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152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架、支座、移轮、支撑架;所述运输架为中部上拱呈弧形的框架;所述支座设置有一对,分别设置于运输架的两端底部,支座的底部安装有移轮;所述支撑架设置于两支座之间,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支座固接,其上端向上延伸至与运输架相连;其中,框架包括若干第一杆件以及将各第一杆件的杆身相连的第二杆件,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之间纵横交错,共同构成一个容纳钢筋的弧形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运输架设置为上拱弧形,将装置的中间受力分散到两端,增加跨度,同时还减少了钢筋运输过程中,钢筋对前后的滑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桥面施工过程中少量钢筋或其他物品短距离运输、转移。

A convenient transport device for bridge de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面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的出厂长度一般有9m和12m两种。在桥面施工中,钢筋的批量运输主要是通过挂车来运至现场,并堆载在指定区域;当现场需要使用时,加工为半成品和一定量钢筋原件,利用装载机、炮车等设备进行二次倒运至所需现场。施工现场出现以下情况时,部分所需钢筋原件一般由人工抬送或者拖拉至桥面施工现场:(1)钢筋量少;(2)装载机、炮车距离远,或者装载机、炮车临时损坏,或者车辆运输成本高;(2)现场环境影响,用装载机吊钢筋时横向宽度不够,少于9m;例如,混凝土泵车、吊车正在桥面施工阻碍,堆积材料阻碍,或者在护栏钢筋等已经焊接,桥面整体宽度低于钢筋宽度,钢筋端头无法临时申到桥外面,无法横向运输等情况。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在桥面施工中采用人工抬送或者拖拉的方式运输钢筋存在诸多缺点:人工抬量少,速度慢,成本高,不安全,而且拖拉钢筋的方式容易损伤桥面混凝土和钢筋。据此,目前急需一种用于桥面施工过程中少量钢筋或其他物品短距离运输、转移的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运输架,所述运输架为中部上拱呈弧形的框架;/n支座和移轮,所述支座设置有一对,分别设置于运输架的两端底部,支座的底部安装有移轮;/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两支座之间;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支座固接,其上端则向上延伸至与所述运输架相连;/n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第一杆件以及将各第一杆件的杆身相连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之间纵横交错,且共同构成一个容纳钢筋的弧形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架,所述运输架为中部上拱呈弧形的框架;
支座和移轮,所述支座设置有一对,分别设置于运输架的两端底部,支座的底部安装有移轮;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两支座之间;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支座固接,其上端则向上延伸至与所述运输架相连;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第一杆件以及将各第一杆件的杆身相连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之间纵横交错,且共同构成一个容纳钢筋的弧形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横跨支座而设,第一杆件的杆身中部上拱呈弧形;各第一杆件之间平行设置,并且,所述各第一杆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支座固接,各第一杆件的杆身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布置有若干第二杆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二杆件沿各第一杆件的杆身长度方向等距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具体包括位于最外端的两根主杆件以及布置于两根主杆件之间的若干从杆件;所述主杆件的直径尺寸略大于从杆件的直径尺寸,并且,主杆件与从杆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杆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便捷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中部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小凤李长春梁文静谢宗昊周术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