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风化花岗岩段钻爆法隧道的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264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微风化花岗岩段钻爆法隧道的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方法,包括:初期支护施作;沿隧道断面纵向间隔架设格栅钢支撑装置,格栅钢支撑装置由若干钢格栅节段现场拼装形成若干个拱环支撑结构,将相邻拱环支撑结构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为一体;待初支变形稳定后,施作底座和水平底梁,将工厂预制的底座吊装至施工现场,将底座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底座定位完成后采用锁地锚杆进行固定,沿纵向依次拼装;在两侧底座之间浇筑水平底梁,水平底梁将两侧的底座连接成一体;待底座及底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装配式衬砌拱环,每环装配式衬砌拱环安装于两侧底座之间,将装配式衬砌拱环的两端部插入底座的凹槽内,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

Construction method of full face lining of tunnel by drilling and blasting method in moderately weathered granite 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微风化花岗岩段钻爆法隧道的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衬砌施工,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微风化花岗岩段钻爆法隧道的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钻爆施工法具有施工场地要求低、组织灵活、工期易保证等特点,是铁路、公路、地铁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该工法通过钻孔、装药、爆破开挖岩土体,然后施做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其中,大量深埋山岭隧道将穿越富水高地应力区,施工面临突泥涌水、围岩挤压大变形甚至塌方等严重问题,若支护不及时或者方式不当,易导致隧道断面缩小和支护结构失稳,严重影响隧道的快速施工和日后的安全运营,隧道开挖后,为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安全的和方便施工,需要对隧道的岩壁进行加固和拱架等支撑。二次衬砌通常采用现场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施工。在初期支护下进行现浇二次衬砌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钢筋绑扎不规范、混凝土浇筑养护质量差、拱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难填满等问题,产生混凝土开裂、掉块、仰拱开裂隆起、拱顶衬砌厚度不够、强度不足、渗水量大、甚至隧道塌方等施工病害,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本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16106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微风化花岗岩段钻爆法隧道的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施作初期支护;在全断面布设钢筋网,按照梅花形布设若干锚杆,将所述钢筋网挂于所述锚杆上;沿隧道断面纵向间隔架设格栅钢支撑装置;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预制的钢格栅节段,在施工现场先将若干个所述钢格栅节段沿环向拼装成若干个拱形钢格栅片,再将相邻所述拱形钢格栅片通过连接筋连接为一体;在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与隧道断面的拱部、边墙的连接处分别设置锁脚锚杆;在所述围岩与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之间喷射一层第一混凝土层;在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临空一侧喷射一层第二混凝土层;/n待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作底座和水平底梁,将工厂预制的底座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微风化花岗岩段钻爆法隧道的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作初期支护;在全断面布设钢筋网,按照梅花形布设若干锚杆,将所述钢筋网挂于所述锚杆上;沿隧道断面纵向间隔架设格栅钢支撑装置;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预制的钢格栅节段,在施工现场先将若干个所述钢格栅节段沿环向拼装成若干个拱形钢格栅片,再将相邻所述拱形钢格栅片通过连接筋连接为一体;在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与隧道断面的拱部、边墙的连接处分别设置锁脚锚杆;在所述围岩与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之间喷射一层第一混凝土层;在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临空一侧喷射一层第二混凝土层;
待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作底座和水平底梁,将工厂预制的底座吊装至施工现场,将所述底座沿隧道轴线方向对称布置在隧道的两侧;具体指,先将所述底座定位,定位完成后采用锁地锚杆进行固定,然后沿纵向依次拼装;在两侧所述底座之间浇筑水平底梁,所述水平底梁沿纵向每间隔距离布置,所述水平底梁的主筋通过钢筋接驳器与所述底座预留钢筋进行连接,所述水平底梁将两侧所述底座连接成一体;
待所述底座及所述底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已拼装的装配式衬砌拱环,将每环所述装配式衬砌拱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即将所述装配式衬砌拱环的两端部插接于所述底座上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微风化花岗岩段钻爆法隧道的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作超前支护结构,将超前锚杆一端锚入掘进前方岩层内,另一端从所述格栅钢支撑装置的腹部穿过,尾部焊接于所述拼装式钢格栅支撑装置上,再浇筑混凝土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微风化花岗岩段钻爆法隧道的全断面衬砌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作防排水结构,在初期支护的所述第二层混凝土层的表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在所述土工布的表面铺设一层防水板,构成防水层;
在全隧道两侧的边墙脚内预埋纵向排水管;沿隧道纵向间隔铺设若干个环向排水管,所述环向排水管沿环向铺设在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期支护之间,所述环向排水管通过三通管与所述纵向排水管连接;在岩壁和喷砼表面渗漏水集中处铺设ψ型弹簧排水管,所述ψ型弹簧排水管通过三通管接入所述纵向排水管;沿隧道纵向间隔铺设若干个横向引水管;所述横向引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纵向排水管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穿过装配式衬砌管片的预留孔位与暗沟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刘继国杨林松舒恒陈坤崔庆龙魏龙海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