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14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包括施工船,施工船上设置位置位置接收装置,位置接收装置用于实施接收施工船的位置信号,施工船上还设置有四个固定锚绳,固定锚绳分别与卷扬机构连接,卷扬机构用于驱动四个固定锚绳的伸长及缩短,施工船上还设置有用于摆放钢管桩的定位架,在实施对钢管桩的沉桩操作时,将钢管桩在施工船上摆放好,利用位置接收装置实施对施工船位置的实时接收,利用固定锚绳实施对施工船的前后端固定后,利用卷扬机构实施对施工船的驱动,直至使得定位架上的钢管桩与设定的位置基本一致,而后利用施工船上设置的沉桩设备,进而能够将钢管桩沉降值设定的位置,循环往复直至完成对钢管桩沉桩施工。

Positioning construction ship that can complete the pile sinking operation of steel pipe pile o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是一种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
技术介绍
在桥梁施工工程中往往涉及钢栈桥的搭建作业。在面临宽深水域作业时传统方法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为,依托于陆地栈桥部分为作业平台向水域内部延伸沉管作业;其二为,依托于专业的水上定位船和浮吊联合作业进行水中桩基沉管作业。依托上述作业形式有以下弊端:①依托传统的钓鱼法施工是在已施工完成栈桥桥面作为施工平台进行下一跨沉管作业,需要前道工序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后续作业,严重影响沉桩进度;②依托定位船和浮吊联合作业适用于深海作业,在水深较浅的内湖容易搁浅,使用效率极低且成本昂贵;③依托常规打桩船施工,由于船只较小,无法满足较大重量的履带吊和大型号振动锤在施工过程中的震动需求,船只定位及其困难,且导向架设置没有可调性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及施工方法,能够实现船只在水上能平稳停靠并且能够调动停泊状态,为钢管桩沉管作业提供精确稳定的工作面。本专利技术中的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包括施工船,所述施工船上设置位置位置接收装置,位置接收装置用于实施接收施工船的位置信号,所述施工船上还设置有四个固定锚绳,所述固定锚绳分别与卷扬机构连接,卷扬机构用于驱动四个固定锚绳的伸长及缩短,所述施工船上还设置有用于摆放钢管桩的定位架。本专利技术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所定位架上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用于调节定位架位于施工船上的位置。所述四个固定锚绳位于施工船的前后两端的布置,所述施工船的前进方向的一端延伸有两个固定锚绳且与两个点固定,所述施工船后端的两个固定锚绳与已施工完毕的钢管桩固定。所述施工船前端两个固定锚绳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施工船后端的两个固定锚绳交叉布置。所述施工船后端的固定锚绳端部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与套挂绳一端的第二卡勾构成钩拉配合,所述套挂绳的另一端设置有套环,所述第一卡勾构成钩拉配合。所述卷扬机构的伸缩端设铰接设置有触碰架,所述触碰架上设置有固定锚绳通过的两组滚轮,所述触碰架的铰接轴水平且交接轴上设置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用于控制卷扬机构的驱动电机的启停。所述定位架包括滑架,所述滑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钢管桩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上设置有竖直开口,所述定位框沿着滑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定位框的旁侧分别设置有接料弧板,所述接料弧板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框的开口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接料弧板水平移动且连动钢管桩靠近定位框的开口。所述接料弧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翻转弧板,所述翻转弧板设置在翻转机构上,所述翻转机构驱动翻转弧板转动,翻转弧板连动钢管桩的另一端翻转且使得钢管桩竖直插置在定位框的开口内。所述翻转弧板的下端设置有导料滑杆,所述导料滑杆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导料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翻转弧板及机架抵靠。所述机架的旁侧设置有压料轨道,所述压料轨道一端高、一端低布置,靠近定位框的开口端为低端,所述接料弧板的下方设置有压料滚轮,所述压料滚轮与压料轨道上轨面抵靠。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机架铰接,所述翻转油缸的缸体铰接设置在滑架上,所述翻转油缸的活塞杆水平且与压料轨道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接料弧板设置在轨道上,所述接料弧板与水平驱动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定位框的开口内铰接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呈弧形且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引导板设置在铰接轴上且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滑架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轨与施工船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水平调节丝杆,所述水平调节丝杆与滑架上的螺母配合,所述水平调节丝杆与施工船长度方向平行。