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21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其结构包括下料斗、顶盖、翻盖、电源导线、固定架、控制器、按钮、固定垫片、排料斗、握柄、合页和排料输送机构,该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通过在排料斗底部设置了排料输送机构,第二电机通过转轮带动拨料板进行转动,使拨料板对金矿进行输送,使金矿定量的通过进料口掉落到外壳内部,同时第一电机带动驱动杆在轴承内侧进行转动,使驱动杆带动送料绞龙在进行转动,送料绞龙转动对金矿进行传输,最后使金矿通过排料口排放出,达到了能够控制金矿的下料速率和对金矿进行输送,使金矿输送方便快捷的优点。

A blanking mechanism for gol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金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利用料斗储存输送物料,是在金矿企业中提取矿质的金常用的设备,因为将矿提取使用的原材料为矿石,都具有较大的质量和不规则的棱角,因此对设备的破坏性较大,因此过于精密的结构并不符合黄金提取过程中物料的存放和输送的需求,同时因为后续设备在对物料处理的过程中,也会有出现故障的时候,因此需要及时的控制物料的输送的开始和停止,现有下料机构无法控制金矿的下料速率和对金矿进行输送,导致对金矿输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解决了现有下料机构无法控制金矿的下料速率和对金矿进行输送,导致对金矿输送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顶盖、翻盖、电源导线、固定架、控制器、按钮、固定垫片、排料斗、握柄、合页和排料输送机构,所述下料斗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顶盖底部锁紧固定,所述顶盖通过合页与翻盖底部后端相铰接,所述电源导线安装于下料斗后端,所述下料斗嵌入于固定架顶部内侧,并且下料斗与固定架顶部内侧相焊接,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与固定架右端后侧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上端设置有按钮,所述固定垫片与固定架底部右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料斗与下料斗底部相焊接,并且排料斗与下料斗底部相贯通,所述排料斗底部安装有排料输送机构,所述握柄与翻盖底部前端左右两侧相粘接,所述排料输送机构包括排料机构、外壳、进料口、侧板、第一电机、送料绞龙、轴承、排料口和驱动杆,所述外壳与排料斗底部相焊接,并且外壳与排料斗底部相贯通,所述排料机构安装于排料斗内部下端,所述外壳左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侧板与外壳左端下侧相焊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内六角螺栓与侧板上端锁紧固定,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前端设置的转子与驱动杆左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上端设置有送料绞龙,所述驱动杆与轴承内侧壁相枢接,所述轴承安装于外壳右端内侧,所述排料口与外壳下端右侧相焊接,并且排料口与外壳下端右侧相贯通,所述按钮和第一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转轮和拨料板,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内六角螺栓与排料斗后端下侧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前端设置的转子与转轮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拨料板嵌入于转轮内侧,并且拨料板与转轮内侧相粘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拨料板共设置有八片,并且拨料板沿转轮外表面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上端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沿第一电机外表面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握柄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握柄内侧壁设置有波纹型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合页共设置有三个,并且合页沿翻盖底部后端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垫片共设置有四个,并且固定垫片后端设置有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AKM系列,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或定制。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为碳化钢材料,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下料机构无法控制金矿的下料速率和对金矿进行输送,导致对金矿输送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在排料斗底部设置了排料输送机构,第二电机通过转轮带动拨料板进行转动,使拨料板对金矿进行输送,使金矿定量的通过进料口掉落到外壳内部,同时第一电机带动驱动杆在轴承内侧进行转动,使驱动杆带动送料绞龙在进行转动,送料绞龙转动对金矿进行传输,最后使金矿通过排料口排放出,达到了能够控制金矿的下料速率和对金矿进行输送,使金矿输送方便快捷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翻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料输送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排料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送料绞龙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料斗-1、顶盖-2、翻盖-3、电源导线-4、固定架-5、控制器-6、按钮-7、固定垫片-8、排料斗-9、排料输送机构-10、握柄-11、合页-12、排料机构-101、外壳-102、进料口-103、侧板-104、第一电机-105、送料绞龙-106、轴承-107、排料口-108、驱动杆-109、第二电机-1011、转轮-1012、拨料板-10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1、顶盖2、翻盖3、电源导线4、固定架5、控制器6、按钮7、固定垫片8、排料斗9、握柄11、合页12和排料输送机构