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36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和整流池;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隔油沉淀池与整流池之间相互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底部相连,第一隔板的顶部与进水口所在平面下方留有间距;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整流池的池体底部留有间距,第二隔板的顶部高出进水口所在平面;整流池的池体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为L型。隔油池的进出水管上设置有一条连通的跨越管及手、电动跨越阀门。结构设计合理、维护成本低、安装快捷及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对废水进行处理。

An oil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油池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中隔油池
,尤其涉及一种隔油池。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的初期雨水径流以及危险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跑冒滴漏、突发事故等会导致未经处理的大量含油含砂雨水或地面冲洗水排入周围水体,加剧了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另外,洗车场在洗车时,对于特殊车辆清洗会有大量的废水,针对上述高速公路全线的初期雨水及事故液体的收集处理及洗车场废水而言,需要借助于隔油池对其进行处理。传统的隔油池具有结构设计相对复杂、维护成本较高、处理效果不佳等缺陷。本技术正是基于该研究背景下而提出,旨在提供一种隔油池,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合并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隔油池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隔油池,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维护成本低、安装相对快捷及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对废水进行处理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隔油池,该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和整流池;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所述扰流分隔板设置于进水管的进水口下方并与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整流池之间相互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底部相连,第一隔板的顶部与进水口所在平面下方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整流池的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出进水口所在平面;所述整流池的池体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为L型,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与出水管的底部持平,所述第三隔板的顶部与出水管的顶部出水口持平。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油沉淀池、整流池的池体顶部均设置有检查井,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检查井与整流池的检查井通过通气管相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整流池的池体底部还均设置有泄水管。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油沉淀池、整流池的泄水管上设置有启闭阀。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该隔油沉淀池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设置于进水管上的电动进水阀、设置于出水管上的电动出水阀、设置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内与池体水位位于同一高度的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整流池的池体内与池体水位位于同一高度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PLC控制器数据信号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进、出水管道上设置一条连通的跨越管,跨越管上设置手、电动阀;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电动进水阀、电动出水阀、跨越阀控制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PLC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器和声光报警器。采用本技术的隔油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高速公路或城镇道路上设置本技术的隔油池,可以对初期雨水进行初级处理,降低路面径流与沿线水体的污染程度;另外,本技术的隔油沉淀池设置在高速公路时,通过远程控制,对事故液体进行收集,切断其后路,且通过池体内液位显示装置可随时监测池内水位情况,灵活控制跨越阀,当事故液体泄漏和降雨先后发生时,避免其随地表径流或管道径流流入周边水体或污染地下水,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隔油池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隔油池作以详细说明。一种隔油池,该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1和整流池2;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4,所述扰流分隔板设置于进水管的进水口下方并与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整流池之间相互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底部相连,第一隔板的顶部与进水口所在平面下方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整流池的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出进水口所在平面;所述整流池的池体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8,所述第三隔板为L型,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与出水管的底部持平,所述第三隔板的顶部与出水管的顶部出水口持平。所述隔油沉淀池、整流池的池体顶部还均设置有检查井9,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检查井与整流池的检查井通过通气管10相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整流池的池体底部还均设置有泄水管11。所述隔油沉淀池、整流池的泄水管上均设置有手、电动启闭阀。该隔油沉淀池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设置于进水管上的电动进水阀12、设置于出水管上的电动出水阀13、设置于跨越管上的手电动阀、设置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内与池内水位位于同一高度的液位传感器14、设置于整流池的池体内与池内水位位于同一高度的液位传感器14;所述液位传感器与PLC控制器数据信号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进、出水管道上设置连通的一条跨越管15,跨越管上设置手、电动闸;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电动进水阀、电动出水阀、跨越阀控制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PLC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器和声光报警器。在本技术中,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如下:(1)扰流分隔板固定于池内侧壁,扰流分隔板的顶部与设计水面(此处设计水面为进水管在隔油沉淀池的高度)持平,扰流分隔板的底部距池内底高度为1/3设计水面的高度。(2)第一隔板下端与池底相连,上端距设计水面(此处设计水面为进水管在隔油沉淀池的高度)距离为进水管管径;第二隔板底距池底高度与进水管管径相同,第二隔板顶高出设计水面(此处设计水面为进水管在隔油沉淀池的高度)300mm,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间距等于进水管管径;第三隔板底与出水管底持平,顶与出水管顶持平;第三隔板形成渠道堰流,整流池内进行二次沉淀。(3)液位传感器采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或者浮筒式液位传感器。本技术隔油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如下:进水依次通过进水管、扰流分隔板导流后进入隔油沉淀池,在水位逐渐上涨的过程中密度小于水的油滴随水位上涨而漂浮在水表面,密度大于水的砂砾等杂质逐渐通过重力下沉而沉积在隔油沉淀池内;扰流分隔板将池底内沉积的物质通过推流作用沉淀至泄水管那一侧,有利于缩小紊流区域,避免沉淀至池底的物质再一次被水流带起而影响沉淀效果;隔油沉淀池内达到设计水位后,水流依次流经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流至整流池,在整流池中随水位上升,密度比水大的物质进一步沉淀下来,并经第三隔板、出水管将水排出,整体装置形成了两次沉淀。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油池,其特征在于:该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1)和整流池(2);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4),所述扰流分隔板设置于进水管的进水口下方并与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整流池之间相互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底部相连,第一隔板的顶部与进水口所在平面下方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整流池的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出进水口所在平面;所述整流池的池体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8),所述第三隔板为L型,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与出水管的底部持平,所述第三隔板的顶部与出水管的顶部出水口持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油池,其特征在于:该隔油池包括隔油沉淀池(1)和整流池(2);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扰流分隔板(4),所述扰流分隔板设置于进水管的进水口下方并与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整流池之间相互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池体底部相连,第一隔板的顶部与进水口所在平面下方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整流池的池体底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出进水口所在平面;所述整流池的池体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8),所述第三隔板为L型,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与出水管的底部持平,所述第三隔板的顶部与出水管的顶部出水口持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沉淀池、整流池的池体顶部均设置有检查井(9),所述隔油沉淀池的检查井与整流池的检查井通过通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锋崔洪英王妍童冰张晨杨自强孙冀垆王浩彭唯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