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发生旋转的吸力贯入式锚泊基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浮式平台或深水网箱的锚泊
,具体是一种可发生旋转的吸力贯入式锚泊基础。
技术介绍
桶形基础(也称吸力桩,suctionpile),其多为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倒扣大直径钢制圆桶。埋入式吸力锚(embeddedsuctionanchor)能利用桶形基础进行施工其抗拔承载力主要由圆桶四周与土体的摩擦及部分海床土体的自重产生,具体与系泊点位置、海床土体类型、沉贯深度等有关。一般地,埋入式吸力锚的表面积有限,故其与土体的摩擦力也有限;另一方面,埋入式吸力锚沿锚链垂直方向的投影面积也非常有限,故其沿锚链方向能兜住的海床土体的面积较小,海床土体的自重对锚泊力的贡献也较小。若通过增大埋入式吸力锚的长度与直径来提高其抗拔承载力,则大大增加施工难度,也是不可取的。可见,有必要对埋入式锚泊基础进行创新性设计,使其具有较大的抗拔承载力,且施工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发生旋转的吸力贯入式锚泊基础,其由两个圆弧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发生旋转的吸力贯入式锚泊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壳体、右半壳体,左半壳体、右半壳体相对布置且转动安装构成筒体;/n筒体上开设有位于转动安装部位上方的缺口;/n筒体内壁靠近底部具有托住桶形基础的底托;/n筒体的右半壳体外壁上设有系泊孔;/n筒体的左半壳体高度高于右半壳体,锚泊基础贯入至海床设计深度,移除桶形基础,右半壳体旋转至最大幅度时其上端抵住左半壳体内壁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生旋转的吸力贯入式锚泊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壳体、右半壳体,左半壳体、右半壳体相对布置且转动安装构成筒体;
筒体上开设有位于转动安装部位上方的缺口;
筒体内壁靠近底部具有托住桶形基础的底托;
筒体的右半壳体外壁上设有系泊孔;
筒体的左半壳体高度高于右半壳体,锚泊基础贯入至海床设计深度,移除桶形基础,右半壳体旋转至最大幅度时其上端抵住左半壳体内壁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生旋转的吸力贯入式锚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壳体、右半壳体均为与桶形基础外壁相配合的圆弧形板,左半壳体的内径、外径与右半壳体的内径、外径分别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生旋转的吸力贯入式锚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壳体外壁上具有一对沿径向分布的转轴,右半壳体外壁上具有与转轴相配合的套筒;转轴与套筒配合部位下方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龙,祝磊,刘伟,肖赟,张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