10,下料斗1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顶盖2底部锁紧固定,顶盖2通过合页12与翻盖3底部后端相铰接,电源导线4安装于下料斗1后端,下料斗1嵌入于固定架5顶部内侧,并且下料斗1与固定架5顶部内侧相焊接,控制器6通过螺钉与固定架5右端后侧螺纹连接,控制器6上端设置有按钮7,固定垫片8与固定架5底部右后端固定连接,排料斗9与下料斗1底部相焊接,并且排料斗9与下料斗1底部相贯通,排料斗9底部安装有排料输送机构10,握柄11与翻盖3底部前端左右两侧相粘接,排料输送机构10包括排料机构101、外壳102、进料口103、侧板104、第一电机105、送料绞龙106、轴承107、排料口108和驱动杆109,外壳102与排料斗9底部相焊接,并且外壳102与排料斗9底部相贯通,排料机构101安装于排料斗9内部下端,外壳102左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03,侧板104与外壳102左端下侧相焊接,第一电机105通过内六角螺栓与侧板104上端锁紧固定,第一电机105通过前端设置的转子与驱动杆109左端转动连接,驱动杆109上端设置有送料绞龙106,驱动杆109与轴承107内侧壁相枢接,轴承107安装于外壳102右端内侧,排料口108与外壳102下端右侧相焊接,并且排料口108与外壳102下端右侧相贯通,按钮7和第一电机105均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通过电源导线4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其中,所述排料机构101包括第二电机1011、转轮1012和拨料板1013,所述第二电机1011通过内六角螺栓与排料斗9后端下侧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电机1011通过前端设置的转子与转轮1012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拨料板1013嵌入于转轮1012内侧,并且拨料板1013与转轮1012内侧相粘接,所述第二电机1011与控制器6电连接,利于起到对金矿排放量进行调控的作用。其中,所述拨料板1013共设置有八片,并且拨料板1013沿转轮1012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1)、顶盖(2)、翻盖(3)、电源导线(4)、固定架(5)、控制器(6)、按钮(7)、固定垫片(8)、排料斗(9)、握柄(11)和合页(12),所述下料斗(1)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顶盖(2)底部锁紧固定,所述顶盖(2)通过合页(12)与翻盖(3)底部后端相铰接,所述电源导线(4)安装于下料斗(1)后端,所述下料斗(1)嵌入于固定架(5)顶部内侧,并且下料斗(1)与固定架(5)顶部内侧相焊接,所述控制器(6)通过螺钉与固定架(5)右端后侧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6)上端设置有按钮(7),所述固定垫片(8)与固定架(5)底部右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料斗(9)与下料斗(1)底部相焊接,并且排料斗(9)与下料斗(1)底部相贯通,所述排料斗(9)底部安装有排料输送机构(10),所述握柄(11)与翻盖(3)底部前端左右两侧相粘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输送机构(10),所述排料输送机构(10)包括排料机构(101)、外壳(102)、进料口(103)、侧板(104)、第一电机(105)、送料绞龙(106)、轴承(107)、排料口(108)和驱动杆(109),所述外壳(102)与排料斗(9)底部相焊接,并且外壳(102)与排料斗(9)底部相贯通,所述排料机构(101)安装于排料斗(9)内部下端,所述外壳(102)左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03),所述侧板(104)与外壳(102)左端下侧相焊接,所述第一电机(105)通过内六角螺栓与侧板(104)上端锁紧固定,所述第一电机(105)通过前端设置的转子与驱动杆(109)左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09)上端设置有送料绞龙(106),所述驱动杆(109)与轴承(107)内侧壁相枢接,所述轴承(107)安装于外壳(102)右端内侧,所述排料口(108)与外壳(102)下端右侧相焊接,并且排料口(108)与外壳(102)下端右侧相贯通,所述按钮(7)和第一电机(105)均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通过电源导线(4)与外接电源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矿生产用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1)、顶盖(2)、翻盖(3)、电源导线(4)、固定架(5)、控制器(6)、按钮(7)、固定垫片(8)、排料斗(9)、握柄(11)和合页(12),所述下料斗(1)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顶盖(2)底部锁紧固定,所述顶盖(2)通过合页(12)与翻盖(3)底部后端相铰接,所述电源导线(4)安装于下料斗(1)后端,所述下料斗(1)嵌入于固定架(5)顶部内侧,并且下料斗(1)与固定架(5)顶部内侧相焊接,所述控制器(6)通过螺钉与固定架(5)右端后侧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6)上端设置有按钮(7),所述固定垫片(8)与固定架(5)底部右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料斗(9)与下料斗(1)底部相焊接,并且排料斗(9)与下料斗(1)底部相贯通,所述排料斗(9)底部安装有排料输送机构(10),所述握柄(11)与翻盖(3)底部前端左右两侧相粘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输送机构(10),所述排料输送机构(10)包括排料机构(101)、外壳(102)、进料口(103)、侧板(104)、第一电机(105)、送料绞龙(106)、轴承(107)、排料口(108)和驱动杆(109),所述外壳(102)与排料斗(9)底部相焊接,并且外壳(102)与排料斗(9)底部相贯通,所述排料机构(101)安装于排料斗(9)内部下端,所述外壳(102)左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03),所述侧板(104)与外壳(102)左端下侧相焊接,所述第一电机(105)通过内六角螺栓与侧板(104)上端锁紧固定,所述第一电机(105)通过前端设置的转子与驱动杆(109)左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09)上端设置有送料绞龙(106),所述驱动杆(109)与轴承(107)内侧壁相枢接,所述轴承(107)安装于外壳(102)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凯杰
申请(专利权)人:招远市金都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