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实施对钢管桩的沉桩操作时,将钢管桩在施工船上摆放好,利用位置接收装置实施对施工船位置的实时接收,利用固定锚绳实施对施工船的前后端固定后,利用卷扬机构实施对施工船的驱动,直至使得定位架上的钢管桩与设定的位置基本一致,而后利用施工船上设置的沉桩设备,进而能够将钢管桩沉降值设定的位置,循环往复直至完成对钢管桩沉桩施工。附图说明图1至图3是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实施钢管桩沉桩作业的三种状态俯视图;图4是卷扬机构的主视图;图5和图6是定位架部分结构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是定位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的结构特征详述如下: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包括施工船10,所述施工船10上设置位置位置接收装置20,位置接收装置20用于实施接收施工船10的位置信号,所述施工船10上还设置有四个固定锚绳30,所述固定锚绳30分别与卷扬机构40连接,卷扬机构40用于驱动四个固定锚绳30的伸长及缩短,所述施工船10上还设置有用于摆放钢管桩的定位架50;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对钢管桩的沉桩操作时,将钢管桩在施工船10上摆放好,利用位置接收装置20实施对施工船10位置的实时接收,利用固定锚绳30实施对施工船10的前后端固定后,利用卷扬机构40实施对施工船的驱动,直至使得定位架50上的钢管桩与设定的位置基本一致,而后利用施工船10上设置的沉桩设备,进而能够将钢管桩沉降值设定的位置,循环往复直至完成对钢管桩沉桩施工;该定位施工船能够实现船只在水上能平稳停靠并且能够调动停泊状态,为钢管桩沉管作业提供精确稳定的工作面,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对钢管桩的沉桩操作时,将钢管桩在施工船上摆放好,利用位置接收装置实施对施工船位置的实时接收,利用固定锚绳实施对施工船的前后端固定后,利用卷扬机构实施对施工船的驱动,直至使得定位架上的钢管桩与设定的位置基本一致,而后利用施工船上设置的沉桩设备,进而能够将钢管桩沉降值设定的位置,循环往复直至完成对钢管桩沉桩施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定位架50上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用于调节定位架50位于施工船10上的位置;上述的施工船10在位置定位时,其精确度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比,将定位架50设置在微调机构上,当施工船10停止并且利用固定锚绳30固定完毕后,微调机构实施对定位架50的精确定位,进而能够确保钢管桩的准确沉降。更为具体地,所述四个固定锚绳30位于施工船10的前后两端的布置,所述施工船10的前进方向的一端延伸有两个固定锚绳30且与两个点固定,所述施工船10后端的两个固定锚绳30与已施工完毕的钢管桩固定;为方便施工船10找寻设定的定位点,施工船10的前端的两个固定锚绳30预先与设定的两个点固定,两个点分别为A、B两点,该两个固定在预先在施工之前选好,并且将前方的两个固定锚绳30从卷扬机构40上抽出并且固定,施工船10后端的两个固定锚绳30与已施工完毕的钢管桩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船(10),所述施工船(10)上设置位置位置接收装置(20),位置接收装置(20)用于实施接收施工船(10)的位置信号,所述施工船(10)上还设置有四个固定锚绳(30),所述固定锚绳(30)分别与卷扬机构(40)连接,卷扬机构(40)用于驱动四个固定锚绳(30)的伸长及缩短,所述施工船(10)上还设置有用于摆放钢管桩的定位架(50)。/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船(10),所述施工船(10)上设置位置位置接收装置(20),位置接收装置(20)用于实施接收施工船(10)的位置信号,所述施工船(10)上还设置有四个固定锚绳(30),所述固定锚绳(30)分别与卷扬机构(40)连接,卷扬机构(40)用于驱动四个固定锚绳(30)的伸长及缩短,所述施工船(10)上还设置有用于摆放钢管桩的定位架(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其特征在于:所定位架(50)上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用于调节定位架(50)位于施工船(10)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固定锚绳(30)位于施工船(10)的前后两端的布置,所述施工船(10)的前进方向的一端延伸有两个固定锚绳(30)且与两个点固定,所述施工船(10)后端的两个固定锚绳(30)与已施工完毕的钢管桩固定;所述施工船(10)前端两个固定锚绳(30)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施工船(10)后端的两个固定锚绳(30)交叉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船(10)后端的固定锚绳(30)端部设置有第一卡勾(31),所述第一卡勾(31)与套挂绳(32)一端的第二卡勾(33)构成钩拉配合,所述套挂绳(32)的另一端设置有套环(34),所述第一卡勾(31)构成钩拉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构(40)的伸缩端设铰接设置有触碰架(41),所述触碰架(41)上设置有固定锚绳(30)通过的两组滚轮(411),所述触碰架(41)的铰接轴水平且交接轴上设置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用于控制卷扬机构(40)的驱动电机的启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成水上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定位施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50)包括滑架(51),所述滑架(5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钢管桩的定位框(52),所述定位框(52)上设置有竖直开口,所述定位框(52)沿着滑架(5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坤方贻发高鹏代海翔葛道远丁永庆汤奇周何彦祥赵鑫赵虎卢冉赵先军袁凌超张银飞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