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43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涉及等离子灭菌技术领域,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靠近进水端的交叉位置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水端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一管道开设有与等离子发生模块连接的连通口,等离子发生模块的进气端连接有气泵,气泵的第一进气口连接有供气模块,供气模块包括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通过三通管道与气泵连接,三通管道分别与氧气供应装置、氩气供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道设置有流量阀,第一管道设置有水流监测模块和控制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龙头不具备消毒灭菌功能,无法满足医院、实验室等特殊场所用水的问题。

Plasma ceramic sterilization fauc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等离子灭菌
,具体提供一种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越来越重视健康养生。水作为生命之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受环境污染的影响,水的质量也越来越差,目前通常在供水厂对水进行集中处理之后再送往各处,最常见的是往水里通入适量氯气对水进行杀菌消毒,但是在输送过程中水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细菌、微生物和污染物等,如果不对自来水终端的自来水进行消毒灭菌,在人们用水过程中可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医院、实验室等对水的质量要求较高的地方,对自来水的消毒灭菌更为重要。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龙头不具备消毒灭菌功能,无法满足医院、实验室等特殊场所用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靠近进水端的交叉位置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水端设置有第二阀门,其中第一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等离子发生模块的出气端连接的连通口,连通口设置有止回阀,等离子发生模块的进气端连接有气泵、气泵的第一进气口连接有供气模块,供气模块包括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通过三通管道与气泵连接,三通管道分别与氧气供应装置、氩气供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道设置有流量阀,第一管道设置有水流监测模块和控制器。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将水龙头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管道叉分为第一、第二管道,水流监测模块监测到第一管道内有水流动时,控制器控制气泵和等离子发生模块运作,使进水端进来的自来水经第一管道进入出水端时被等离子发生模块电离的等离子灭菌消毒,并携带部分等离子体从出水端流出;水流监测模块没有监测到水流动时,控制气泵和等离子发生模块停止运作;由进水端进来的自来水经第二管道进入出水端时为不经等离子灭菌消毒的自来水,从而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对水的质量的不同需求,等离子发生模块无需持续工作,节约能源,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为21%,通过氧气供应装置给等离子发生模块提供更高浓度的氧气,能提高等离子发生模块电离出的等离子体浓度,提高对自来水的灭菌效果,自来水中包含的等离子体增多,可以对水龙头末端的医疗工具、实验工具和手等进行灭菌消毒,提高水龙头的灭菌效果;氩气供应装置提供的氩气经离子发生模块电离之后能够增加第一管道和出水端管道的比表面积,提高等离子体对管道的灭菌效果,保持管道内干净清洁,避免对自来水的二次污染。在上述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三通管道的与气泵连接的出气管道输出的氧气浓度为40%至100%。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流量阀控制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内氧气和氩气的供应量,经实验研究,氧气浓度为40%至100%之间时,等离子发生模块对氧气的电离更彻底,电离效率较高,对自来水的灭菌效果更佳。在上述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气泵还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设置有第三阀门,形成第三阀门打开的情形下,第三进气口与外界环境连通的结构。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氧气供应装置内没有氧气供应时,可以关闭氧气供应装置的流量阀,打开第三阀门,使第三进气口与外界环境连通,气泵将空气泵入等离子发生模块内,不至于氧气供应装置内没有氧气供应时,无法对自来水灭菌。在上述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等离子发生模块的出气端靠近连通口的位置连接有匀强磁场发生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电离出的等离子体经匀强磁场发生模块汇聚之后进入第一管道。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等离子体中的正负离子数目基本相等,系统在宏观上呈中性,但是作为一个带电粒子系,在小尺度上则呈现电磁性,受电磁场干扰和约束;匀强磁场发生模块制造匀强磁场,将等离子体汇聚形成磁汇聚,从而将等离子体集束于第一管道的连通口位置,提高进入第一管道内的等离子体浓度,从而提高对自来水的灭菌效果以及自来水经水龙头流出后自来水中包含的等离子体浓度。在上述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管道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位于进水端和连通口之间。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由于自来水流速较快,先将自来水中的灰尘等大颗粒污染物过滤之后减少自来水中的污染物量,再进行等离子体灭菌,可以使自来水的灭菌效果更好、消毒更彻底。在上述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管道内设置有搅拌扇,搅拌扇位于连通口和出水端之间。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包含等离子体的气体经连通口进入第一管道内之后,搅拌扇可以将等离子体和自来水充分搅拌,提高等离子体对自来水的灭菌消毒效果。在上述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阀门为设置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靠近进水端的交叉位置的活塞,活塞通过枢转轴与交叉位置转动连接,枢转轴的一端伸出管道外暴露于外界环境,暴露于外界环境的一端连接有把手,形成通过掰动把手驱动活塞封堵第一管道与进水端连通或者封堵第二管道与进水端连通的结构。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用户在需要使用消毒灭菌过的自来水时,可以掰动把手将活塞转动至封堵进水端与第二管道的连通处,打开出水端的第二阀门,第一管道的水流监测模块监测到有自来水流动,控制器控制气泵和等离子发生模块运作,自来水经等离子灭菌消毒之后从出水端流出;用户无需使用消毒灭菌过的自来水时,可以掰动把手将活塞转动至封堵进水端与第一管道的连通处,自来水经第二管道和出水端流出。在上述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活塞包括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设置于第一、第二密封部之间的止挡部。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活塞封堵第一管道时,第一密封部塞入第一管道,止挡部抵靠于第一管道靠近进水端的端口处;在活塞封堵第二管道时,第二密封部塞入第二管道,止挡部抵靠于第二管道靠近进水端的端口处。在上述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部背离止挡部的一端设置有缩径段,缩径段的直径由靠近止挡部的一端向背离止挡部的一端减小,缩径段沿其周向设置有多圈密封圈,第二密封部的结构与第一密封部相同。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缩径段的设置有利于第一密封部塞入第一管道、第二密封部塞入第二管道,密封圈的设置提高了活塞的密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第一阀门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第一阀门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的搅拌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进水端;2、出水端;3、第一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靠近进水端的交叉位置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水端设置有第二阀门,其中第一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等离子发生模块的出气端连接的连通口,连通口设置有止回阀,等离子发生模块的进气端连接有气泵、气泵的第一进气口连接有供气模块,供气模块包括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通过三通管道与气泵连接,三通管道分别与氧气供应装置、氩气供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道设置有流量阀,第一管道设置有水流监测模块和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靠近进水端的交叉位置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水端设置有第二阀门,其中第一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等离子发生模块的出气端连接的连通口,连通口设置有止回阀,等离子发生模块的进气端连接有气泵、气泵的第一进气口连接有供气模块,供气模块包括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氧气供应装置和氩气供应装置通过三通管道与气泵连接,三通管道分别与氧气供应装置、氩气供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道设置有流量阀,第一管道设置有水流监测模块和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三通管道的与气泵连接的出气管道输出的氧气浓度为40%至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气泵还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设置有第三阀门,形成第三阀门打开的情形下,第三进气口与外界环境连通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陶瓷灭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等离子发生模块的出气端靠近连通口的位置连接有匀强磁场发生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电离出的等离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李奇李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先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