杆另一端贯穿盒体并与第一安装架底部固定,支架通过第三弹簧与第一安装架连接,第一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进水口与第一水管一端连通,该装置具有降低噪音和减震的功能,但是该装置存在内部蓄热体蓄热不均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传统固体电蓄热锅炉内部蓄热体蓄热不均匀,边加热边出入造成了蓄热体冷热端温差大、蓄热体蓄热不饱和,从而导致造成蓄热体浪费,且在供暖系统中,不符合规定的一备一用要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腔中的固体电蓄热锅炉,所述固体电蓄热锅炉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固体电蓄热锅炉的进风端通过上风道连接有换热器的出风端,换热器设置在外壳体的内腔中,且换热器的进风端通过下风道连接固体电蓄热锅炉的出风端,下风道上安装有风机;所述换热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分别安装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和出水管均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并分别与外界水源和回流管路相连接,外壳体的内腔中还设有直热型电锅炉,直热型电锅炉设置在入水管位于外壳体内部的一段上,用于对所述入水管输入的水进行直接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分控箱,且分控箱用于控制所述直热型电锅炉。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且底座上还安装有主控制柜,主控制柜通过电气控制线与固体电蓄热锅炉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分别设有换热器出水阀门和换热器入水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位于外壳体外部的一段上贯通安装有常补水压管,且出水管位于外壳体内腔的一段通过上并联连接管与入水管相贯通连接,且上并联连接管上安装有上并联调节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入水管上贯通安装有呈U形结构的下并联连接管,且下并联连接管的两个连接端口分别位于直热型电锅炉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外侧,下并联连接管上安装有下并联调节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直热型电锅炉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分别设有直热锅炉入水阀门和直热锅炉出水阀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固体电蓄热锅炉与换热器之间通过上风道和下风道实现了风力的流动换热,搭配风机的使用,从而保证供暖所需的暖气需求,固体蓄热体蓄热均匀,冷热端温差小。2、通过固体电蓄热锅炉、直热型电锅炉和换热器的组合结构,直热型电锅炉对水源的加热,并通过换热器实现热量在水-气之间的交换,保证供暖需求,结合固体电蓄热锅炉在直热型电锅炉工作时蓄热不放热,蓄热体蓄热均匀饱和,蓄热均匀的同时保证了持续供暖;3、通过固体电蓄热锅炉和直热型电锅炉的组合结构,在固体电蓄热锅炉维修时直热型电锅炉可以正常工作,如果直热型电锅炉维修,固体电蓄热锅炉可以正常工作,不会因为维修耽误生产生活,具有一备一用功能,在进行维修维护时,无需停止供热,有充足的维修维护时间,也符合供暖规定的一备一用要求。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俯视图。图中:外壳体1、保温层2、固体电蓄热锅炉3、上风道4、换热器5、出水管6、常补水压管7、上并联连接管8、直热型电锅炉9、分控箱10、直热锅炉入水阀门11、入水管12、下并联连接管13、换热器出水阀门14、上并联调节阀门15、换热器入水阀门16、直热锅炉出水阀门17、下并联调节阀门18、主控制柜19、底座20、下风道21、风机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包括外壳体1和设置在外壳体1内腔中的固体电蓄热锅炉3,所述固体电蓄热锅炉3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2,固体电蓄热锅炉3的进风端通过上风道4连接有换热器5的出风端,换热器5设置在外壳体1的内腔中,且换热器5的进风端通过下风道21连接固体电蓄热锅炉3的出风端,下风道21上安装有风机22;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换热器5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分别安装有入水管12和出水管6,入水管12和出水管6均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并分别与外界水源和回流管路相连接,外壳体1的内腔中还设有直热型电锅炉9,直热型电锅炉9设置在入水管12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一段上,用于对所述入水管12输入的水进行直接加热。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固体电蓄热锅炉3与换热器5之间通过上风道4和下风道21实现了风力的流动换热,搭配风机22的使用,保证蒸汽或热水供应,或者搭配供暖系统,保证供暖所需的暖气需求,搭配直热型电锅炉9对水源的加热,并通过换热器5实现热量在水-气之间的交换,保证供暖需求,蓄热均匀的同时保证了持续供暖。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中设有分控箱10,且分控箱10用于控制所述直热型电锅炉9,有效的保证固体电蓄热锅炉3与直热型电锅炉9可同时工作也可以独立工作,符合供暖的一备一用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外壳体1安装在底座20的上端,有效的提供支撑,保证对固体电蓄热锅炉3和直热型电锅炉9的稳定支撑,且底座20上还安装有主控制柜19,主控制柜19通过电气控制线与固体电蓄热锅炉3相连接,固体电蓄热锅炉1由主控制柜19直接控制,有效的保证固体电蓄热锅炉3与直热型电锅炉9可同时工作也可以独立工作。可以理解的是,主控制柜19和分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腔中的固体电蓄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蓄热锅炉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固体电蓄热锅炉的进风端通过上风道连接有换热器的出风端,换热器设置在外壳体的内腔中,且换热器的进风端通过下风道连接固体电蓄热锅炉的出风端,下风道上安装有风机;/n所述换热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分别安装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和出水管均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并分别与外界水源和回流管路相连接,外壳体的内腔中还设有直热型电锅炉,直热型电锅炉设置在入水管位于外壳体内部的一段上,用于对所述入水管输入的水进行直接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腔中的固体电蓄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蓄热锅炉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固体电蓄热锅炉的进风端通过上风道连接有换热器的出风端,换热器设置在外壳体的内腔中,且换热器的进风端通过下风道连接固体电蓄热锅炉的出风端,下风道上安装有风机;
所述换热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上分别安装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和出水管均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并分别与外界水源和回流管路相连接,外壳体的内腔中还设有直热型电锅炉,直热型电锅炉设置在入水管位于外壳体内部的一段上,用于对所述入水管输入的水进行直接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分控箱,且分控箱用于控制所述直热型电锅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补型固体电蓄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且底座上还安装有主控制柜,主控制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春志咸湘竹初春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凯瑞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