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法造型运输起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4151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法造型运输起模系统,包括:V法造型运输起模台车和运行轨道;V法造型运输起模台车结构包括:上车身(1)、下车身(2)、滚轮(5)、四个齿轮箱(7)、四个驱动电机(4)、行程开关(6),以及四个液压机(8);液压机(8)与电源连接;行程开关(6)与驱动电机(4)电性连接;下车身(2)的下部四角处设有容置滚轮(5)的槽口;行程开关(6)与四个驱动电机(4)分别连接;运行轨道包括:上端漏出地面设置的工字形轨道(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来的人工吊运改为电控的V法造型起模台车运送,V法造型起模台车可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A lifting system of V-shape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法造型运输起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V法造型工艺中运送起模设备设施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V法造型运输起模系统。
技术介绍
V法造型即V法(V--Process),是一种真空密封造型铸造方法,又称负压造型。工艺过程如下:a.烤模,将预先加热好的塑料薄膜置于烤模工位(13)在负压作用下,吸贴到模样,模板的整个表面上,然后在薄膜上均匀地喷上快干涂料。b.将带有抽气室的V法真空沙箱(14)放在落沙工位(15)。c.充填不加粘结剂,水分及附加物的干沙,边加砂边微微振动,以保证干沙填满砂箱。刮平,并在砂箱顶部再覆盖料膜,通过砂箱箱壁抽真空。d.翻箱、起模,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塑料薄模均匀地贴在砂型上,而使型砂处于紧实状态,取出模样,达到硬度为90度左右的砂型。e.合型,铸型的负压状态一直维持到浇注,铸件凝固完成后。f.负压解除后,铸型自行溃散,可方便地从铸型干砂中取出铸件。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对于烤模、加沙、起模等操作,原有是采用人工吊运的方式进行操作,原有人工吊运的占地大,效率低,已满足不了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法造型运输起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V法造型运输起模台车和运行轨道;/n所述V法造型运输起模台车结构包括:上车身(1)、连接在所述上车身(1)下部的下车身(2)、分别设置在所述下车身(2)底部四角处的滚轮(5)、设置在所述下车身(2)内部且与四个所述滚轮(5)分别连接的四个齿轮箱(7)、分别与所述齿轮箱(7)连接的四个驱动电机(4)、设置在所述下车身(2)前端的行程开关(6),以及设置在所述上车身(1)上部四角处的四个液压机(8);所述液压机(8)与电源连接;所述行程开关(6)与所述驱动电机(4)电性连接;/n所述上车身(1)为上、下两块板中部采用槽钢连接的镂空框架结构;/n所述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法造型运输起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V法造型运输起模台车和运行轨道;
所述V法造型运输起模台车结构包括:上车身(1)、连接在所述上车身(1)下部的下车身(2)、分别设置在所述下车身(2)底部四角处的滚轮(5)、设置在所述下车身(2)内部且与四个所述滚轮(5)分别连接的四个齿轮箱(7)、分别与所述齿轮箱(7)连接的四个驱动电机(4)、设置在所述下车身(2)前端的行程开关(6),以及设置在所述上车身(1)上部四角处的四个液压机(8);所述液压机(8)与电源连接;所述行程开关(6)与所述驱动电机(4)电性连接;
所述上车身(1)为上、下两块板中部采用槽钢连接的镂空框架结构;
所述下车身(2)为若干异形钢纵横交错而成的框架结构,且所述下车身(2)的下部四角处设有容置所述滚轮(5)的槽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凤阁
申请(专利权)人:伊藤机工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