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366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和整流池;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隔油沉淀池与整流池之间相互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底部相连,第一隔板的顶部与进水口所在平面下方留有间距;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整流池的池体底部留有间距,第二隔板的顶部高出进水口所在平面;整流池的池体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为L型。隔油池的进出水管上设置有一条连通的跨越管及手、电动跨越阀门。结构设计合理、维护成本低、安装快捷及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对废水进行处理。

An oil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油池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中隔油池
,尤其涉及一种隔油池。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的初期雨水径流以及危险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跑冒滴漏、突发事故等会导致未经处理的大量含油含砂雨水或地面冲洗水排入周围水体,加剧了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另外,洗车场在洗车时,对于特殊车辆清洗会有大量的废水,针对上述高速公路全线的初期雨水及事故液体的收集处理及洗车场废水而言,需要借助于隔油池对其进行处理。传统的隔油池具有结构设计相对复杂、维护成本较高、处理效果不佳等缺陷。本技术正是基于该研究背景下而提出,旨在提供一种隔油池,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合并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隔油池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隔油池,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维护成本低、安装相对快捷及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对废水进行处理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隔油池,该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和整流池;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所述扰流分隔板设置于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油池,其特征在于:该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1)和整流池(2);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4),所述扰流分隔板设置于进水管的进水口下方并与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整流池之间相互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底部相连,第一隔板的顶部与进水口所在平面下方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整流池的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出进水口所在平面;所述整流池的池体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8),所述第三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油池,其特征在于:该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1)和整流池(2);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4),所述扰流分隔板设置于进水管的进水口下方并与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整流池之间相互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底部相连,第一隔板的顶部与进水口所在平面下方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整流池的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出进水口所在平面;所述整流池的池体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8),所述第三隔板为L型,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与出水管的底部持平,所述第三隔板的顶部与出水管的顶部出水口持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沉淀池、整流池的池体顶部均设置有检查井(9),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检查井与整流池的检查井通过通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锋崔洪英王妍童冰张晨杨自强孙冀垆王浩彭唯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