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摇摇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3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摇摇椅结构,在其底摇座的前端各设有一缺口向上的枢合凸,环与固合架下端枢合杆的枢合凹部配合枢固,固合架后段适当处设有一缺口向下的枢合凸环,与扣合部上端枢合杆的枢合凹部配合枢固,扣合部下端所设一具扣合槽的横杆与底摇座的衔接杆扣合,在固合架及扣合部的中段处各设一具长条穿孔的连杆,该穿孔的二端设有凹室,配合坐垫前后端的凸缘绕过连杆穿贯于长条孔中,以穿合杆贯穿于凸缘的穿孔中,穿合杆的二端卡置于连杆的凹室中。(*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摇摇椅的结构,尤指一种可随意折合收纳以减少运输与存放体积的摇摇椅结构。本技术可使椅架体枢合组设程序化繁为简并且更稳固实用,其坐垫布的固设置具有增进功效的设计创新。一般椅具的适用范围极广,尤其是可折合式之椅子,备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及方便携带收纳的功能,极适合于居住空间较狭隘的室内或休闲旅游时使用。但因习用品的架构形式既定,设计平庸,无创新可言,且各构件间的组设枢合装置构件繁杂,在工厂制造组设时人力、工时耗费颇钜,针对经营者而言,其制作成本偏高,不符经济原则,无法创造出更佳利润,针对消费群众而言,其购买成本过高形成消费负担。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诸项弊端,基于创造更舒适方便的椅子结构为首要标的,经多方研究各种元件的特性,以最少最简易的构件装配组立,以达成最佳功效及制作成本大幅降低的目的。本技术涉及一种摇摇椅结构,在其底摇座左、右曲弧杆之前端各设有一缺口向上的枢合凸环,以配合固合架左、右杆下端具设有枢合杆的枢合凹部枢固,且于固合架后段适当处也设有一缺口向下的枢合凸环,其可配合扣合部上端具有枢合杆的枢合凹部枢固,并于扣合部下端连设有一具扣合槽的横杆,该横杆可配合底摇座的衔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摇摇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摇座左、右曲弧杆之前端各设有一缺口向上的枢合凸环,以配合固合架左、右杆下端具设有枢合杆的枢合凹部枢固,且于固合架后段适当处也设有一缺口向下的枢合凸环,其可配合扣合部上端具有枢合杆的枢合凹部枢固,并于扣合部下端连设有一具扣合槽的横杆,该横杆可配合底摇座的衔接杆扣合组设,另在固合架的中段处及扣合部的中段处皆横设有一具长条穿孔的连杆,且于长条穿已的二侧端设有凹室,以配合坐垫前后端的凸缘绕过连杆穿贯长条穿孔中,并以穿合杆贯穿于凸缘的穿孔中,再通过将穿合杆的二侧端卡置于连杆的凹室中,达成一摇摇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城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婴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