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40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减震软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包括波纹管和网套,所述网套套接在波纹管的外部,所述波纹管和网套的端部均焊接有接管,所述接管和网套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圈,所述波纹管通过一端焊接的接管连接有第二弯头管,所述波纹管通过另一端焊接的接管连接有第三弯头管;通过套接在波纹管外部的网套,便于网套对波纹管机械能防护,同时波纹管和网套的两端焊接的接管通过加强圈进行加强,增加了接管焊接在波纹管和网套端部的稳定性,通过第三弯头管通过接管和加强圈焊接在两个网套之间,同时第二弯头管焊接在带颈法兰盘和接管之间,且第二弯头管和第一弯头管之间通过带颈法兰盘进行连接。

A kind of universal large compensation damping soft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震软连接件
,具体涉及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常应用于工业、住宅管道连接中减震避震的主要工具为各种传统软连接,金属波纹软管为其中一种,无论是金属波纹软管还是其他软连接,都有补偿量有限,位移补偿方向单一,高补偿量造价代价大等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具有补偿量充足,同时可适应不同方向管道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包括波纹管和网套,所述网套套接在波纹管的外部,所述波纹管和网套的端部均焊接有接管,所述接管和网套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圈,所述波纹管通过一端焊接的接管连接有第二弯头管,所述波纹管通过另一端焊接的接管连接有第三弯头管,所述第二弯头管的端部焊接有带颈法兰盘,所述第二弯头管通过带颈法兰盘连接有第一弯头管,所述第二弯头管的两个子盘之间设置有垫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弯头管为“V”字形结构,所述第三弯头管的两端通过接管和加强圈均焊接有网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弯头管两端的夹角为30度至120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弯头管为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圈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加强圈通过焊接固定在接管和网套的焊缝外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波纹管为波浪管状结构,所述网套为钢丝编织的管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套接在波纹管外部的网套,便于网套对波纹管机械能防护,同时波纹管和网套的两端焊接的接管通过加强圈进行加强,增加了接管焊接在波纹管和网套端部的稳定性,通过第三弯头管通过接管和加强圈焊接在两个网套之间,同时第二弯头管焊接在带颈法兰盘和接管之间,且第二弯头管和第一弯头管之间通过带颈法兰盘进行连接,便于连接件对不同转角的外部管道进行补偿连接。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弯头管和第一弯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接管、加强圈、波纹管和网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带颈法兰盘;2、第二弯头管;3、接管;4、加强圈;5、波纹管;6、网套;7、第三弯头管;8、垫片;9、第一弯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包括波纹管5和网套6,网套6套接在波纹管5的外部,波纹管5和网套6的端部均焊接有接管3,接管3和网套6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圈4,波纹管5通过一端焊接的接管3连接有第二弯头管2,波纹管5通过另一端焊接的接管3连接有第三弯头管7,第二弯头管2的端部焊接有带颈法兰盘1,第二弯头管2通过带颈法兰盘1连接有第一弯头管9,第二弯头管2的两个子盘之间设置有垫片8。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套接在波纹管5外部的网套6,便于网套6对波纹管5机械能防护,同时波纹管5和网套6的两端焊接的接管3通过加强圈4进行加强,增加了接管3焊接在波纹管5和网套6端部的稳定性,通过第三弯头管7通过接管3和加强圈4焊接在两个网套6之间,同时第二弯头管2焊接在带颈法兰盘1和接管3之间,且第二弯头管2和第一弯头管9之间通过带颈法兰盘1进行连接,便于连接件对不同转角的外部管道进行补偿连接。具体的,第三弯头管7为“V”字形结构,第三弯头管7的两端通过接管3和加强圈4均焊接有网套6。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弯头管7由焊接连接,同时第三弯头管7为“V”字形结构,且第三弯头管7位于整体软连接中部,用于分割左右两部分金属波纹管5,让整体软连接具有超高的轴向补偿,也使其两侧可以分别承受不同方向的位移,在工作时亦可以保护左右两侧的管路不会因为单侧超负荷位移补偿而同时损坏,减少损失。具体的,第一弯头管9两端的夹角为30度至120度,夹角角度可根据需求更改,例如,通过两端的夹角为90度的第一弯头管9,便于连接件与外部管道连接。具体的,第二弯头管2为弧形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为弧形结构的第二弯头管2,同时第二弯头管2根据安装位置及位移补偿方向要求定制不同角度,来满足软连接的延展方向。具体的,加强圈4为环形结构,且加强圈4通过焊接固定在接管3和网套6的焊缝外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圈4为环形结构,且加强圈4通过焊接固定在接管3和网套6的焊缝外部,用于提升软连接的整体强度和疲劳寿命。具体的,波纹管5为波浪管状结构,网套6为钢丝编织的管状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为波浪管状结构的波纹管5,网套6为钢丝编织的管状结构,波纹管5由金属直管在模具中液压形成波纹状,利用波纹易弯曲压缩的特性使整体软连接具有较大的位移补偿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生产时,把网套6套接在波纹管5的外部,并把波纹管5和网套6的端部与接管3焊接连接,同时焊缝处套接加强圈4并继续通过焊接固定,把两个网套6端部焊接的加强圈4焊接在第三弯头管7的两端,同时网套6另一端焊接的接管3与第二弯头管2焊接固定,同时根据外部管道的角度把合适角度的第二弯头管2与带颈法兰盘1焊接连接,同时第一弯头管9通过带颈法兰盘1与第二弯头管2固定连接,同时垫片8安装在带颈法兰盘1的两个子盘之间,使用时,把两个第一弯头管9与外部管道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弯头管2和第三弯头管7之间的波纹管5对管道产生的应力进行缓冲。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包括波纹管(5)和网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套(6)套接在波纹管(5)的外部,所述波纹管(5)和网套(6)的端部均焊接有接管(3),所述接管(3)和网套(6)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圈(4),所述波纹管(5)通过一端焊接的接管(3)连接有第二弯头管(2),所述波纹管(5)通过另一端焊接的接管(3)连接有第三弯头管(7),所述第二弯头管(2)的端部焊接有带颈法兰盘(1),所述第二弯头管(2)通过带颈法兰盘(1)连接有第一弯头管(9),所述第二弯头管(2)的两个子盘之间设置有垫片(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包括波纹管(5)和网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套(6)套接在波纹管(5)的外部,所述波纹管(5)和网套(6)的端部均焊接有接管(3),所述接管(3)和网套(6)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圈(4),所述波纹管(5)通过一端焊接的接管(3)连接有第二弯头管(2),所述波纹管(5)通过另一端焊接的接管(3)连接有第三弯头管(7),所述第二弯头管(2)的端部焊接有带颈法兰盘(1),所述第二弯头管(2)通过带颈法兰盘(1)连接有第一弯头管(9),所述第二弯头管(2)的两个子盘之间设置有垫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大补偿量减震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头管(7)为“V”字形结构,所述第三弯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顺鑫华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波金属波纹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