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水蓄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86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水蓄热设备,包括蓄热水箱、二次循环泵、高位水箱、电锅炉、锅炉循环泵、补水泵、补水箱、软化水器和板式换热器,所述二次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和蓄热水箱连通,板式换热器还分别与电锅炉和锅炉循环泵相互连通,所述高位水箱的一端与补水箱和软化水器分别连接,所述补水箱的一端与补水泵连通,所述补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外网供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锅炉直供系统与蓄热系统互为备用化,增加了电锅炉直热工况,提升电锅炉与蓄热水箱联合供热工况、电锅炉边蓄边供的实际使用性能,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员投资,可实现全自动化无人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水蓄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高效蓄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水蓄热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蓄热水箱,水蓄热位于换热器一侧,此流程实现工况有:①电锅炉蓄热、②蓄热水箱供热。此外③电锅炉与蓄热水箱联合供热工况需要经蓄热水箱的二次热传导。④电锅炉边蓄边供工况需要蓄热水箱的二次热传导。③、④两种工况效率低,升温慢。电锅炉与蓄热水箱不能成为互为备用的应急热源。需要人员实时监控。传统市场上水蓄热流程图如图二。结合图二,传统的水蓄热流程简单,蓄热水箱位于板换的一侧,需要换热后才能进行供热,供热温差较小(以末端散热器为例85℃~55℃),从而导致蓄热装置体积较大,造价高,占地面积大。换热效率低。此外电锅炉与蓄热水箱联合供热工况需要经蓄热水箱的二次热传导;电锅炉边蓄边供工况需要蓄热水箱的二次热传导。两种工况效率低,升温慢。电锅炉与蓄热水箱不能成为互为备用的应急热源,不能实现电锅炉直供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水蓄热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水蓄热设备,包括蓄热水箱、二次循环泵、高位水箱、电锅炉、锅炉循环泵、补水泵、补水箱、软化水器和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和蓄热水箱连通,板式换热器还分别与电锅炉和锅炉循环泵相互连通,所述高位水箱的一端与补水箱和软化水器分别连接,所述补水箱的一端与补水泵连通,所述补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外网供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水蓄热设备,包括蓄热水箱、二次循环泵、高位水箱、电锅炉、锅炉循环泵、补水泵、补水箱、软化水器和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循环泵的两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和蓄热水箱连通,板式换热器还分别与电锅炉和锅炉循环泵相互连通,所述高位水箱的一端与补水箱和软化水器分别连接,所述补水箱的一端与补水泵连通,所述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月初春勇李吉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凯瑞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